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专业优势 持续探索 “保险+期货”助力精准扶贫新模式

作者:钟金龙 日期:2020-12-22 11:23:04

  导读  

事实证明,期货市场在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套期保值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鲁证期货在多年服务“三农”的实践中,持续探索创新“保险+期货”模式,有效打通了期货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


  正文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览全局,审时度势,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其中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相比于资本市场其他行业,期货行业底子薄、规模小、实力弱。但事实证明,期货市场在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套期保值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鲁证期货在多年服务“三农”的实践中,持续探索创新“保险+期货”模式,有效打通了期货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


“保险+期货”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在我国,很多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不足,种植收益仍然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种植收益主要由产量和价格两个因素决定。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中国的粮食单产在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对产量的影响总体上是区域性的,再者我国的农业保险还能够补偿一部分。而价格风险是整体性的,保险机构称为灾难性风险,属于不可保风险,农民的收入自然得不到保障。

为了解决农民的收入保障问题,前期我国出台了很多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比如最低收购价、临时储备等。这些政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最低收购价、临时储备等政策导致财政负担增加,价格干预导致的价格倒挂,再加上WTO(世界贸易组织)的“黄箱”政策限制等,这种价格形成机制难以为继。因而,2015年开始,国家相继取消大豆、玉米临储政策,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亦愈加显著。

随着我国相关农产品临储政策的退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随市场价格波动,在面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时,缺乏应对的能力以及有效的工具,基本还是“靠天吃饭”,种植收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因而,种植收益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高度关联,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牛鼻子”。

与传统依赖资金直接补贴的输血式扶贫相比,“保险+期货”模式不会破坏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能够合理保障农民收益,是助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有效路径。

“保险+期货”是指农业经营者或企业为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向保险公司购买基于期货价格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通过向期货经营机构购买场外看跌期权将承保风险转移,期货经营机构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的业务模式。它是基于期货市场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价格避险工具而发展起来的。相对于直接参与期货市场,保险产品对农户来说要熟悉得多,且不需要考虑保证金占用、强行平仓等期货规则,更易于农户的理解和接受。

目前,“保险+期货”已连续5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保险+期货”金融工具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对接,为涉农主体提供稳定的收入保障,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保险+期货”的“桦川模式”,逐年扩面、提质、增效  

2016年,鲁证期货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战略号召,与黑龙江桦川县结对帮扶。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全县面积共2268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105个行政村,6个县属国营农、林、牧场,属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桦川县共识别贫困村45个,贫困户15133户30747人。桦川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目前共有耕地210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20万亩,玉米面积80万亩,水稻、玉米是其主要的经济作物。农业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将近40%,充分保障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脱贫对于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桦川县内的玉米种植户曾发生过大面积亏损,农民当年的收入深受影响。于是,如何保护农民玉米种植收益,稳定农民收入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最为关切的民生问题。鲁证期货深入调研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推行“保险+期货”的特色扶贫模式。

在扶贫过程中,鲁证期货及子公司鲁证资本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优势,借助“保险+期货”的形式,将金融服务前置,利用期货场外期权与现货结合,在全国多地开展专业扶贫工作。其中,特别是在黑龙江桦川县落地的价格险“保险+期货”“保险+期货+现粮保底收购”“保险+期货+基差贸易”、收入险“保险+期货”等项目,连续5年逐步升级模式,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桦川模式”,成为全国标杆式案例。2018年起施行的整县推进项目,每年保证全县实际投保面积保持在20~40万亩,产量达到20余万吨,切实保障了农民的种植收益,帮助贫困地区实现了真脱贫、不返贫。

5年来的试点使黑龙江省桦川县当地政府和种植玉米的农民从“靠天吃饭”和“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桦川县从此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2016年“保险+期货”基本模式。2016年,桦川县合作社分别购入国产大豆期货价格保险,若大豆期货价格下跌超过保险约定价格,则保险公司向合作社进行赔付。同时,保险公司购买鲁证资本提供的场外期权进行风险对冲,若大豆期货价格跌破看跌期权执行价格,则鲁证资本向保险公司进行赔付。鲁证资本将承接的价格风险通过场内期货市场进行对冲。

2017年“保险+期货+现货收购”。2017年,当地农户对保护期货价格的模式提出了不同看法,与保护期货价格相比,农民更关心实际卖粮的价格,他们认为碰到现货市场不好,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实际卖粮问题。2017年鲁证期货将“保险+期货”模式与现货收购相结合,提出通过现货保底价收购的方式为农户售粮保底,相当于由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收储服务。

2018年“保险+期货+基差收购”。2018年,当地政府希望公司为全县(行业内首次)玉米种植农户提供收益保障服务,这说明了当地对“保险+期货”模式和公司服务的认可。同时,鲁证期货将“基差收购”加入到项目中,采用基差定价模式。2018年11月,公司在桦川县创新支农模式上的实践获得国务院扶贫办、证监会等部门授予的“最佳创新金融产品扶贫项目奖”;桦川县获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2019年玉米收入“保险+期货”。桦川县于2019年5月正式脱贫摘帽,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完善试点模式,将收入险引入本地区,对“桦川模式”进行升级,打造了县域覆盖的玉米收入“保险+期货”试点。该项目覆盖玉米种植面积32.75万亩,为农户提供952元/亩的收入保障。2019年可谓黑龙江的“大灾之年”,多次台风侵袭造成部分地区遭遇内涝,桦川县受灾严重,玉米大规模减产,期货价格也受多重影响一路下行,最终玉米种植收入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保险+期货”项目为农户提供收入保障,抵御灾害与价格波动带来的收入损失风险。玉米收入险为农户理赔总额8787.31万元,赔付率376%(赔付率最高),成为全国范围内试点面积较大、赔付效果较优的收入险项目,用实际效果证明了“保险+期货”助力贫困地区夯实脱贫成果的有效性。


  2020年“保险+期货”的“济阳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新模板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是粮食生产大县,总耕地面积97.4万亩,小麦和玉米分别为春秋两季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0余万亩,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根据2018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济阳区是山东省确定的四个小麦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区域之一。2020年,济阳区小麦每亩保障收入为930元,保费37元/亩,农户只需缴纳11元/亩的保费,较好的保障了小麦的种植收入。为进一步保障春、秋两季作物的综合收入水平,济阳区积极争取针对玉米的收入保障措施。

2020年,在山东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等单位的支持下,鲁证期货积极申请大连商品交易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县域覆盖项目,经过交易所的最终评审,济阳区玉米收入险项目获得全国第一名的评审成绩。该项目立足于保障农民实际收入,为参保农户定制了合理有效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方案。在产品设计上采取收入保险模式,无论是玉米价格跌破保障价格或产量下降,都可以得到赔付,对量、价两个要素进行双重保障。同时,项目还积极引入商业银行为种植大户提供融资服务,是一个整体涵盖“保险+期货”、银行融资等多种形式,由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多类型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项目。8月底,试点项目在当地顺利落地,承保玉米种植面积40.28万亩,折合现货量22.15万吨,覆盖玉米种植农户4.5万余户,总保费2678.61万元,其中期货公司支持资金1100余万元,占总保费的43.76%。项目为农户提供每亩950元的收入保障,保费66.5元/亩,农户自缴比例为12.13%,每亩仅需缴纳8元便可获得950元的收入保障,有效保障了玉米种植农户的种粮收入。

玉米收入险的引入与小麦完全成本保险相呼应,实现“共振”效应,使济阳区农户获得一年两季,小麦与玉米合计不低于1880元/亩的收入保障。2020年小麦产量较高,收益达到1200元/亩,玉米现在也已经收割,由于2020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收益也达到1200元/亩, 2020年综合收入预计达到2400元/亩。从成本角度看,在保费负担不重(保险费率5.5%左右)的基础上,有效稳定了当地农户收入,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种植积极性。

回首5年多来“保险+期货”试点的点点滴滴,其逐年扩面、提质、增效,不仅成为期货服务“三农”行之有效的好模式,而且是期货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

“保险+期货”把期货公司对冲价格波动风险的专业能力、保险公司丰富的保险产品研发经验以及保险客户基础优势、银行的资金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期货公司的专业风险管理能力,打通了期货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随着“保险+期货”试点范围的扩大、县域全覆盖试点的成功运行,“保险+期货”已具备一定的可复制、可推广性,这为我国大规模开展和普及农业价格或收入保险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








(作者为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上一篇:中国期货业协会: 发挥期货优势 决胜脱贫攻坚
下一篇:金融创新助力服务“三农” 精准扶贫践行国企责任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