“十四五”时期东北振兴应当取得的新突破

作者:夏德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日期:2021-12-16 11:39:00

20220104120453.png

  导读  

党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在新形势下,东北振兴究竟要在哪些方面取得新突破,有哪些发展战略重点,本文着重谈五个方面的思考。


  正文  

党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这是党中央对“十三五”时期东北振兴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后,对“十四五”期间东北振兴提出的新要求。


  在深化改革中培育“新动能”

当前,东北振兴面临最大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使得本来具备的创新资源难以发挥作用,部分人才、科技成果和项目外流。其根源还是体制机制问题。东北地区还没有享受到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所拥有的改革红利,所以深化改革仍是“十四五”期间十分艰巨同时又是难以回避的重大任务。

建议:一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激活传统体制内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二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大对创新型、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三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界定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政府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机制的内在动力,根治影响东北投资环境的顽瘴痼疾,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密切结合,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在新时期焕发出新动力,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在双循环格局下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对外开放是推动一个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快速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些年,东北地区的改革发展成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受益于对外开放;但近10年来对外开放的步伐减缓,使东北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拉开了距离。在当前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东北在参与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上应当并重。特别是要把参与国际循环作为一个重要工作。中国东北位于东北亚区域核心位置,工业基础好,人才科技资源集中,是东北亚工商界比较关注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对外开放基础条件。从国家大局来看,加大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步伐,对于我国加强同东北亚各国经贸合作,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对冲美国遏制打压中国的外部风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加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利用好日本、韩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与俄罗斯的合作领域,利用好俄罗斯资源、技术与市场,推动东三省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应当成为“十四五”期间东北振兴的重要任务。此外,当前还要深入分析东北地区外资企业投资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政策,最大限度吸引和稳定外商投资。要抢占对外开放制高点,争取以大连为龙头的辽宁沿海经济带获得更加开放的政策,强化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和作用,以此带动东北地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在结构调整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东北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十四五”期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有实质性进展,是衡量东北振兴是否有新突破的重要标志。近两年来,我对辽宁产业发展问题做了一些调研(见《辽宁产业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总体感觉是自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产业结构调整有了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重要环节需要突破。

以辽宁为例,“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使其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包括通过鞍本钢合并重组,做强钢铁工业,全力推进长兴岛、盘锦两大世界级石化基地建设,带动石化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同时拉长产业链,形成一个完整的、全链条的、具有竞争力的石化产业体系。二是充分利用辽宁人才集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较为发达的优势,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大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力度,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步伐,同时推进数字技术产业化,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十四五”应当是东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实质性突破的五年。


  区域协调发展中构建“沈大哈长城市带”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多年,各省区的振兴发展积极性都很高,但与一些发达区域相比,东北经济缺乏整体性、协调性和发展合力。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等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主轴,做好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培育形成东北地区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支持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对相关城市在城市建设、创新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支持沈阳市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完善创新政策和人才政策,打破制约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沈阳—大连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区布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水平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建设大连金普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努力打造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体制的先行区;等等。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需要这四个城市肩负起更加重大的职能和责任,进一步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对人才、科技、资金等优质资源的吸纳能力;完善现代化功能性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这些城市在航运、物流、贸易、金融、信息、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它们在东北亚地区的竞争力和辐射能力。

“十四五”期间,应以构建沈大哈长城市群为突破口,促进东北经济一体化。一是从总体规划上把沈大哈长四大城市整合为一个面向东北亚发挥辐射作用的城市群或城市带,以此带动东北区域空间布局的一体化。二是以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为标准,强化四大城市的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功能,并通过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流动,提高在东北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三是推进产业布局的协同性,按照客观规律和市场竞争需要,进一步完善东北地区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优势互补、相互配套、资源共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以破解当前东北三省存在的产业同质化问题。


  在振兴发展过程中保障“五大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东北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作出的部署,强调要“从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政策统筹,实现重点突破”。这进一步明确了新征程上推动东北振兴的战略重点。“十四五”期间,东北地区各地党委、政府应当认真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将保障“五大安全”作为今后振兴发展的重点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将推动东北振兴与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紧密结合,明确东北地区在这五个方面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推动并强化相关支持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详见2021年9月2日“智库界”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东北振兴与国家安全》一文)。





(作者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上一篇:乡村振兴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基础
下一篇:创新健康养老保险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