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影响与对策

作者:焦 方 张 晔 日期:2020-11-18 15:31:27

导读

202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所谓的 “香港自治法案” ; 8月,宣布 “制裁”中国内地及香港11 名官员。金融业关于禁止香港使用美元清算系统以及 SWIFT 系统的讨论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支付清算的基本流程和美元清算体系,剖析了美国实施金融制裁的若干案例,详细分析了美国对香港实施金融制裁的可能情形及对中资公司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正文  

  支付清算基本流程  

一个简单的例子

举例说明支付清算流程。A通过甲银行的账户向B在乙银行的账户汇款100元,主要涉及以下流程。

1. A向甲银行提交汇款指令,甲银行确认A的账户可支付100元后,随即与乙银行通信,将汇款信息告知乙银行,并在A的账户上减记100元。

2. 乙银行收到甲银行的汇款信息后,在B的账户上增记100元。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后,站在A和B的角度,该笔支付已经完成,但甲、乙银行只是分别做了内部记账处理,它们之间并未发生实际的资金划转,此时,甲银行还欠乙银行100元,这就需要在甲、乙银行之间进行清算。

3.甲、乙银行之间的债务清偿通过清算系统完成。清算系统按照清算类型分为两种: 一种是实时清算,即逐笔全额清算;另一种是非实时清算,即多笔净额轧差清算,银行可大幅节省头寸(见图1)。至此,整个支付清算流程得以完成。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资金的支付清算涉及两种交换: 一种是信息流的交换,用于传递支付信息;另一种是资金流的交换,用于清偿债权债务关系。高频信息流的交换需要标准化的通讯系统,而资金的转移需要统一的清算系统来确保安全。

SWIFT系统——标准化的通信系统

上述案例中,甲银行要将汇款信息告知乙银行,需要与乙银行进行通信,以交换信息。一般而言,清算系统自带信息交换工具,可以进行内部通信。如果甲、乙银行在同一清算系统中清算,不需要用到额外的通信系统。但如果甲、乙银行不在同一清算系统中清算,比如跨境外币汇款,则甲银行向乙银行传递信息需要通过外部通信系统。目前,世界上主流的通信系统是SWIFT,绝大部分跨境的信息交换都是通过SWIFT来传送。

SWIFT全称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成立于1973年,为世界范围内的机构间金融交易提供信息传递网络和通信标准,该组织提供的系统能同时处理美元、欧元、港币和人民币等十多种货币的电文。SWIFT网络就像在银行间建立的微信群和朋友圈一样,旨在把各家银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实现金融信息交互。当前,世界上覆盖200多个国家的1.1万多家金融机构都加入了SWIFT组织,绝大部分跨境信息交换都是通过SWIFT来传送的。可以说没有SWIFT,银行之间就很难传送清算指令,国际贸易与结算就难以为继。值得注意的是,SWIFT本身并不是清算系统,它只负责在银行间传递信息。

SWIFT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于1983年加入该组织。SWIFT的日常运作由董事会进行管理,设25个席位,美国、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瑞士各拥有两个董事席位,中国有一个董事席位。长期以来,SWIFT的董事长由美国会员单位的代表担任,CEO由欧洲人担任。SWIFT组织虽一直宣称其秉持严格中立的立场,但由于美国的“长臂管辖”和美元的影响力(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61%,约有50%的国际贸易与40%的国际支付以美元结算),其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控制。

清算系统

SWIFT解决的是信息流的交换,资金流的交换则需通过清算系统。清算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交易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交易双方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涉及实体企业和个人。每个国家都有本币清算系统。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已经形成多层次支付清算体系,包括商业银行之间代收代付的资金清算、一定区域内银行之间的支付清算、连接各区域之间的全国性支付清算,以及连接全球的支付清算网络。

早期的资金清算模式是代理行模式,即银行之间相互开立账户。两家银行之间进行清算,只需在相互开立的账户上进行记账处理即可。采用这种方式,每家银行都需要在其他银行开立账户,相当于每家银行都承担着对其他银行的清算职责,各银行即一个小的清算机构,如果社会交易量较大,会造成银行间资金清算效率极低。

如果各银行能在某家银行统一开户并缴纳备付金,并由该银行记录各银行间由于支付产生的账目,最后对各银行备付金账户进行借贷记操作,则效率会大幅提升,此时该银行变为所有银行的清算中心。我国央行就承担了上述职责,各家银行都在央行开立存款账户,存放的备付金称作超额存款准备金(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外的资金),各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就体现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变动。比如,上述案例中,甲银行偿付乙银行100元,则甲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减少100元,乙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100元,这就完成了资金的清算。

加入清算系统的银行被称作清算系统的直接参与行,其他机构通过直接参与行间接接入系统(见图2)。比如,美元CHIPS清算系统的直接参与行只有43家。那么,非直接参与行之间怎么进行交易清算?一般采取代理行模式,即非直接参与行找一家直接参与行开立账户,由直接参与行作为它的代理行,通过清算系统进行清算。非直接参与行与直接参与行之间一般采用SWIFT系统进行通信。


  美元清算体系  

美元具有成熟的多层级清算体系,在美国本土,主要是Fedwire清算系统,归美联储所有,实时处理美国国内大额资金划拨,是美国国内支付清算的主动脉;在全球范围,主要是CHIPS系统(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是连接全球的美元支付清算网络,主要负责美元跨境清算,其处理的美元交易额约占全球美元总交易额的95%;在美元离岸地,还有一些当地的美元清算系统,比如,我国央行推出的境内外币支付系统(CFXPS),支持美元等八种货币资金在境内清算,香港金管局推出的美元结算系统(CHATS),支持美元、欧元、港币、人民币四种货币资金在香港清算,这两个系统对美元的清算,均在本地进行,资金不用转到美国。根据清算系统的不同,全球美元清算模式总体上可分为三类:美元离岸地内部清算、美元离岸地与美国之间的跨境清算、美元离岸地之间跨境清算。以下分别介绍(以下情况均指跨行汇款,如果是同一银行不同分行之间汇款,一般银行内部可以自行处理结算清算事项)。

美元离岸地内部清算

美元离岸地以香港为例。美元在香港本地的清算通过CHATS系统(结算所自动转账系统)完成。香港金管局于2000年推出美元CHATS系统,委任汇丰银行作为结算机构。CHATS系统的直接参与行必须在汇丰银行开设美元结算户口,而美元支付指令会在汇丰银行的户口上过账。所有支付指令均会逐笔分开进行实时结算。香港的大型银行均是CHATS系统的直接参与行,目前CHATS系统的直接参与行多达111家。香港本地的美元支付通过CHATS系统进行,不需要经过美国。但需要指出的是,直接参与行须经SWIFT系统的开放式操作平台SWIFTNet连接到CHATS系统以收发同业支付指令,即香港本地的美元转账几乎全是通过CHATS系统完成,不需要经过美国(见图3) 。

美元离岸地与美国之间跨境清算

以从香港的银行汇款到美国的银行为例。假设美国的汇入行为CHIPS的直接参与行,香港的汇出行不是CHIPS的直接参与行,如图4所示。香港的银行找一家CHIPS系统的直接参与行作为代理行,这家代理行通过CHIPS系统与美国的银行完成清算。

2020年上半年,CHIPS清算系统的日均清算金额是1.7万亿美元,是CHATS系统的约40倍;日均清算笔数约为45万笔,是CHATS系统的约17倍。全球95%的跨境美元清算都是通过CHIPS系统完成的。

不同美元离岸地之间跨境清算

以从巴西的银行汇款到香港的银行为例。汇出行和汇入行在美国寻找一家共同代理行C即可完成清算(见图5)。

综上分析,美元清算均需用到SWIFT系统,在美国离岸地内部和不同美元离岸地之间的美元清算,不需要经过美国的CHIPS系统,本地的清算系统即可完成。

美国在全球实施金融制裁情况梳理

历史上,SWIFT先后对朝鲜、伊朗、利比亚、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金融机构实施制裁,甚至将个别国家或地区所有金融机构予以除名。举例如下:

制裁澳门汇业银行。2005年9月,美国通过分析SWIFT和CHIPS数据,指责澳门汇业银行参与朝鲜洗钱,并根据《爱国者法案》311条款,对其52个朝鲜客户及其2500万美元存款进行制裁,导致该行发生大规模挤兑,澳门特区政府随后接管汇业银行。2007年3月,美国财政部下令美国银行业三十日内与汇业银行切断联系。

制裁伊朗金融机构。美国《2012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规定,禁止与伊朗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重大金融交易的外国金融机构(包括外国政府拥有或者控制的金融机构)在美国开立或维持代理行账户或转账账户,以此切断了伊朗金融体系与外界的联系。伊朗经济对石油依赖性较强,被制裁后伊朗的石油贸易将很难进行。以英德法三国为首的欧盟国家为规避美国对伊制裁,维持正常贸易,建立了INSTEX清算系统。

制裁中国昆仑银行。2012年7月,美国宣布任何持有中国昆仑银行账户的国际金融机构必须在10天之内关闭账户,并阻止其涉足美国金融体系。中国与伊朗之间的出口信用证业务,基本由昆仑银行作为通知行。受制裁影响,昆仑银行多项国际业务无法正常开展,中伊之间正常的经贸往来受到严重冲击。

制裁朝鲜金融机构。2017年3月,受朝核问题的影响,SWIFT表示,朝鲜银行“不再符合SWIFT的成员准入标准”,将朝鲜的国家编码从该系统中剔除,几乎全部切断了朝鲜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官方联系,迫使朝鲜以地下方式开展跨境交易。地下交易的复杂性,可能把包括我国银行在内的朝鲜周边经济体金融机构卷入制裁旋涡。

美国对香港实施金融制裁的可能情形及影响分析

美国对香港实施金融制裁,从制裁手段上,可选择禁止使用美元CHIPS清算系统,这就相当于切断跨境美元支付路径;也可选择禁止使用SWIFT系统,这在前者的基础上,还切断了所有外币汇款交易,因为香港本地的CHATS系统也需要依赖SWIFT系统进行通讯。从制裁范围上,可选择对个别银行进行制裁,也可选择对整个香港地区进行制裁。根据制裁手段和制裁范围的不同,有4种方式,以下进行分析。

(一)限制个别银行使用美国CHIPS系统

在该制裁模式下,被制裁银行仍然可以在香港本地开展美元交易,但很难与香港以外的银行进行交易。

制裁可能性:较大。

对跨国公司影响:基本无影响。

(二)限制个别银行使用SWIFT系统

在该制裁模式下,被制裁银行几乎丧失现代化交易功能,但仍然可以采用原始的支票等方式进行交易。

制裁可能性:中等。

对跨国公司影响:基本无影响。跨国公司可选择未受制裁的银行开展交易。

(三)限制香港使用美国CHIPS系统

在该制裁模式下,香港本地银行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交易,但很难与香港以外的银行进行交易。香港的美元进出受到影响,会导致美元流动性下降,对香港金融体系造成较大打击。

制裁可能性:极小。

对跨国公司影响:香港的美元融资利率会大幅提高,影响跨国公司美元贷款、发债的成本。

应对措施:可考虑在香港以外(比如新加坡)设立融资平台,前提是美国制裁只针对香港而非针对中资企业。如果美国制裁针对的是中资企业,则无论在何地设立融资平台,都难以规避上述影响。

(四)限制香港使用SWIFT系统

这是对香港金融制裁的“核武器”。在该制裁模式下,香港金融体系将会坍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7月31日表示,除非美国使用“核手段”,导致两败俱伤,否则都可以应付。

制裁可能性:几乎不可能。

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属系统性风险,跨国公司境外发债、融资等资本运作将变得异常困难。

应对措施:收缩国际业务,甚至导致处置境外资产以偿还境外债务。

有关建议

综上对中美两国而言,限制香港金融机构使用SWIFT的杀伤力均相当于金融“核武器”,美国采用这种制裁方式几乎不可能。

一是密切关注中美关系和香港局势。关注美国方面的表态和具体行动,关注香港金融形势和银行业动态,辩证分析、沉着应对。

二是优化境外账户体系,加快推进境外资金归集,制定全球化资金调拨、归集与快速响应的应急预案。对于开展境外业务的中资企业,搭建境外账户资金体系,加强内部协同,尽量选择在同一家中资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开立账户,通过银行内部转账系统实现资金清算。加快境外资金回流,同时,研究从境内向境外出资,逐步降低境外整体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根据跨国公司现有全球账户体系和所依托银行,制定全球化资金调拨与归集的应急预案,强化突发情况响应。

三是重新审视存量核心融资业务的合同条款,明确紧急条件下跨国公司履行支付或担保义务。包括银行授信协议、发债通函、衍生品协议等,将因美国制裁等客观原因导致跨国公司不能支付等问题排除在违约责任范围之外。

四是作为备选方案,中资机构可考虑在新加坡增设融资平台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为国家电网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本文仅代表作者学术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






上一篇:须做好防范和应对“国际金融摩擦”的准备
下一篇:后疫情时期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之道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