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探索金融支持对制造业发展的最佳路径必须结合本国国情,从政策性制度完善、金融市场改革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正文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部分,也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战场,因此也必然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市场的资金聚集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其资金来源问题,并可通过建立资金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通渠道以影响制造业的产出水平和结构。笔者通过研究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制造业的发展路径进行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对促进制造业结构性转型升级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金融支持路径分析及国际经验
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支持模式
资本市场起源于产业的直接融资需求,其发展也得益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资本主导型金融市场的主要特点是投资者根据自身对未来价格的预测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投资,以实现整个市场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自1970年发生滞涨危机至今,美国的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服务业比重逐年上升,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其制造业仅占GDP的13.44%,而服务业比重却高达77.35%,长期的产业结构发展失衡形成了制造业的空心化现象,这也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美国政府也意识到制造业经济所面临的窘境,开始将“制造业回归”作为美国创新战略大框架的重要内容,陆续出台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将发展以先进技术平台、制造工艺以及基础设施为主的创新活动作为国家制造业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为解决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新科技产业面临的高额成本和巨大投资等困境,美国政府与金融市场紧密结合、各司其职,共同发挥促进作用。政府部门采取了降低利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通过发行公债、刺激民间投资的方式引导资金的流向,以加强银行资本化项目和非银行资本市场的发展。
以股权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方式在美国的制造业升级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商业银行偏好传统、低风险项目的运作模式不同,股权融资具有明显的高风险偏好,可以与科创型企业的风险回报模式自动匹配。此外,股权投资机构所提供的管理咨询、资源整合等多元化服务也有助于扶持科创类项目或企业完成从研发到商业化的过程。纳斯达克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壮大代表了美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完善的整个过程,并且已成为美国先进、高新科创类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以银行部门为主导的金融支持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主要由金融机构作为集聚资金到发放贷款之间的中介者来实现对金融资源的配置。银行在收集企业相关信息、公司治理、融资功能等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以根据相应需求对制造业产业提供更为准确的资金支持,但一般来说,由于银行部门不直接参与公司治理,并且会根据风险控制的要求来约束和限制企业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开发新项目、新技术的积极性。
德国的金融体系是传统的银行主导型金融支持模式,但又有其独特之处。大部分金融机构不止为企业提供基本的支持业务,还会参与企业的运作,开展实业投资业务。德国制造业以家族性的中小企业为主,为迎合贷款主体这种小而精的结构特征,还专门成立了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复兴银行,并通过建立政府、担保机构、银行三者风险共担的保障体系,来为创业类中小企业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除此之外,这类银行还可以帮助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参与企业融资和公司治理,以更好地促进产业的发展。另外,德国政府非常重视通过推动技术的进步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和教育体系。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金融支持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政府部门在金融市场上利用利率、汇率和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手段,给予特定产业、企业以相应的资金支持,以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发展。日本、韩国是典型的以政府主导的金融支持模式,在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体系完善、功能强大的政策性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工业化进程初期,日本政府通过政策性金融大力扶持基础性综合产业,对重点基础工业部门、行业提供贷款资金支持等,从而成功奠定了工业体系形成的基础。随着产业发展和经济成熟,日本政府开始加大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和专项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以支持一些公共设施项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避免过多风险,商业银行的惜贷现象严重。为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政策性银行则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大放款力度,并通过相关法律的修订,督促开发银行开设流动资产贷款业务,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紧张。
与日本相对比,韩国对于先进制造业企业支持的政策性特点则更加明显,金融系统一直以来被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韩国制造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大企业集团战略特点,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性融资、设立政府基金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方式,向大型制造型企业倾斜金融资源,迅速培育其规模化。韩国金融体系中最大的政策性机构是产业银行,在政府、保险和担保机构三方共同建立的信用担保体系的保障之下,产业银行提供的长期、低息贷款在制造业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是受特定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政治环境、历史情况差异等因素影响的,恰当、完善的金融发展机制和支持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从以上列举的四个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模式不难看出,不同的金融支持路径各有优劣,没有相关研究证明哪种金融支持模式是通用的。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发展模式(例如美国)能有效地发挥金融市场的资金导向、信用扩大等基本功能,但前提必须要配以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成熟的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从而更好地实现产融结合,为高新核心技术产业提供宽松的资金环境和良好的生长空间;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支持模式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产生,并且为了规避风险,银行部门倾向于将资金投放于实力雄厚、发展悠久、有稳定业务的传统产业和部门,而对中小企业和新项目开发设置了相对较为严苛的融资条件(规定更高的贷款利率或者要求其追加贷款担保品和抵押品),这种信贷机制不仅不能发挥对创新型企业和项目的激励作用,也会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以政府主导的金融支持模式本质上就是用政府行为来影响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过程,使资金更有针对性地运用于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核心企业,而这一模式带来的弊端是可能会产生政府的“寻租”行为和腐败问题,并引发行为经济人的投机和非理性经营行为,而一旦这种行为从单个企业传导到产业链,则会严重阻碍整体经济的发展。
以上国际经验表明,金融支持模式只有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且符合产业调整的客观要求,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近几年,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制造业结构正在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整过程,在这一背景下,探索金融支持对制造业发展的最佳路径必须结合本国国情,从政策性制度完善、金融市场改革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杜娟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卢治达单位为京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篇:践行开放银行战略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下一篇:应对新冠疫情影响的 财政与金融政策协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