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需要持续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供给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碳减排目标的达成与气候治理效果。在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流趋势下,银行保险机构要主动因应形势,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效管理气候风险;政府则应承担重要的治理责任,强化气候投融资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
正文
气候变化及其相关风险对经济金融系统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球性议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发展必须理性面对和迫切协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是高质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突出任务。各国和地区因在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区位条件、产业结构、技术能力、民生目标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推动碳减排的主动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水平也不同。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从政策和实践上主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适价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气候变化风险对经济金融系统影响
从气候变化引发的经济金融风险特点来看,主要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类:物理风险指因气候事件和环境污染导致的直接损失;转型风险指公共或私人部门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采取的政策、行动或者技术变革、贸易规则调整、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经济金融体系不适应性风险,是长期的、结构性的和不易量化的风险。两类风险都会对总供求、经济产出、要素价格、投资、消费和资产负债表、抵押品价值、风险头寸暴露、政策稳定性和市场预期等经济金融变量造成影响。
气候变化对不同经济体具有普遍和差异化的影响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报告指出,气温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地区都可能受到影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较发达国家更为严重;气温升高4℃,将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全球经济将遭受重大损失、陷入深度衰退。在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各国减缓、适应气候变化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的难易程度不同,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强的自救和恢复能力。
气候变化对产业部门的影响呈现结构性和异质性
农业方面:气候变化的物理风险不但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而且会带来生产布局的调整和农业生产率的变化,严重的还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转型风险则主要集中在开展绿色农业对传统生产方式、产品流通渠道和食品安全等提出的升级要求,这也是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普惠金融、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育等短板。
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气候变化的物理风险同样会对制造业、服务业的生产经营稳定性产生影响,如在碳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约束下,高碳能源供给受到影响,环保投入、碳税价格、技术升级、更新设备、研发新产品和建立绿色供应链等举措将会推高企业生产成本。但在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下,气候变化的转型风险也会给致力绿色技术创新、清洁能源开发、资源循环利用等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主体带来更适合的成长机会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给银行保险业带来挑战与机遇
挑战角度
一是气候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可能引发抵押品价值缩水或相关政策调整,推升贷款违约概率、增加违约损失、信贷条件收紧等,使银行资产总量增长受到抑制、结构出现恶化;家庭和企业预防性资金需求上升、储蓄和投资偏好发生调整,增加银行的负债成本、削弱银行负债的增长基础;在金融加速器和抵押品约束机制下,市场信号极易放大气候变化风险的严重程度,造成企业、家庭和金融机构“交叉反复传染”,引发系统性风险。
二是保险业较其他行业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敏感性更强,但保险公司很难准确预测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而一旦发生,保险和再保险公司就要承担巨额赔付。此外,受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的影响,保险机构还可能因投资相关行业失误而面临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等。
三是气候变化风险冲击传统风险管理逻辑。现有的金融产品定价、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往往仅关注气候变化的平均预期损失,缺少对极端气候事件等异常情况的方法和工具储备。
机遇角度
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是银行保险业进行战略调整、优化资产结构、开展业务创新、提升风控能力、探索新技术和培育新利润增长点的契机。比如,绿色金融政策对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碳减排和碳交易市场为金融机构参与开发碳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提供了新的机会;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为金融机构拓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相关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金融消费者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关注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催生了对绿色金融产品的需求;为银行保险机构优化风控模型、改进资产或产品定价、丰富风险损失分担方式提供了新的试验场。
如何构建有韧性的气候投融资体系
加快构建具有韧性的气候投融资体系,要立足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值(以下简称“碳达峰”)目标的新发展理念,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更大范围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形成更具气候韧性、更加安全和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政策层面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及其环境产出建设具有公益性特点,政府应承担重要的治理责任,强化气候投融资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
一是加快气候投融资基础制度、碳交易统一市场及配套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建立气候投融资统计标准和监测评估体系,动态掌握资金总量、结构和投向,开发技术工具测算碳减排效果;对标碳达峰目标,设计碳达峰路径,建立主要覆盖能源、交通、建筑和制造业等高碳排放或高碳依赖行业的滚动项目库,将市场主体气候信用评价作为是否给予资金支持的重要考量因素;建立项目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制度,接受利益相关者监督,发挥市场机制“用脚投票”的激励约束作用,运用新兴技术搭建开放式的综合信息平台,为项目对接、技术合作、产品开发、政策宣介和专业咨询提供全面支持;在吸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为碳金融发展创设市场条件,发挥碳交易推动碳减排的激励作用;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面向气候投融资的评价认证和专业咨询机构。
二是持续优化和完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调整有关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和绿色产业引导政策,结合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内在规律,抓紧研究气候投融资优先发展事项和负面清单;强化财税手段激励作用,为碳达峰项目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探索设立中央和地方气候友好发展基金,以公共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稳定市场预期;在绿色信贷指引中增加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内容或发布独立的气候投融资指引,引入政府财政贴息、损失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气候友好型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将气候变化因子纳入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可通过降低气候投融资风险权重,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产证券化,为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良好监管环境。
三是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支持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研究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可行性,为全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碳达峰目标任务提供可借鉴经验。
企业层面
企业是落实碳减排任务、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也是开展绿色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关键主体。一是发挥企业家精神,把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市场机会,增强自身战略决策能力和资金利用水平,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资金投入,主动提升环境和社会表现。二是探索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碳足迹闭环跟踪评价和系统性绿色再造,为谋求绿色金融市场融资和资本市场高估值提供有力支持。三是根据发展目标、资本实力和专业能力,适当参与由政府资金主导或参与的有助于碳减排的PPP项目,做好风险和收益评估,参与建立收益分配和损失补偿机制,妥善选择市场化、法治化风险分担工具。
金融机构层面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持续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供给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碳减排目标的达成与气候治理效果。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信用中介、信息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在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流趋势下,银行保险机构要主动因应形势,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效管理气候风险。
一是树立气候友好型经营理念,关注、尊重利益相关者诉求,在战略规划和愿景目标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确立自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任务清单及其实现路径。
二是摸底高碳资产总量和结构,评估碳减排或环保政策可能造成的潜在资产损失,动态监测评估环境和气候风险并对经营策略进行适应性调整,在组织架构设计中可探索引入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并赋予其具有环境和气候风险独立审查权限。
三是加快研究建立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制度、政策、流程及相关机制,在信贷投放、投资决策、产品创新、资金定价、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考核评价中充分体现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
四是规范开展碳减排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丰富气候友好型保险种类,优化资源配置和资产组合,综合考虑政策导向、产业变革、技术进步、碳排放强度、市场成长性和需求趋势,明确重点支持方向,加大对符合应对气候变化要求的绿色企业、项目和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强化风险补偿和损失分担机制建设。
五是加强ESG能力建设,开发或借鉴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工具、方法,开展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对投融资项目环境和气候风险实施全流程管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项目以及不同程度的气候风险,提前做好应急方案。
六是开展实施气候信息披露,建立气候信息披露制度和流程,按照一定的标准、报告框架向利益相关者及时披露自身与投融资项目的碳排放情况及碳减排效益,培育责任投资群体,以良好环境和气候表现提升机构自身市场声誉和品牌价值。
七是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专业能力。如设立专营机构或部门,与行业标杆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实施专业人才培训计划等。
八是探索金融科技在气候信贷和保险中的运用方式、路径和机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搭建数据管理平台,开发决策支持集成模块,动态跟踪服务对象碳排放足迹,智能化研判气候风险敞口和关键环节,提升风险识别、预警、应急处置和系统治理能力,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发生道德风险。
科技创新层面
加强科技创新,丰富技术供给,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一是加大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领域(如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空气污染和极端气候事件等)的资金投入,开展环境和气候问题成因、机理、路径和潜在影响基础研究,为标本兼治提供理论支持。二是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基本要求,营造“政产学研用”协同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气候友好型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结构向低碳发展转型。三是开展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联合攻关,运用技术手段大幅度降低碳排放总量。
国际合作层面
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合作可以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务实做法,彰显可持续发展才是真发展的实质意义和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一是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有关气候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的政策、标准规范和评价分析工具,参与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的标准对接、规则制定和气候治理。二是依托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有序引进具有较强气候投融资专业能力和成熟经验的海外金融机构,丰富我国的绿色金融机构类别和资金供给,带动国内金融机构提升绿色金融产品开发和气候风险管理能力。三是加强与气候投融资有关的国际组织、多边银行和基金机构的深度合作,广泛开展资金、技术合作和人才引进。
结语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及其长期性、周期性、结构性影响,是建立健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加强多边合作的重要领域。其中,拓展资金渠道,整合各类资金,打造气候友好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治理体系,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要抢抓绿色复苏增长的重大机会窗口,着力构建具有韧性的气候投融资体系,做好气候投融资标准规则制定、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金与社会资本联动、财税金融、产业和区域政策协调以及公开透明、有序竞争、富有活力的市场机制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
银行保险业要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业务方向调整、改善负债管理、优化资产结构、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拓展海外投融资市场和建立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抓手,积极对标行业标杆,借鉴国际有益的做法经验,树立责任投资理念,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丰富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开展实施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压力测试,为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洪卫为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研究人员、银保监会和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诚挚感谢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为本文提出的指导建议)
上一篇:金融支持农业耕地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下一篇:发展蓝色债券保护海洋生态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