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商银行系统的特色脱贫攻坚模式

作者:钟 园 日期:2020-12-22 12:06:26

  导读  

安徽各地农商银行结合本区域和贫困户实际,立足三业(就业、创业、产业)、三色(特色、绿色、景色)、三场(厂)(工厂、农场、市场),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环境,强化金融服务,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正文  

  安徽农商银行系统彰显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  

近年来,安徽农商银行系统始终秉持服务“三农”、小微、县域、社区的经营方向,着力发挥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相继出台《安徽省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十三五”期间金融扶贫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全省农商银行系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加大信贷资金和金融资源投入,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围绕发展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大量扎实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持续提升扶贫信贷投放能力。

为全面抓好金融扶贫工作,省联社和各地农商银行均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狠抓金融扶贫政策落准、落细、落实。至2020年6月末,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贷款429.42亿元,其中产业扶贫贷款125.7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贷款32.52亿元,支持贫困户就学、就医、改造危房等贷款余额38.11亿元,为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以及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坚持金融撬动,持续激发贫困群体脱贫动力。

通过产融结合、激发内生动力,大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增量、扩面、提效。至6月末,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累计向64.15万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95.45亿元,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投放总量84.72%。特别是2020年以来,在疫情、灾情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坚持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做到应贷尽贷,前8个月累计向3.7万户贫困户投放扶贫小额信贷12.62亿元,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投放总量的89.2%;针对受疫情灾情影响还款困难的贫困户,上半年累计办理续贷、展期和延期还款5.22亿元,面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采取免收罚息、征信保护等措施帮助其渡过难关。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增强贫困地区金融活力。

为破解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效率低、成本高、供需不匹配等难题,借助线下服务,加大金融电子机具和自助终端布放力度,建成集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便民服务、金融扶贫功能为一体的村级便民金融服务室(金农信e家)4700余个,并针对偏远地区推广上门服务;借助线上服务,推广“金融信e付”扫码支付产品以及云缴费、云收单等便民服务,深化“金农信e贷”全流程线上办贷服务,打造集金融、生活、电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e银行”平台,拓宽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渠道,至6月末,平台累计交易额55.74亿元。


  不断探索有自身特色的金融扶贫模式  

安徽各地农商银行结合本区域和贫困户实际,立足三业(就业、创业、产业)、三色(特色、绿色、景色)、三场(厂)(工厂、农场、市场),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环境,强化金融服务,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推广“一自三合”模式,充分发挥扶贫小额信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针对贫困户选择项目难、筹集资金难、经营管理难、拓展市场难以及怕亏本折钱等问题,坚持户贷、户用、户还原则,探索推广贫困户自我发展、合伙发展、合作发展以及合营发展等扶贫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在自我发展模式中,将扶贫小额信贷与产业扶贫紧密结合,支持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条件的贫困户独立开展生产经营;在合伙发展模式中,支持“贫困户+贫困户”“贫困户+一般农户”“贫困户+能人大户”等合伙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方式,着力帮助贫困户解决技术、生产服务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问题,在贫困户获得技术支持、生产服务和销售渠道的前提下,投入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以订单生产、代种代养、租赁、托管等方式,增加贫困户生产经营性收入;在合作发展模式中,支持贫困户加入或抱团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户贷、户还、社管的合作发展模式,开展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销售,增强抵御风险和产业盈利能力;在合营发展模式中,支持贫困户加入或抱团成立农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或新型经营主体协作合营,引入发挥资金、技术信息、销售和服务优势,保证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资金安全、收益稳定以及生产就业能力提升。

二是创新产融结合模式,全力支持就业脱贫、创业富民、产业强村。

依托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持续加大信贷资金和资源投入,推动产业增产增效,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其一,支持龙头带动,促进就业脱贫。以安徽蝠牌生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驻金寨县花石乡大湾茶产业扶贫车间为例,金寨农商银行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银行”模式,向后者发放产业扶贫信贷资金2000万元,支持后者茶园面积从不足200亩扩大到1500亩,并与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共同打造集茶叶生产加工、旅游体验和仓储物流于一体的茶旅产业园,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土地流转分红、实施公益扶贫等方式,带动700余户贫困户脱贫。其二,支持重点项目,促进创业富民。以岳西农商银行于2016年认购岳西县城投公司发行扶贫和美丽乡村专项债3亿元为例,该资金用于支持岳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和“美丽岳西”建设项目后,直接惠及贫困户827户2613人,累计发放1.2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搬迁户建房、生产、创业。其三,支持集体经济,促进产业强村。以省联社在定点帮扶村宿州市埇桥区桥桂村和岳乔村先后直接投入资金670余万元为例,桥桂村发展了100亩黄桃种植基地、370亩碧根果种植基地和100亩软籽石榴种植基地,岳乔村发展了120亩石榴种植基地以及多种林下特色种养殖,两村改善了发展面貌、增加了集体收入、夯实了可持续发展基础。近年来,安徽省联社定点扶贫工作多次被评为“好”,其中,两村党组织也多次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埇桥区脱贫攻坚红旗村。

三是围绕特色、绿色、景色做文章,注重金融引导作用,以产业辐射效应推动脱贫攻坚。

各地农商银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帮助贫困地区加强量体裁衣式金融服务。其一,抓特色品牌,形成规模效应。以岳西县80%以上高山蔬菜纳入“大别山”品牌质量监督为例,岳西农商银行先后投入6200余万元产业扶贫贷款,支持当地贫困户从事高山蔬菜种植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的农副产品加工,有效拉动贫困地区连片发展、整体脱贫。其二,抓生态扶贫,形成绿色经济。以利辛农商银行按照户贷户用户还、贷款额度不超过5万元、基准利率、期限3年、县城投担保、县建风险补偿金,创新推出林业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解决贫困户从事生态苗木栽植和发展林下经济的资金瓶颈问题,累计向9382户贫困户发放贷款金额4.21亿元,平均每户增加年收入5000元左右。其三,抓农旅结合,形成全链发展。以石台农商银行向当地的西黄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发放低息贷款1200万元为例,通过支持企业依托牯牛降地区的优质茶叶资源和良好生态优势,建设西黄山富硒文化展览馆、富硒养身餐厅和富硒主题客栈,由传统采茶制茶业逐步走上农旅融合发展道路,直接带动45户贫困户增收,对周边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好促进作用。

四是借助三大优势,不断优化贫困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环境。

首先,借助党建引领,优化信用环境。大力推进党建融合发展,推进试点地区农商银行积极开展信用村建设,推出三款产品(先锋贷、诚信贷、兴农贷),做好三个结合(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与乡风文明、社会治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广整村授信模式,打出“党建引领+金融+产业”组合拳。至6月末,评定信用村159个,授信总额44.97亿元,贷款余额6.47亿元。其次,借助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建设扶贫政策宣传、信息采集、信贷对接、农产品销售等综合化服务平台,持续丰富金农信e家服务功能,大幅提升金融扶贫效率和便利度;依托社区e银行免费平台,为贫困户提供可靠的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有效促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最后,借助金融服务,激发要素活力。一方面,加强与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机构合作,激活农村产权和可担保要素,不断丰富信贷融资产品,缓解贫困地区的融资难、担保难。至6月末,两权抵押贷款余额9.2亿元。另一方面,推出“道德贷”“社保贷”“创业贷”等特惠信贷产品,支持农村困难群体创业就业。


  狠抓创新落实 政策措施落地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做好做实扎根乡村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强化服务基础。其一,优化一张网。打造集物理网点、电子银行、流动银行于一体的全时空服务网络,着力加强网格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二,上好一堂课。以互联网金融服务渠道为抓手,方便农民即时获取金融知识、金融产品和金融体验。其三,建好一个平台(乡村信用信息平台)。借助党建引领信用创建工作契机,归集整合乡村客户信用信息,强化银政协同、平台支撑、数据积累和共享,促进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其四,打造一支队伍。把支农队伍建设放在更加优先位置,增强安徽农金学院行业教育培训平台功能,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服务“三农”的队伍。

二是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不断优化农村金融供给方式,更好满足乡村振兴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其一,既抓主体,又抓载体。主体方面,重点抓好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服务,持续抓好以贫困户为主体的产业扶贫和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提高供应链金融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载体方面,加大对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等新载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其二,既抓增量,又抓存量。增量方面,支持乡村新兴业态稳健发展,做好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向农村转移后的配套金融服务;存量方面,支持县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能力。其三,既抓环境改善,又抓要素激活。环境方面,加强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绿色生态产业项目的支持,践行绿色金融;要素方面,加强金融服务与农村土地改革、集体产权改革和资源要素激活等方面的协同配合,释放改革红利。其四,既抓品质提升,又抓均衡普惠。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着力消费、投资、理财等零售金融产品,将金融服务渗透到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多个民生领域,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推动普惠金融均衡发展。

三是进一步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步伐。

强化金融科技运用,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增强服务便利度和体验度。目前重点围绕打造一个门户、优化三大平台功能,不断加大投入。一个门户,即将手机银行打造成场景化、智能化、生活化移动金融平台,持续推出更多接地气的零售电子银行产品。三大平台,即金农信e贷平台、社区e银行平台、智能化大数据应用平台,一方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白名单数据库,加快低风险业务向线上化迁移;另一方面,稳步实施大数据发展规划,以数字化转型推进业务与科技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线上银行、数字银行、智慧银行、普惠银行,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和风控能力。 




(作者为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上一篇:珠海华润银行:努力与珠海发展“珠联璧合”
下一篇:福建农信:为服务“双循环”交好“新答卷”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