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淬炼银行金融创新“绿刃”

作者:金磐石 日期:2020-08-10 12:47:07

  导读  

中国建设银行领会监管政策,明晰发展方向,践行金融科技战略,利用新技术和大数据,设计并实施了从改革金融供给、加强风险防控,到搭建平台生态的一整套IT体系与业务应用场景,走出了一条赋能绿色金融的创新之路。


  正文  

生态文明是可续性发展的前提,绿色金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推进绿色金融,是新形势下国有大行的担当。然而,何为绿色金融、金融资源投向谁、如何投、投得怎么样?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单靠传统的放贷方式,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因为传统方式解决不了成本高、风险大等难题。

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领会监管政策,明晰发展方向,践行金融科技战略,利用新技术和大数据,设计并实施了从改革金融供给、加强风险防控,到搭建平台生态的一整套IT体系与业务应用场景,走出了一条赋能绿色金融的创新之路。


  完善顶层设计,为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行原“绿色信贷委员会”调整为“绿色金融委员会”,增加金融科技部为其成员部门。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所在地分行结合区域特色,设立9家绿色金融专门机构,利用科技力量赋能产品创新,快速推广移植。建立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指标达70%以上,数据全部来源于“新一代”IT系统,避免人工干预,确保客观公正;设定“绿色产品及管理机制创新”加分项,鼓励分行创新绿色产品、探索绿色管理工具。作为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积极参与银行同业绿色金融交流和培训,分享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理念。


  服务乡村产业,精准对接绿色金融服务  

当前,我国绿色发展方式正逐步形成,涵盖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科技、绿色服务等产业。农业、农村经济是绿色产业的基础,农民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在绿色经济的重地,建行以金融科技为纽带,充分发挥集团多牌照经营优势,围绕乡村普惠金融、精准扶贫、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推出“裕农通”,打通农村服务最后一公里。

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弥补农村网点布局的不足,于2016年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 ——“裕农通”。以互联网思维、轻资产模式深入县域乡村,坚持轻型网络触点属性,不走网点的重资产模式,很多服务点设在村镇超市,初期投入及后续运营成本较低,具备商业可持续性。坚持金融科技创新属性,实现服务点申请、准入、巡检、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线上管理,为农户提供助农取款、转账汇款、定活互转、代缴费用等服务,助力广大农户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存贷汇缴投”一站式金融服务。

综合线上金融、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等服务和功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高标准农田、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电网、通信、物流等领域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重点支持生态体系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行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专项信贷产品,主动对接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农户,为乡村农业经营、环境保护和休闲旅游等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通过“惠懂你”一站式移动金融服务平台,让涉农企业和农户等普惠客群享受到贷款申请、支用、额度管理、还款等全流程在线融资服务,免去线下网点申请贷款的烦琐。用户在线输入税务、房产等信息,即可获取申贷额度;具有信贷额度的企业和个人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在“惠懂你”上实现秒申、秒贷和秒支的极致融资体验,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问题。

积极对接绿色产业,推进“善融商务”与当地特色产业融合,构建“金融+电商+特色产业”的新型发展模式;利用“扶贫专区”为农村特色农产品、手工制品等绿色经济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实现产销对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通过绿色通道、减免费用等措施,帮助乡村产业树品牌、拓渠道,运用授信、补贴、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在电商平台上带动消费。同时发挥建行集约化运营优势,利用云生产模式开展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协同合作公司建立集中外包基地,依托“裕农通”村口银行布设云生产站点,推广移动端云生产应用平台,以向定点扶贫对象输出运营服务并给予相应报酬的方式,构建三级“造血式”扶贫新模式。2019年,在安康市汉滨区红升社区建立了外包集中生产基地,雇用当地群众80余人;在一区三县建立20个云生产站点;利用移动端云生产帮扶1202名贫困户,人均增收1292元,稳定持续增收,助力攻坚脱贫。

发挥“统”架构、“分”弹性的IT系统优势,解决区域乡村绿色发展的难点、痛点。

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搭建农业全产业链云平台,以服务兵团农业核心企业为主链条,囊括农户、农水、农资、农产品等全部农业生产要素,线上线下无缝融合,把金融服务嵌入农业产业全链条,全渠道支付方便快捷,资金闭环智能管控,助力兵团农业产业整合升级。平台在哈密十三师全辖8个团场9个分公司试点,农户建档人数12863户,发卡7985张,签约电子银行6776户,办理POS商户39户,劳动者港湾3590个,缴费笔数11342笔,缴费金额1606万元,吸纳对公存款2亿元,沉淀储蓄存款2906万元。

搭建景区平台,助力智慧旅游。

建行依托旅游年卡,与诸多省、市、县、乡各级政府旅游部门,合作打造专属精品乡村游线路,助力拓宽乡村旅游营销渠道。围绕“金融+旅游”新模式,搭建智慧景区平台,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支付渠道,引导和鼓励地区旅游产业向智慧旅游方向迈进。四川泸沽湖景区由于位置偏远,管理手段滞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针对其痛点,建行创新研发智慧景区“e票通”系统,运用云服务和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售检票及园区管理,大幅提升游客体验,自驾游客入园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降至2分钟,每年为游客节约1万小时。系统与政府旅游数据平台直联,自动报送数据,为后续生态赋能和数字赋能打下良好基础。


  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智能引导精准赋能  

建行在营销管理、信贷业务、产品创新全流程植入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将低碳、节能和环保有机地融入信贷政策和经营理念,实现有管有控、智能投放、精准赋能,积极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更好地支持绿色企业发展。

持续推进产品创新,绿色信贷成效显著。

基于灵活的产品装配工厂,快速推出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等贷款品种,帮助城市建立防洪排涝体系、海绵型建筑、道路、公园,治理修复水生态,解决内涝问题,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绿色城市发展方式;在碳排放领域,持续深化与国内7家碳排放权交易所的合作,创新推出碳排放权质押融资;在污水处理领域,创新推广PPP相关贷款产品;在节能服务领域,推广应用“合同能源管理融资”产品,有效解决节能服务公司普遍面临的项目资金不足和无法提供足额担保的难题;在绿色交通领域,推出绿色e销通、绿色电桩融、绿色租融保等产品。截至2019年底,全行绿色贷款余额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81%,其中清洁交通领域6057.48亿元,清洁能源领域3134.54亿元,节能减排改造领域1363.18亿元。

发挥集团企业级协同优势,建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总分体系、母子公司协同及境内外一体化联动的企业级金融集团布局优势,逐步建立全球绿色金融服务体系。2018年首次在境外发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债券(5亿欧元和10亿美元),承销首单银行间市场绿色建筑熊猫债。建信租赁、建信信托等子公司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建银咨询凭借覆盖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咨询服务产品体系,为数个重大工程项目提供造价咨询编审服务,以高质量造价服务助力绿色金融。

借助平台开放共享优势,智能引导资金投向。

充分利用科技对信息汇聚与分发的高效支持能力,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与各地节能减排协会、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等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快平台互联互通,提高共享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主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通过“建融智合”企业智能撮合综合服务平台以及“投资者联盟——飞驰e+平台”,展现节能减排、绿色信贷项目、PPP模式融资需求等信息,并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对政策、市场、行业、企业、项目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梳理分析不同类型投资者对各产品的投资行业、准入、区域、期限的偏好,运用金融科技的大数据、智能学习等手段,为投融资两端客户建立精准画像,辅以金融行业的业务经验进行撮合计算,智能推送相关信息到投资人和企业。


  树立数字化经营理念,修炼防控风险内功  

建行着重树立数字化经营理念,实现贷款操作的自动指引、贷款分类的自动识别、贷款风险的自动预警、环境效益的自动测算。在提升经营效率的同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应用客户画像,筛查问题客户。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容忍度不断降低,建行对涉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负面清单客户、不良资产项目等,利用数据化方式进行多重防范。贷前应用线上风险排查系统(RSD)做实底线核查,有效隔绝客户带“病”准入现象。贷中应用风险决策系统(RMD)做好客户风险评价和审批。通过复制模型库中的模型,可以直接选择风控模型分析问题。模型库不能解决的,还可以通过直观的“拖、拉、拽”建模方式,自行建立模型解决。贷后应用全面风险监控预警平台(RAD),实现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和早处置。RAD全面集成35个内外部数据源、142类负面清单、707多万条内外部负面信息,配置有600余条预警规则,全面覆盖征信异常、账户行为、关联关系、市场风险等主要风险领域,实时监控信贷、交易投资等7大类业务,可提前4.7个月揭示风险客户。同时支持线上客户智能体检、诚信事件和负面舆情查询等监测管理功能。针对对公存量客户以及贷款申请的新客户,建立智能企业画像,包括2000余个客户标签,整合市场监督管理、法院、环保、舆情等多类实时信息,研发“外数慧查”产品,信贷人员可一键获取各类重大环境、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事件、涉及诉讼、环保行政处罚等各类企业名单及贷款信息,提示辖内主要环境和社会风险,督促辖内机构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搭建数字信贷系统,实施智能管理。

引入外部数据,搭建数字信贷管理系统和风险预警平台,以信贷管理行为智能分析为引擎,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的主动精准管理。依据监管部门绿色企业标准,对属于绿色信贷的债项,在信贷管理系统中建立相应标识,并进行数据采集和维护,为绿色金融的业务统计和监测提供保障。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科技赋能线上运营  

新的绿色发展需要建立与之适应的组织架构、激励机制、运营模式,储备相关技术、数据和人才。建行关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5G、量子计算等技术应用,建立了一系列基础平台。与全球领先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课题研究。对内开展绿色实践,为业务发展赋能;对外尝试以“科技、开放、平台”的应用模式,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融入企业文化,倡导绿色理念。

建行将绿色发展理念植入人心,35万员工坚持绿色运营提升环境效益。一是将绿色理念融入采购管理,要求重要商品供应商获得国内最高级环境认证;二是营造绿色办公氛围,减少人员出差、多开视频会、控制办公区室温等。武汉生产园区通过安装机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每天节约天然气5000立方米;通过物联技术,将各类设备连接成网,实时掌控每个机房、机柜等设备温度,进而精准化温度控制,降低环境能源消耗;通过云上部署及资源弹性伸缩,响应“双十一”等业务急剧增长期的资源扩容需求并及时回收,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

创新营销模式,加大线上服务力度。

推出“客户经理云工作室”,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规范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线上便捷金融服务,与人民大众建立有温度的数字关系连接,实现专业金融服务、精选产品和热门活动的数字化传播和触点式营销、裂变式营销、社交式营销,减少纸质宣传资料印刷,有力支持全行基层网点走向绿色数字化经营,构建客户经理数字化服务能力,激活关键岗位数字化经营水平。搭建“企业线上经营工具箱”,为企业提供薪酬管理、乐享OA、保函管理、母子联动等快速、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助力线上办公不断线,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发挥出重要作用,也为未来的环保、绿色、节能经营提供了样板间。几年来,建设银行的金融科技战略已打造20余个社会化平台,在为社会发展赋能、履行大行责任担当的同时,积极探索平台获客新模式;建行云平台推出30余种SaaS服务,15种PaaS服务和计算、存储、网络等IaaS服务,为93个租户、3000多万个用户提供绿色、高效的云服务。

金融是一把温柔的“手术刀”,科技就是它的“锋刃”,它的方向必然是绿色、可持续的。科技作用于绿色,探索才刚刚开始。科技向善,上善若水,金融应坚守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融合绿色发展理念,服务实体经济,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      




(作者为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总监)






上一篇: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若干设想(下)
下一篇:由典型案例看如何加强绿色信贷发展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