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公司治理 筑牢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根基

作者:牛成立 日期:2020-10-15 10:45:36

QQ截图20201019143900.png

  导读  

信托公司要实现转型突围,首要的就是牢牢抓住“健全公司治理”这个牛鼻子,不断深化治理机制改革,为转型发展提供动力和制度保障。


  正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必须坚决服从和顺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对深化金融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要加强系统研究”,其中第一项就是“健全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这充分说明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是新时代深化金融改革的首要任务,是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机制。在当前经济下行、监管趋严的复杂环境下,信托业传统粗放式经营模式难以为继,行业已经步入深化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成为信托公司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信托公司要实现转型突围,首要的就是牢牢抓住“健全公司治理”这个牛鼻子,不断深化治理机制改革,为转型发展提供动力和制度保障。


  规范完善的公司治理是信托公司稳健经营和转型发展的基石  

信托是现代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信托业自1979年恢复经营以来,经历六次清理整顿,随着“一法两规”的颁布,行业才逐渐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在公司治理方面,经过前期改制引资,信托公司普遍实现了股权结构多元化,基本建立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架构,制定相关议事规则和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内控和审计机构,形成相对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治理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但近几年,个别信托公司爆发重大风险事件,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机制缺失错位,暴露出大股东操纵、关联方利益输送和内部控制失效等问题,为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托公司要开展常态化的公司治理全面评估,以股权管理、战略管理、内部控制为重点,不断规范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持续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的科学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第一,建立常态化的公司治理评估工作机制。2019年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试行)》,要求金融机构持续做好评估工作,逐步完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公司治理评估对健全行业公司治理的引领作用。信托公司要切实加强对评估工作的统筹平衡和组织保障,压实评估责任,严把评估标准,确保公司治理全面评估取得实效,抓好评估结果应用和难点问题整改,健全评估工作机制。

第二,以股权管理为切入点,夯实公司治理基础。股权管理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股权结构和股东行为深刻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信托公司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股权管理的体制机制,促进股权结构明晰化和股东行为规范化,提升股权结构透明度。一是要强化合规意识,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完善股权事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起覆盖全流程的股权管理工作机制。二是要加强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科技手段,全面构建股权管理信息系统,常态化评估股东的资质,强化对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的穿透识别,预防潜在风险。三是要加强关联交易管理,在董事会下设立专门委员会,建立关联交易审计监督机制,保障受托人和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合法权益。四是要健全与股东的经常性沟通对话机制,完善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频度。

第三,以战略管理为引领,切实提升公司治理质效。在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各类资管机构的业务差距逐渐缩小,信托业即将告别同质化竞争的初级阶段,要着力探索特色化、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公司治理具有动态性,应当随着发展战略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确保公司治理机制和组织能力与自身发展战略相契合。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规范履职是良好公司治理的集中体现,要使其履职质效得到切实提升。首先,要加强董事会建设,提升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充分发挥战略决策核心作用,同时,要明确和落实高管层职责,做实监事会功能,完善配套制度,加强资源配置,不断推进公司战略的高效落地。其次,“三会一层”要加强公司战略管理,发展战略要符合股东利益并经股东会审议,董事会、监事会定期对发展战略进行审议评估,高管层要在发展战略框架下制定年度经营计划,并根据宏观形势和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调整,使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达到动态均衡,最终转化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以内部控制为落脚点,提升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基础。信托公司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和措施。在这一方面,中诚信托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严格审批授权控制。公司制定了授权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董事会、高管层及业务人员在相关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对重要审批事项坚持集体决策、分级管理原则。二是建立健全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组织和工作机制,防止越权和利益输送。三是加强公司经营状况实时监测和管控。董事会、高管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公司经营情况监测分析,并积极制订应对方案和措施。四是实施绩效考评控制。公司建立并完善了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确保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长期性。


  推进公司治理与信托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在当前行业转型发展的特定阶段,信托公司要抓住信托文化建设的契机,真正练好内功,实现突围。2020年,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全行业正式启动实施信托文化建设五年规划,要积极推进公司治理与信托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推动信托公司回归受托人定位,切实履行受托人职责,培育“服务、民生、责任、底线、品质”的信托文化。

第一,将实现受益人合法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价值取向和公司治理目标。信托公司只有坚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受托人定位,才能获得信任,回归本源,做强主业。为此,董事会要将信托受益人、行业及社会等多方利益主体纳入公司治理目标,健全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在制定和批准公司战略、业务经营、风险容忍度及内控机制安排等方面,应与受托人职责定位相匹配,实现股东价值与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价值相统一,立足长远利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信托回归受托人定位,要发挥好自身优势。信托天然具有财产独立、破产隔离的制度功能,同时横跨融资、投资和实业三大领域。因此,信托要立足本业,发挥好综合金融服务功能,既能精准服务实体企业中长尾客户融资需求,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又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充分满足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需求。

第三,以信托文化建设为契机,努力提高公司管控水平。信托文化是信托的灵魂,信托公司应将良好信托文化贯穿于信托业务和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信托业务与自身风控能力相匹配,将“诚信、专业、勤勉、尽职”的价值观,逐渐内化为信托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升员工的合规和服务意识,贯彻到信托公司前中后台工作中,将保障受益人利益落到实处。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完善公司治理题中之义  

《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将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放在首要位置。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的本质特征。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持续探索完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的方式和路径。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中诚信托注重将党的建设与公司经营管理有机融合,坚决打牢政治根基,站稳政治立场,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第二,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从严落实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项具体要求。2017年12月经股东会审议通过,中诚信托将党建写入公司章程,突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明确了党组织的职责权限,并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内监督与企业内控结合等机制安排,确保党组织真正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

第三,持续探索完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的方式和路径。下一步,中诚信托将积极贯彻落实《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各项要求:一是研究完善党组织与董事会、监事会的沟通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融合的相关评估指标并适度提高权重。三是推动党组织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积极支持职代会和工会依法开展工作。

健全公司治理是一场持久而深刻的变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信托业要努力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信托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与实体经济的共荣共生。

(作者为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上一篇:完善公司治理 深入推进中小银行改革
下一篇: 合肥中支:创新运用金融工具,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