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对于存在较大风险隐患、流动性危机的商业银行,密切关注其线上存款规模,及时采取风险警示及早期纠正等措施,时刻关注业务连续性、流动性风险及舆论风向,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遏制。
正文
为打破“存款负债成本高,信贷资产收益难降”的怪圈,引导银行资金回归实体,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信贷融资成本,2020年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对结构性存款产品(如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高息揽储给出了监管意见,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加强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并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在结构性存款规模持续压降的同时,线上存款规模持续增长,呈现“跷跷板”效应。
线上存款特点
发行主体多为中小银行
中小银行在品牌知名度上,没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在一般性存款上揽储难度系数较大,更难以发行理财产品吸储。出于竞争压力,中小银行倾向于发行线上存款产品。发行线上存款产品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偏低。从机构数量上看,发行线上存款产品的银行中,东北和华东地区占比高,城商行和民营银行占比高,资产规模在1000亿~2000亿元左右的机构占比高。
收益率较高
相对于大银行,小银行在信用、竞争力等方面,处于劣势。对于资产规模大,重视信贷投放,存款来源多、资本充足的银行,客户认为其抵抗风险能力强,趋于对安全性的偏好,对其收益要求会更低一些,而中小银行、民营银行、有高收益资产的银行会选择发行成本更高的产品来揽储。线上存款产品期限类型多元,其中6个月至1年产品较多,最长可达5年左右;国有银行产品期限短,中小银行产品期限长;产品收益水平大幅高于基准利率。
通过第三方平台揽储
为尽快吸引客户,商业银行会与一些流量大的互联网平台合作,如京东金融、苏宁金融、携程金融、支付宝等。为吸引储户,互联网平台往往给产品加上“**存”等极具迷惑性的名字,而真实产品的属性,存款人无法得知。另外,互联网平台在宣传时,往往采取补贴加息券等方式,进一步推高利率水平。互联网平台在营销过程中起到了导流的作用,商业银行入驻互联网平台,将传统存款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拓宽了自身获客渠道,缓解揽储压力。且这些银行为打消客户对银行抗风险能力不足的担心,在销售线上存款产品时普遍提示用户“产品为标准银行存款,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50万元以下即使发生风险也是100%赔付”字样。
情景再现
2020年4月,L行为缓解流动性压力,通过某线上平台先后共发售10款储蓄存款产品,年利率2.17%~4.90%,全部可提前支取。截至2020年6月30日,线上存款余额逾200亿元,占L行存款余额25%,其中单笔金额在50万及以下的存款21.7万笔,余额合计175亿元,占线上存款的81%。截至2020年7月30日,迫于监管方压力,6款储蓄存款产品已停售,4款新产品仍在售。考虑利率水平、线上平台费用、技术服务费用及渠道交易费用后,平均综合成本率4.36%。经对L行7月线上提前支取情况监测,日均提前支取金额约0.5亿元,提前支取金额按照活期计息。
L行线上存款业务呈现四大特征:一是吸储快,仅用两个月时间即吸收存款200余亿。二是范围广,突破了传统线下网点的地域限制,客户来源广。三是利率高,以高收益大规模吸储。四是成本高,L行的线上存款资金成本很高,剔除发行成本,银行的利润空间很小。
风险情况
舆情风险易放大,引发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若有负面舆情,如评级信息、股东信息、报表指标解读,甚至贴吧、论坛等自媒体发布一个合理或不合理的抱怨,都易引起全网传播,导致舆论影响不断放大。若舆情风险未得到及时控制和解决,容易引发集中取款风险,导致存款规模快速下降,进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对运营管理能力产生挑战
商业银行传统的线下吸储,可以随时通过绩效考核、产品定价、业务宣传等方式灵活调整存款规模,也可以通过有形的服务与客户建立多方面联系,主动了解客户资金运用需求。线上吸储则完全以市场规则和契约法则为基础运行,传统的线下获客、养客、留客的营销手段在线上完全不适用,对于区域银行的运营管理能力产生很大的挑战。
信息科技风险
线上交易面向全互联网客户,交易多呈现高频、高并发的特征,使得传统银行信息系统压力快速增大,容易导致交易速度下降甚至业务中断,要求开展线上业务的商业银行必须有比较完备的信息系统基础建设和充沛的技术能力,以保障该行业务可以顺利开展。
形成恶性竞争
存款是商业银行占比最高的负债来源,存款利率及存款产品创设将影响到银行业的竞争环境。线上存款的高利率吸引了大多数储户,而高利率的负债成本使得银行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甚至开始涉足大量风险超过自身管理能力的金融创新业务,如投资不动产、证券、实体企业、垃圾债券等。部分商业银行不愿发行线上存款产品,又担心自身存款外流,被迫提高传统存款利率,最终导致整个存款市场利率高企,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不利于银行业的稳定有序竞争。
政策工具支持受限
由于线上存款普遍利息较高,存款业务存在非理性定价问题,在人民银行存保风险差别费率核定时将考虑该行的风险管理存在重大不利情形,进而可能影响到费率等级,产生存保费率上调及人民银行评级上调的不利结果,导致银行在金融政策支持、业务准入、再贷款授信等方面将受到更严格的约束。
政策建议
加强存款保险制度宣传
线上存款产品出现后,为保持区域存款定价竞争合理、有序,避免商业银行逆向选择,更应加强存款保险宣传教育。通过存款保险宣传,提升中小银行信用水平,提高中小银行竞争力。同时,防范区域性不良竞争,营造中小银行存款和大银行存款同样有法律保障的公平、公正的经营环境。
规范发展,设立业务准入门槛
厘清线上存款产品的身份,加强业务监管,避免以“存款”之名行“违规”之实。可采取备案制,商业银行在开展线上存款业务前将拟发售产品、利率水平、发售平台、第三方应用服务商资质、资金用途等情况向当地监管部门、人民银行备案。在发售前摸清风险底数,做到遵守储蓄管理相关条例和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审慎经营,合理设置线上业务规模限额
根据商业银行实际运营、盈利水平、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结合其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利润率等指标,设立线上存款业务规模动态限额(如设置函数)。一方面可满足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降低其存款规模过度扩张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注重风险防范,稳妥开展线上存款业务
线上存款突破了传统的机构网点准入地域限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已经延伸,合理规定线上存款的地域性销售范围,防范风险外溢,避免从地方性个体风险扩大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可适当放宽中小银行在同业负债额度、物理网点设立的限制,合理增加存款的来源。
加强监测,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对于存在较大风险隐患、流动性危机的商业银行,密切关注其线上存款规模,及时采取风险警示及早期纠正等措施,时刻关注业务连续性、流动性风险及舆论风向,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遏制。
适当采取监管措施
一是保费费率及人民银行评级调整方面。对于已经发售线上存款产品的商业银行,可根据线上存款定价、规模等因素评估其对地区金融运行及金融稳定的影响。同时,按照人民银行评级及存款保险的相关规定,在评价中充分反映这一情况,更真实、准确地反映机构当期风险状况,促使商业银行审慎经营。二是强化对线上存款银行的风险识别及处置。在商业银行出现经营问题及影响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情形时,可以采取提出风险警示、早期纠正以及调整存保费率档次等手段,并对其进行强制性改进要求,使其能够及时防范和处置风险,实现“风险最小化”。
(彭慧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宋彦辉、王裕萱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辽阳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中小农商行信贷转型需下“五大狠劲”
下一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