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复工复产 变局中开新局——以日照辖内农商银行为例

作者:王学伟 日期:2020-09-10 10:43:27

  导读  

重视金融服务场景化建设,丰富线上营销渠道,让金融服务深度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构建支付便捷、优惠分享、服务互联的“金融—生活生态圈”。


  正文  

疫情发生以来,日照辖内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复工复产困难的重重局面,辖内农商银行在危机中寻找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面,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畅通金融服务通道,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工达产。


  主要做法及成效  

加快创新,普惠让利,不断提高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水平

日照辖内农商银行始终坚守“三个面向”市场定位,全面提高金融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能力,努力在深耕农村市场、普惠小微企业方面做实做细做出成效。一是加快信贷产品创新,满足不同客户信贷服务需求。该市农商银行根据服务辖区特点,推出三大系列60余款产品,满足客户不同的信贷服务需求。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推出适合本土的特色金融服务产品。二是开展系列攻坚与业务竞赛活动,加快信贷投放节奏。结合日照实际开展了“战疫情保春耕信贷支农百日竞赛”“党旗飘扬信贷支农冲锋月”等活动。截至活动结束,累计投放零售贷款20余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疫情防控下春耕备耕的有序开展。三是深入推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截至目前,该市农商银行累计通过首贷培植扶持民营和小微企业729家,金额8.44亿元。疫情期间,通过首贷培植累计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442家,金额3.95亿元。四是积极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落实,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给小微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截至目前,累计为389户、41亿元贷款办理延期还本。五是用好用足国家支农惠农新政策,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

汇聚金融活水,全力支持重点行业稳产保供

    一是加强金融对重点行业支持。疫情发生以来,农商银行重点加大对交通运输、批发零售、文化娱乐、住宿餐饮等行业支持力度,积极对接深入了解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累计为5108户个体工商户提供近10.14亿元信贷资金支持,累计减免利息300余万元,对重点行业复工复产进行了有效的支持。二是积极对接,精准发力,做好名单制重点企业金融服务工作。2020年以来,该市农商银行积极与内外部相关部门对接,精准满足客户资金需求,累计向“工信厅双向联系服务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24.21亿元,向“全国重点疫情防控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14.14亿元,向“稳外贸基本盘重点企业”进行信贷资金支持0.63亿元。三是聚焦“三农”主业,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截至6月末,该市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9.98亿元,较年初增加11.59亿元,同比多增5.62亿元,涉农贷款新增占比22.61%,占比同比提高6.86个百分点。四是加大外贸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累计为37家外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近8.16亿元,为疫情防控环境下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复工达产提供坚强保障。五是精准支持国家重大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水平,累计信贷支持乡村振兴战略2.9万余户,金额59.95亿元。 

    简化办贷流程,增值金融服务,全面提高自身金融服务能力

一是简化业务流程,推广“不见面”办贷模式,提高线上金融服务水平。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农商银行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恢复营业为疫情防控企业开通办贷“绿色通道”,充分利用信e贷、信e快贷、微信申贷等线上金融服务模式,实行“在线上班、远程办公、线上办贷、全程服务”,及时对外公布14部申贷专用电话,为745名客户经理和柜员创立专属“微名片”,提供24小时金融服务。二是创新推出系列特色产品。加强与组织部、省农担、人社局等部门合作,推出“鲁担惠农贷”“强村贷”“创业担保贷”等产品,通过农担公司担保、财政贴息的方式,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实现政银企多方共赢。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鲁担惠农贷”171笔,金额1.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4335笔,金额6.36亿元。三是下沉服务,深入推进农区新一轮文明信用工程和城区网点网格化建设。截至目前,新一轮文明信用工程完成整村授信1380个,授信户数 11.25万户、授信金额69.46亿元;用信户数1.99万户、用信金额23.41亿元。四是合理安排部署,有序推进自身复工复产。该市农商银行层层压实责任,以“战时状态”把各级疫情防控要求落实落细、抓严抓实。建立营业网点“疫情防控监督专员”制度,分内部职工和外部客户两个层面,明确了25项操作流程,确保广大客户和职工生命健康安全。

强化风险监测,全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强化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持续规范营销调查中心、风险审查中心、 放款中心和贷后检查中心“四个中心”建设,对公司类贷款按照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做到各环节专业化分工、风险相互制衡。落实“面谈面签”、双录制度,严防新增顶冒名贷款,同时充分发挥贷后检查中心作用,实时监控信贷资金流向,实现与营销调查人员贷后检查两线并行,确保贷款资金运用的方向正确。二是坚守风险底线。指导辖内农商银行密切跟踪监测延期还本付息企业贷款质量情况,实行名单制管理,实时进行信用状况跟踪监测,对于延期还本付息的贷款,还款能力明显提升的,及时进行催收。三是切实增强抗风险能力。农商银行应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财务管理原则,积极拓宽收入渠道,严控费用增长,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内源动力。

发挥金融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在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中彰显农商银行担当

一是确保扶贫领域资金保障,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农商银行在人、财、物等方面全力保障支持,围绕脱贫攻坚目标施策发力,持续完善基础金融服务,聚力将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二是主动融入,下沉到扶贫攻坚一线精准服务。三是服务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全面推广“强村贷”业务,综合运用政府增信、财政贴息和降低费率等手段,精准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实现“组织振兴”“产业振兴”,将扶贫工作前置,防止脱贫后再反贫,巩固脱贫成果。


  农商银行如何化危为机  

坚守支农支小支散支微市场定位不动摇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落实“向前一步、提前办好”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好新一轮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全面深挖小额信用贷款潜力,扎实推进农区“整村授信”和城区“网格化营销”,真正“走出去”“沉下去”,与客户面对面、心贴心;扎实开展“百行进万企”“金融辅导员”等工作,不遗余力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

深入开展网点转型工程

按照“双线四型”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完成对网点总体布局调整、内部布局调整和老旧网点改造的工作目标。重视金融服务场景化建设,不断拓宽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聚合支付、网上商城服务范围,丰富线上营销渠道,让金融服务深度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构建支付便捷、优惠分享、服务互联的“金融—生活生态圈”。

扎实推进合规经营管理

牢固树立“合规无小事”的管理理念,把合规经营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扎实做好风险大起底、飞行大检查、合规大教育活动,让合规成为每一位职工的自觉行为,确保全市农商银行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稳步前行。

深入推进“三项机制”改革

快速推进人事、用工、薪酬“三项机制”改革,通过深度改革,把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树立“以业绩为核心”的选人用人导向,进一步明确“上”的标准,畅通“下”的渠道,在关键时刻和急难险中任务中识别、培养和使用人才。同时,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让大家明确需要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引导全员在发展中体现价值,在排名中体现担当。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日照审计中心)






上一篇:数字金融助力农牧区脱贫的思路
下一篇:金融支持飞地经济发展探究——以葫芦岛市为例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