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的标志性目标和重大战略,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中国人民银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多项措施全力做好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各项工作,有力助推了地区经济金融发展。
正文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的标志性目标和重大战略,为加快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做好金融扶贫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现金融精准扶贫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改善、金融支农资源不断增加、涉农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支农能力明显提升等目标。中国人民银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全力做好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各项工作,不断促进辖内农业产业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助推地区经济发展。
淮北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实现脱贫
淮北市初始入库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3741户36603人,全部零散分布于濉溪县各乡镇、村民组,经过2017~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努力,他们均已基本实现脱贫。2020年,淮北市紧盯319户1021人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全力做好金融扶贫各项工作。截至2020年7月末,全市共发放各项贷款余额1220.08亿元,较年初增加140.1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437.89亿元,较年初增加39.92元,涉农贷款占总贷款的35.89%;全市共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32.25亿元,带动人数6.61万人。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0.94亿元,均为已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带动人数0.15万人;单位精准扶贫贷款31.30亿元,其中,产业精准扶贫贷款30.25亿元,带动人数2.80万人,项目精准扶贫贷款1.05亿元,带动人数3.66万人。
淮北市金融扶贫:“两精准、三聚焦、四优化”
紧扣政策要求,突出“两个精准”
一是突出信贷政策导向,精准引导金融支农资源。通过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推送扶贫车间名单,强化银企对接。在了解到入驻车间企业淮北市嘉谨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有20万元贷款还款困难后,中心支行要求淮北农商行落实“应延尽延”政策为企业办理贷款延期,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对带动脱贫人口较多的地区给予更多的资源倾斜和利率优惠,辖内农发行对吸纳较多贫困人口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中瑞农批、乐新商贸等,给予更多的贷款资源,投放上述企业贷款1.39亿元。
二是突出风险管理意识,精准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以来,在做好风险防控前提下,印发《淮北市扶贫小额信贷抓整改优投放防风险实施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贷款监测,以“户贷户用户还”为准绳满足贫困户合理的信贷需求,重点关注“户贷企用”扶贫小额信贷相关企业经营风险,对目前存在的“户贷企用”扶贫小额信贷建立台账管理,加强动态监测,通过不定期回访排查,管好用好扶贫小额信贷,防止风险累积,真正让资金帮助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
创新扶助方法,强化“三项聚焦”
一是金融聚焦农业产业兴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支持农产品产业发展,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结合农户自身技能和地区特色资源禀赋,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产业,实现农产品与消费市场的有效衔接;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业全产业链增值,让广大农户充分享受增值红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金融机构通过与乡镇合作,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融资、供应链融资、“互联网+金融”等融资方式,利用金融机构的资金、信息、项目等优势条件,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入新力量。
二是金融聚焦生态环境宜居,助力乡村绿色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整治方面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如乡村道路交通、乡村电网和网络通信、垃圾和污水处理、供热燃气设施等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基于绿色信贷筛选机制,服务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资金支持,有意识地将信贷资金向绿色化、生态化的涉农项目引导和倾斜,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从而提高乡村发展中的绿色化程度。
三是金融聚焦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民生发展。根据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情况、产业发展条件以及贫困户信用评分等,建立贫困户金融档案,积极开发“金融+电商+特色产业”模式支农扶贫产品,挖掘产业新潜力,为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提供资金融通服务。金融机构可以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农村居民金融需求,开展农村住房、消费、创业经商等信贷产品创新,开发符合农村居民偏好特点的保险、理财等金融产品,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民生持续发展。
巩固长效机制,深耕“四步优化”
一是优化金融机构布局。通过“物理网点+助农服务点+自助机具+互联网金融”四位一体方式,大力推动农村偏远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通过设立联络员实行网格化管理,拓展精准扶贫辐射区域;借鉴“拎包银行”经验,通过运用移动服务设备,为客户提供银行卡开卡、贷款办理等上门服务。农业银行淮北分行通过优化乡镇网点布局、电子化手段拓宽“三农”金融服务渠道,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开展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在农家店、供销社、农资店及小超市等场所建立“惠农通”工程服务点、助农取款点让金融服务送到每一个村庄。
二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聚焦粮食生产,全力保障粮食市场稳定,邮储银行淮北分行上半年发放粮食收购贷款1.11亿元,确保为广大粮食收购经销商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聚焦农产品产业,保障产业链供给充足,濉溪农商行2020年6月末发放生猪养殖产业贷款0.47亿元;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20年7月末,淮北市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和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为152.5亿元,较年初增长13.8%;聚焦农村致富带头人,拓宽融资渠道,农业银行淮北分行2020年7月底共发放“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2.61亿元。
三是优化金融服务模式。采取“企业+下游合作单位+农户+银行”合作模式,结合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降低企业和农户的经营成本,帮助疏通企业的资金链和销售链,截至2020年7月末,投向新型农业主体的贷款余额为4.03亿元;大力推进农担通(劝耕贷)、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等业务,重点支持农村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和乡镇龙头企业生产经营。邮储银行淮北分行推出家庭农场贷款,上半年,累计发放家庭农场贷款1591笔,金额2.43亿元。
四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整合社会化大数据,积极与数据资源局的政务信息数据库对接,实现农户信息的自动更新和线上融资对接,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加快偏远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新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地区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濉溪农商行以全辖52家网点为阵地,走进农村、校园、乡镇街道进行宣传,普及征信、防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帮助农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广度、深度、力度、难度”全面发力
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支持广度。针对农村地区老龄化、村庄空心化、金融智能化等长期性趋势性问题,应扩大农村金融政策倾斜,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范围。一是引导金融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等群体倾斜,建成面向“三农”、覆盖全部贫困人口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结合农村地区居民抵押担保不足问题,探索建立以稳定现金流和信用为基础的贷款发放模式,满足乡村金融资源的可得性;三是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支持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合作金融和消费金融等机构发展,充分发挥“草根金融”面向基层、扎根农村的优势。
强化农业特色产业扶贫,提高金融支持深度。面对农村地区产业基础差、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应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培育和发展,确保脱贫攻坚决战的胜利。以农业特色产业为工作重心,提高金融支持深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打好造血基础。一是因户施策,用好扶贫小额贷款。支持农民依靠农业生产、养殖等技术创业发展;二是因村施策,发挥产业带动优势。依托地区资源优势,金融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以经济能人和新型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三是注重方法,确保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金融投入应注重采用市场化方式,投入领域聚焦粮食安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
发挥财政金融政策合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立足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财政、金融等多个部门应采取更全面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多种有效政策工具,形成政策合力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层面,通过央行资金(主要是再贷款和再贴现)引导县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加大对当地普惠小微、涉农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调配合,发挥政策合力对金融资源的撬动作用,利用财税奖补减免政策,按时合规发放贴息资金,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完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降低金融支持难度。农村金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是长期性持续性工作,需完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打造适宜农村地区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以金融服务安全性为目标,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提高涉农信贷风险的识别、监控、预警和处置水平,引入各种风险保障措施,降低和化解农村金融业务风险;二是全面推进信用村创建活动,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三是严厉打击金融骗贷、非法集资等扰乱金融秩序的不法金融活动,合理控制非正规金融发展规模,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确保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充分性和持续性。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上一篇: 合肥中支:创新运用金融工具,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下一篇:阜阳中支:聚力金融扶贫,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