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基层堵点,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突出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聚焦重点、难点,靶向发力,促进银企互利共荣。 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在原有再贷款、再贴现基础上,新创设了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支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缓解融资难问题。但在政策工具直达基层过程中,存在着传导末梢循环不畅等堵点亟待解决。 政策直达的堵点 市场主体对政策工具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受诸多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的影响,各类市场主体从信息的获取、利用信息形成对预期的认知等方面导致了对货币政策工具预期的有限理性和异质性,制约了政策落地效果。 部分法人金融机构不符合政策工具使用条件。目前,再贷款发放对象为中国人民银行评级为1~7级、宏观审慎评估结果为A或B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使用范围限定为中国人民银行评级为1~5级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从中部地区情况看,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各项经营指标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向下迁徙,导致中国人民银行评级和宏观审慎评估结果不理想。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政策工具运用能力有待提升。目前中部地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对象仍然以国有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中型企业为主,在使用再贷款过程中很难满足新出台的支持经营主体数量要求。此外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较少,客户识别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偏弱,直接导致发放的贷款大多为传统抵押担保贷款,信用贷款产品屈指可数,无法享受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政策激励。 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制约了政策工具的运用效果。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资金链和供应链面临较高压力,还款能力下降,贷款违约风险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延期还本付息、发放信用贷款等方式精准纾困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企业,但许多市场主体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未来贷款质量劣变风险依然严峻,对金融机构有效运用中国人民银行资金激励和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几点建议 加大宣传,让政策工具运用更透明 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加大货币政策工具宣传解读力度,对一些错误理解要及时回应,有效扭转非理性融资预期。针对不同市场主体开展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金融宣传教育活动,发挥银行网点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作用,加强银企面对面沟通,让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地惠及市场主体。 深化改革,让政策工具实施更顺畅 基层央行、银保监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尽快落实发行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最新政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持续改进公司治理,引导业务“脱虚向实”,加大拨备计提,充实资本实力,实现稳健经营,为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服务市场主体创造条件。 转换理念,让政策工具直达更精准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发适合市场主体的信用贷款产品,推动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有机融合、同步发力,提升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 改善环境,让政策工具落地更高效 建议中西部地区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以省或地市为单位组建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为金融机构提升获客能力和开展信用评价提供便利。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逃废金融债等违法活动,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疫情后武陵山区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探索
下一篇:“暴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