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加强金融消费者责任承担方面的教育,使金融消费者明白自身享受收益的同时也要自担风险。
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类金融业态、金融产品大量涌现。与此同时,金融教育欠缺、金融知识普及程度不高现象普遍,很多城乡居民对各类金融产品的认知还停留在存贷款等基础金融产品层面,对金融产品无法判断优劣,导致金融市场上欺诈、犯罪案件增多,许多居民财富和自身信用受损,该类情况在三、四线城市表现得较为明显。因此,提升三、四线城市居民金融素养日益迫切。
国际实践
目前发达国家对提升居民金融素养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在不断加强,部分国家在国民基础教育中加入了金融通识教育,美国于2003 年通过了《美国金融素质及教育提升法案》,2007年更是将每年的4月确定为“金融普及月”; 英国金融服务局2007年成立了“金融能力指导委员会”,金融危机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金融知识教育和居民金融素质的培养,在中学课程中引入金融能力教育内容,并规定为必修课程以提升国民的金融素质,从而提升对不良金融行为的防范能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2008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创建了旨在推动金融素养知识和相关经验分享的国际金融教育网络,以提升各成员国居民金融素养提升。
三、四线城市居民金融素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笔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的消费者金融素养测度方法对本地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进行测量。依照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问卷,在通化市采集了370份有效问卷,370份有效问卷从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和户口等方面看大致符合通化市人群的分布特征,能反映通化市消费者整体的金融素养状况。
根据通化市受访者的答题状况,通化市居民整体上对金融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通化市居民金融素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8.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非常好”或“比较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5个百分点。储蓄知识方面,77.6%的受访者能够准确计算单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银行卡知识方面,74.1%的受访者能够区分借记卡与信用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68.1%的受访者知道信用卡透支提取现金会被收取利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贷款知识方面,57%的受访者能够理解利率对不同贷款方式的影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51.1%的受访者知道贷款期限对月供和利息的影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信用知识方面,78.4%的受访者知道个人信用报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72.7%的受访者知道不良信用记录的影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投资知识方面,17.6%的受访者能够识别各类金融投资产品的风险大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72.2%的受访者有对收益与风险的认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21.9%的受访者能够准备计算投资收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保险知识方面,58.65%的受访者对保险的购买额度有所认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5个百分点;30.27%的受访者对财产险理赔有所理解,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影响三、四线城市居民金融素养因素分析
金融素养得分测算
笔者根据调查问卷中前10项中能反映消费者金融素养的相关题目对消费者金融素养进行打分,并对相关题目中的选项进行赋值,最后根据消费者对每题的选择计算消费者金融素养的总得分,从对370名抽样调查者打分结果看,90~100分区间的27人,80~90分区间的62人,70~80分区间的108人,60~70分区间的75人,50~60分区间的46人,30~40分区间的11人,20~30分区间的10人。370名抽样者得分符合正态分布特征,结果比较客观。
影响居民金融素养的因素分析
根据之前学者的研究情况,笔者选取了收入、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和城镇或乡村户口等要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以上因素对受访者金融素养的影响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对消费者金融素养产生负向影响,年龄较大的人群之前接受的金融教育程度较低,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知识接受程度慢所以对金融素养产生了负向影响;男性受访者金融素养高于女性受访者,表明男性金融知识的掌握好于女性;收入对受访者金融素养产生正向影响,表明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也随之上升,收入层次较高的人群接受的金融教育和金融服务水平较高;受教育程度对受访者金融素养也产生正向影响,受访者教育程度越高,学习的金融知识越多、对金融产品的理解更深入,对金融新业务、新产品接受程度快,促进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提升;户口性质对受访者金融素养也产生正向影响,表明城镇居民金融素养更高,城镇地区接受的金融服务和金融知识宣传频率高、水平高,有利于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农村地区由于金融业务少、金融知识宣传也欠缺,影响了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
提升城市居民金融素养的政策建议
加强城市居民金融知识教育
一是提升三、四线城市居民对金融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学习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关系自己的切身利益,通过开展典型案例宣讲使三、四线城市居民充分认识缺乏金融知识的危害,以及可能对自身财富造成的影响,使居民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金融教育活动重来。二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开展金融知识教育,一方面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制作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金融知识宣传广告,金融知识宣传小短剧,金融知识课堂等节目向人民群众宣传金融知识;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确定金融知识宣传日或宣传周,在宣传日或宣传周由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人员进入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提升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较低、接触到的金融产品较少,所以金融知识匮乏、金融素养较差,由此也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构成一定影响。针对该类情况,建议将金融知识宣传拓展到农村区域,根据农村地区干部、青壮年理解能力强、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特点,每年选派金融机构人员、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开展对这类人群的金融知识教育,提升这类人群的金融素养,进而由这类人群带动起家庭和亲戚朋友的金融素养,对于农村地区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群重点宣传、教育,分析形成不良信用记录的原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帮助部分由于金融知识不足产生不良信用记录的人群重建个人信用,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发展。
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和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
加强金融消费者责任承担方面的教育,使金融消费者明白自身享受收益的同时也要自担风险,彻底消除投资有收益归自己、有损失找政府的错误观念,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的时候应该提高警惕、充分、全面地考察金融产品的特点,对于产品存在的风险要提前询问,并且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购买金融产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规避高利贷、虚假投资理财项目;同时对于不良金融行为和非法金融机构严厉打击,设立举报电话,对于消费者投诉的不良金融行为和无牌照开展金融业务或开展金融诈骗行为的实体,公安和金融主管部门要及时调查、及时处理,避免这些行为和机构对群众财产造成损失。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破解疫情影响下的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下一篇: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中信息主体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