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过去成绩的取得,来自广大客户的情感认同、所有股东的鼎力支持以及全体干部员工的众志成城。未来,贵州银行仍将坚持以党建统领全行改革发展,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把党建成效真正体现在实现战略目标、加快业务发展上。
正文
2019年12月30日,贵州银行登陆香港联交所,加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朋友圈”。上市仪式上,贵州省副省长谭炯与贵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明共同执锤,为贵州银行成功实现战略转型鸣锣。
贵州银行是于201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开业的一家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20年6月末,贵州银行总资产已从开业时的不足700亿元增加到4200多亿元,增加了近6倍;各项贷款从200多亿元增加到1900多亿元,增加了7倍;各项存款从400多亿元增加到2800亿元左右,增加了近6倍。8年多来,贵州银行分支机构逐步覆盖了全省所有市(州)、县,设立了9家分行(含贵阳管理部)、营业网点222个,员工近5000人。
2019年以来,贵州银行的主体信用等级被大公国际和中诚信国际由AA+调升至AAA,成为贵州省首个拥有双AAA主体评级的法人金融机构。在中国银行业协会“2019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上,贵州银行排第47位。2020年7月,英国《银行家》发布“2020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贵州银行排第270位,在入围的国内银行中排第45位。近期,贵州银行跻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20中国服务企业500强”榜单,排第367位。
倏忽数年,春去秋来,今天的贵州银行已非昨日,持续稳健的成长不由得令人刮目相看。面对成绩,李志明恳直而感慨,“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慢了,会被市场‘吃掉’!贵州银行要想不被时代抛弃,必须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将自身打造成优秀的现代金融企业。”
党建引领发展
2017年12月,李志明由鄂入黔,接过贵州银行改革发展的“接力棒”。彼时,国内金融业不仅要直面汹涌奔来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还要应对不断加快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以及消费取代投资成为GDP增长主要因素的经济结构调整期。银行业依靠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项目赚取存贷款利差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商业银行要活下来,并且更好地活下去,就要跳出‘舒适圈’,突围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李志明说。为此,他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将党的建设成效体现在实现战略目标、加快业务发展上,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一是提高认识抓党建。把党建作为引领发展的“导航仪”,确保全行业务保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党建作为助推发展的“发动机”,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热情。把党建作为规范发展的“仪表盘”,利用党章党规党纪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把党建作为保障发展的“制动器”,对发现的问题该叫停的叫停、该整治的整治。
二是明确原则抓党建。在全行确立“不消极应付,要积极主动;不追求形式,要注重实效;不生硬呆板,要生动活泼;不脱离业务,要助推发展;不口惠不实,要言出必行”的“五不五要”原则,奠定了真抓实抓党建工作的坚实基础。
三是求真务实抓党建。作为国有企业,党建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业务发展好不好是检验党建工作抓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2018年以来,全行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获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
四是提升能力抓党建。两年多来,围绕着力提升党建人员的专业化能力,举办党支部示范培训班、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送教上门”可视化党建培训班20多期,参训人员1500余人次。
五是创新方法抓党建。将懂党建、熟悉党建作为干部党内任职的前提,推行任职资格考试。凡是拟任党内职务的干部,必须在任命前通过党建基础知识考试,未通过的不能任命。
六是全面从严抓党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政治责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制度,大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并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开展政治生态研判,着力巩固全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开展党委巡察和警示教育,切实让干部员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归根结底,“党建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党建抓得好,其他工作也抓得好;党建抓不好,其他工作也抓不好。”李志明的理解极为质朴。
治理护航发展
加快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建设,是贵州银行践行转型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体系,是建设一流现代城市商业银行的重要保障。”李志明指出,“赴港上市引入的更强大市场力量与更严格监管标准,是打造监管放心、股东信赖、市场认可、客户满意的合格上市银行的重要体制保障。”
以“建立健康稳健的公司治理规则,保证机构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对标一流的现代商业银行,真正开展制度建设”,贵州银行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一是充分发挥党委在公司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巩固并落实“党建入章”,制定完善“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健全完善党委工作规则、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会议工作流程等,明确规定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重点解决好党委“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
二是规范“三会一层”运作。制定董事会、监事会及各专委会议事规则,以及董、监、高履职考核办法,严格组织实施。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治理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协调运转,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完善,决策更加科学高效,执行监督更加到位。
三是加强战略管理。制定实施《贵州银行2018-2022年发展战略规划》,狠抓执行并出台支持政策、配置经济资源,确保战略指向哪里、计划就跟随到哪里,业务发展到哪里、资源就配置到哪里。
四是强化股权管理。坚持“多方参与、适度集中、有效制衡”,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香港联交所上市后,贵州银行股份总数增加至145.88亿股,其中内资股123.88亿股,占比84.92%,H股22亿股,占比15.08%。内资股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有效避免了“一股独大”。
五是加强关联交易管理。制定了《贵州银行关联交易管理办法》,按季更新关联方名单,严格审查关联交易,持续提升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六是提升信息披露水平。将信息披露要求前置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香港联交所上市后披露的首份年度报告、ESG报告和2020年中期报告,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公司治理既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又是落实监管政策的要求,更是我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根本。”谈到下一步公司治理打算,李志明充满信心,“进入新时代,我们将继续查找差距、正视不足、补齐短板,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公司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贵州银行治理效能。”
科技支撑发展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都带来了颠覆式的改变。李志明紧紧把握新时代脉搏,不断夯实发展金融科技的基础,积极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场景,着力打造数字银行、智能银行、开放银行、敏捷银行。
“随着今年贵州银行新一代信息系统的成功上线投产,我们更有信心让更优质、更高效、更现代的金融服务触手可及。”他说。
一是推动场景化获客。加强与第三方开发者、金融科技公司、政府部门等的合作,将金融产品和服务嵌入合作方的场景和平台当中,打造智慧停车、贵阳地铁、社区物业、教育、医院等服务场景,促进金融服务更广泛触达。
二是推动智能化风控。以行内客户资产数据为基础,依托大数据、机器学习和关联网络技术,接入征信、黑白名单、多头借贷等多方外部数据,推出了信用卡综合消费分期和专项分期、薪易贷、汽融贷、结算贷等多款线上产品,实现秒批秒贷、实时放款。同时,辅助生物识别、电子签名、行为验证码等综合应用,以及反欺诈和风控模型的不断优化和迭代,使业务在规模化发展、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有效控制不良率。
三是推动数字化管理。坚持把数据作为核心资产和赢得未来市场的战略资源,将大数据分析作为全行实现产品数字化、多元盈利模式转变的利器,不断强化数据治理,完善数据架构,落地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盘活数据资产,切实为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经营管理决策信息,支持全面的成本、预算、盈利性分析。
四是推动敏捷化交付。组建敏捷型组织,打破部门条线分割,形成需求快速迭代和响应机制,促进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让金融科技成为业务的“加速器”,及时响应客户需求。针对全行各条线提出的监管、风险、重大营销机会等紧迫需求,李志明带领干部员工启动“云社通”C端获客、智能门禁、反欺诈、赤道银行等多项业务系统的评审开发工作,对应用系统进行重构,初步实现了对重要业务需求的快速开发响应。
对贵州银行金融科技应用的未来发展,李志明表示,“下一步,全行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将科技元素注入业务全流程、全领域,打造用户体验极致、场景生态丰富、线上线下协同、产品创新灵活、运营管理高效、风险控制智能的数字化银行。”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源泉。
在“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政策指引下,李志明带领全行干部员工秉承错位竞争理念,重点在绿色金融、交易银行、普惠金融等方面,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有力推升了全行金融服务质效,致力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
一是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围绕贵州省“大生态”战略,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绿色项目投放力度。截至今年6月末,贵州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15亿元,累计支持全省节能环保、污染治理、清洁交通、生态保护等领域100多个绿色项目。目前正大力创建“赤道银行”,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为贵州省西部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和“大生态”战略顺利实施贡献更大力量。
二是推进交易银行业务创新发展。树立产业链、交易链、金融链、物流链、信息链、监管链“六链合一”的创新理念,搭建“现金管理+票证函”核心的交易银行轻型产品体系,创新推出“云信保理”和“1+N+n”订单融资代表的应收类及预付类供应链金融产品,初步形成“支付+融资+财资”三位一体的业务模式,着力打造产融结合的开放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进一步拓宽境内外同业合作渠道和企业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同时,推行客户授信“负面清单”管理,有序扩大企业抵质押物认定范围,降低建筑施工、旅游等行业准入标准,切实降低信贷业务准入门槛。
三是推进普惠金融业务创新发展。强化金融科技支撑作用,切实加大小微业务领域的创新,推出了“结算贷”“银税贷”“抵押快贷”“烟草贷”等线上小微金融产品,持续提升对小微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针对普惠金融业务特点,着力创新服务机制,依托全渠道整合平台再造智能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信贷管理流程,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快”的优势,实行“一次调查”和“一次审批”,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
随着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贵州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成效越来越明显。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银行围绕“增量、扩面、提质、降本”,认真做好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截至6月末,全行实体经济融资余额911亿元,较年初增加106亿元,增幅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3.66个百分点。
李志明说,“未来,贵州银行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将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要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行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贵州乡村振兴。以润物无声的坚守,践行‘用心的银行’理念,进一步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远端的末梢经脉。”
改革助推发展
“发展既要体制带动,更要机制驱动。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党委一班人充分调研,团结带领全行干部员工,围绕更好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改革完善了一系列管理机制。”李志明介绍道。
一是改革组织运行机制,明晰了职能职责。围绕全行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组织架构,梳理重构业务和组织管理流程,着力构建敏捷组织机制,明确了各业务职能板块的战略使命与功能定位,优化调整了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员工编制,对每一个岗位职责进行清晰界定,组织效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是改革薪酬分配机制,确定了岗位价值。按照回归价值创造、战略时效性、管理幅度等原则,在综合考虑员工薪酬公平性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岗位评估其相对贡献价值,并在内部分工体系中进行价值排序,以此确定该岗位薪酬,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岗位相对贡献价值、个人能力差异、员工业绩表现和市场竞争力为基本导向的薪酬体系。同时,根据员工所在岗位及其任职情况,进一步优化调整该员工的薪酬和职级,提高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
三是改革选人用人机制,激发了队伍活力。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人岗相适、有序竞争的原则,以及用好用活“赛马机制”的工作导向,在全行大力推动开展干部员工公开选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机制,着力实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树立了“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
四是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了激励体系。为突出实干担当的考核导向,建立崇尚实干、主动担当的正向激励机制,将考核评价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以及在专业价值创造中的位置、作用和贡献。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了覆盖全部机构、部门和岗位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健全了由业绩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激励机制。“增资靠效益、收入凭贡献”分配理念的不断巩固,使考评体系的激励约束和战略引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五是改革人才培育机制,拓宽了成长通道。为认真贯彻新时期的好干部标准,一方面,加强了人才“田间管理”,拓宽了人才成长通道,构建了基于岗位序列的员工专业职级晋升通道,使员工能够明晰未来职业发展道路、做好长期职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积极筹备组建贵银大学,通过建立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完善更新迭代员工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适应经营发展需要。
“对我们来说,贵州银行过去改革发展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广大客户的情感认同,得益于所有股东的鼎力支持,更得益于全体干部员工的众志成城。”李志明表示,“接下来,贵州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结合实际谋划‘十四五’时期贵州银行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持续提升服务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上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践行初心使命
下一篇:珠海华润银行:努力与珠海发展“珠联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