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扩大涉农金融覆盖面、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支持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还要对农村金融消费端需求变化予以更多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长足进展,科学评估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对于应对乡村振兴新变化、新需求、新方向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对特定区域农村金融改革情况的探究更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延安农村金融改革进程 延安地区最新的一轮农村金融改革主要发生在2015年前后,微观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中,逐步形成了“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质量稳步化、信用建设完善化、政策工具高效化”的局面。 主体呈现多元化 2010~2019年,延安地区农商行从0家发展到5家,农合行从1家发展到2家,农信社从2010年的12家精简到6家,安塞、志丹、吴起3个区县成立了4家村镇银行。地方法人金融主体的改制和设立,丰富了延安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为满足农村地区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除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外,截至2020年6月,农发行在子长、富县等7县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在延安各县域均设立了分支机构;安塞区的涉农金融机构最多,达到了6家。 发展质量稳步化 截至2019年年末,除宝塔区外,延安地区的农信社仍在改制改革的路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延安农村金融发展质量稳步化趋势明显。改制后的农商行、农合行公司治理结构不断优化,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也有显著提高,子长农商行、洛川农商行及富县农合行发展质量稳步化体现得很明显,资本充足率在改制后分别比改制前上升了4.19、10.27和5.9个百分点。 信用建设完善化 近年来,延安农村信用建设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涉农区县农户参与信用等级评价等覆盖面显著提高。截至2020年6月末,延安地区已建立信用档案42.02万户,占农户总户数的97.82%;已评定信用农户41.1万户,占农户总户数的95.69%;已获得贷款信用档案的农户24.49万户,占建立信用档案总农户的58.29%。 政策工具高效化 产权改革中的金融力量。宜川县自2015年年末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后,县域涉农金融机构,尤其是宜川县信用合作联社在发放“农地贷”、推动农村产权改革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2018年陕西省“农地贷”综合考核中,宜川县3次位列第一名。 乡村振兴中的金融服务。2019年10月末,洛川县启动了乡村振兴试验区创建工作,洛川县涉农金融机构全力提供试验区建设金融保障。洛川农商行创新发放“农资贷”“新苗贷”等系列专项信贷产品。截至2020年5月15日,累计使用再贷款专用额度发放优惠利率贷款72笔、2841.6万元,位列延安市17家地方法人机构第二位。 普惠扶贫中的金融供给。延安地区法人机构按照3次调整准备金率要求,释放资金约6.37亿元,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截至2020年6月末,延安市各类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余额9.37亿元,超额完成发放任务,步入陕西省普惠性贷款第一方阵。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分析 金融基础设施需求 乡村振兴推动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道路、电网、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和维护中。2019年,延安市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0.8%,远低于第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地方政府赤字仍依靠上级调拨弥补的现状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性建设全部依靠财政支出解决是困难的,急需金融机构提供低息、长期资金支持。 产业融合发展需求 一是“三农”改革推动着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大户的生产经营对融资需求增长较快。2019年,延安市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4.7%,远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8个百分点; 该市现代农业及深加工项目仅23个,437万亩基本农田中高标准农田仅占13%,节水灌溉面积不足10%,可以看出农业投资在农业现代化中挑战很大,需要一定“三农”资金去投资和补充。二是适合农业融资“数多、量小、期长、息低”的信贷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融资难、融资远、融资贵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农村普惠金融需求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现实要求。一是生活生产端的金融需求,包括厕所革命、婚丧嫁娶、建房装修和器具购置等,需要消费性贷款进行资金周转。2019年,延安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1.8%;按目前延安地区农村综合平均生活水平测算,红白喜事花销5万~10万,修建装修综合成本10万~15万,农机成本消耗约2~4万/年。二是社会福利端的金融需求,涵盖了新职业农民接受技能教育、丰富村集体健康娱乐活动、发扬中国传统乡俗文化和弥补农村养老短板问题等,亟待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 生态文化建设需求 发展生态经济逐渐受到国家各部门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及重视,生态旅游和农家休闲经济成为社会消费的热点。延安市2020年大力推动封山育林、造林补植和水环境一体化治理工程,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12.9%。着眼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局,积极推动农村生态文化、休闲经济发展,系统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体验农业和假日示范区等生态经济项目,需要调动更多的资源,为农村生态、休闲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契合的金融服务。 以金融改革为发力点支持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同时更加关注消费端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多样性变化,与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相伴随的金融需求逐渐呈现新的补偿性特点。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扩大涉农金融覆盖面、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支持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还要对农村金融消费端需求变化予以更多关注。 建立健全与农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供给体系 除了优化地方法人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还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作用,带动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向农村延伸,倡导投融资项目向农业实体发展,建立健全与乡村现状、“三农”产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均等化、便利化。 探索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支持金融资源本地化运用 首先要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乡村发展的金融产品,通过向上级申请争取优先安排资金、贴息贷款、优惠贷款利率等差别化信贷政策支持绿色经济主体发展。其次是探索建立健全农村金融资源本地化运用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创新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抵押物品种和范围,合力破解动产、“三农”资产融资业务难题。 明确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着力点和融资支持的方向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结合地方实际生态工程建设,明确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及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着力点,防止错位或无效的金融支持。二是整合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养老卫生和风俗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基层民俗建设。优化城乡、村镇空间布局,促进各类资源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促进农村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对等的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三是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倡导本地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治理责任,政府、银行等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不断提升民生建设项目中的社会融资比例。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宜川县支行)
上一篇:践行“两山”理论 收获“生态红利”
下一篇:农村小微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