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切实发挥信贷杠杆和“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坚持以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为根本,强化农区和城区“两个市场”发力。
正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经过全国上下共同艰苦奋战,疫情防控逐步趋于常态化,经济社会运行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化危为机,做好农商银行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疫情冲击影响显现
存款压力异常加大。疫情影响导致经济运行节奏被打乱,资金流动不活跃,资金组织受到较大影响。以山东省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农商银行”)为例,一季度,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70.41亿元,较年初增加10.33亿元,增幅3.97%,同比少增1.30亿元和下降个0.99个百分点。其中,辖区有14家营业网点存款余额较年初下降,占网点总数的15%,合计存款下降余额3.85亿元。
零售类贷款面向收窄。疫情期间,由于企业和商户相对停工停产以及居民的“蜗居”,其市场活动场景相对“停滞”,资金需求较为减少,直接导致贷款营销受阻,信贷投放渠道明显收窄。一季度,“某农商银行”零售类贷款余额91.83亿元、零售类贷款户数43181户,分别较年初增加5.78亿元和1444户,其中,零售类贷款户数同比少增42户,另有1家一级支行零售类贷款户数较年初下降16户。
潜在信用风险加大。在疫情蔓延形势下,一些企业其上下游产业链相对出现“断裂”,相关行业风险明显加大,一定数量的客户贷款形成逾期或不能按时正常付息,造成不良贷款出现相对集中暴露的风险,存量风险贷款化解处置难度依然较大。
电子银行活跃度不高。疫情期间,在电子银行方面,某农商银行2月该行智e通个人增加户数3191户、企业增加户数298户,分别较1月少增加4416户和104户;该行聚合支付业务2月交易笔数19.98万笔、交易金额1.72亿元,分别较1月少增加1829万笔和1.17亿元。
盈利能力面临挑战。新冠肺炎疫情下,贷款利率持续走低,收益明显减少,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以某农商银行为例,一季度,该行累计净利差、净息差分别为1.84%、1.91%,同比分别下降0.81个百分点和0.86个百分点。
危中有机
政策驱动“机遇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随着国家系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落细、落地,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和社会化体系建设,其融合度越来越更加紧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明显显现。
资金运用“释放期”。随着人民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银行业资金运营更加灵活适度、积极有为。以某农商银行为例,此次疫情期间的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将释放出1.3亿元资金服务经济社会,进一步扩大金融支持力度,同时也给银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获取客户“窗口期”。新形势下,银行业优化服务效应、维护存量客户、提升客户体验度、推进获取客户量、增强客户黏性,无疑将进一步加快驶上“高速路”。
转型调整“新周期”。新的运行模式背景下,银行业立足自身市场定位,势必做出新的转型战略抉择,在业务发展进程中,各家银行相继调整推出特色化、专业化、智能化等系列金融服务,不断扩大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借机突围
聚焦系列政策,优化“核心”建设,强化“多元”优势
突出各项系列政策落实落地,充分利用金融政策,围绕“零售化经营、系统化管理、集约化控制、精细化核算”核心, 强化“流程银行、特色银行、普惠银行、乡村振兴银行”等多元化金融体系建设和行业优势,积蓄持续发展动能。同时,增强买方市场思维,千方百计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根据社会需求特点,研发推广“差异化”金融品牌,做到“社会有需求,我们就有产品”,全面实现由“传统单一化”向“丰富多元化”变革。此外,注重做好新产品推广营销,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产品推介培训及召开信息发布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宣传力度,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和运营活力。在此基础上,注重专项政策实施和优化“核心”建设的“三个专业”,即:突出“专业班子、专业渠道、专业维护”,深化应用环境效应。
聚焦“资金运用”,优化市场场景,扩大服务空间
切实发挥信贷杠杆和“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坚持以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为根本,强化农区和城区“两个市场”发力。在农区,坚持久久为功、深耕细作农村市场,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力度,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建立完善“驻村联系点”制度,实现村村金融服务“农金站”全覆盖,切实满足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生产经营等金融需求;在城区,深入开展网格营销,通过线上、线下“双线”渠道,精准靶向,加强与各类商圈市场、实体经济组织、财贸系列等合作,持续扩大金融服务新的增长极。
与此同时,注重效率意识,做好“三个优先”,即:优先组织保障,成立“金融工作服务小组”,按照“服务城乡、分类施策”要求,最大限度提供金融服务; 优先实行“线上预约受理业务”模式,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线上联系,对接预约办理业务时间;优先优惠帮扶,根据实际具体情况,实行“一户一策”“一对一”金融服务。
聚焦“客户”主题,优化细分条线,突出“二个改变”
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优化提升“基础客户”和“行业客户”金融服务的“二个改变”。一是优化基础类客户服务改变,抓实抓牢基础客户营销,重点培育既有一定存款又需求贷款的优质客户群体,积极争取潜在客户。二是优化行业类客户服务改变,充分发挥营业网点及其资源优势等,细划网格、拉出清单、列出轻重缓急顺序,分门别类实行网格营销“三个专项”,即:对住房维修基金、土地招拍挂账户、农民工工资监管账户、财政类账户等,实行专项“银行卡”系列金融服务;对电力、烟草等相关行业,实行专项“系统联动”系列金融服务;对广电、连锁店、手工艺特色产业等,实行专项“名单式”系列金融服务。
在此基础上,明确“三积极、三第一”。即:积极做好“基础客户”和“行业客户”的产品推介;积极提供“套餐化”金融品牌;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业务增长点;确保业务“第一时间对接、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到位”,较好以积极有效的专项金融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聚焦“非常”周期,优化体系改革,加快转型发展
针对“后疫时期”,持之以恒抓实全面深化转型,强化发展能力,增强发展活力。例如,要在提高“硬转”工作效率上下功夫,全面完成“老旧”营业网点改造和内部布局优化,加大智慧柜员机布放,提升利用效率。同时,要在完善“软转”机制保障上做实功,切实发挥大堂经理和非现金柜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厅堂服务辖区网格化营销水平,推动营业网点从“交易结算型”向“综合营销服务型”转变,并立足工作实际,科学合理调整组织架构,理顺各专业岗位设置,真正打造高效专业、符合经营管理、业务发展新格局。
此外,着力做好“周期性”体系改革风险防控“三个落实”: 一是落实:“三个完善”。即,完善“风险防范”系列制度、办法,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加强源头治理;完善预测预警体系建设,做好风险“前哨”的监测预警;完善审慎稳妥处置风险,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稳妥有序处置突发风险。二是落实内部管理机制。以治理基础业务操为“切入点”,切实防范化解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三是落实安全管理。全面做好员工异常行为排查,进一步加强全员“合规履职承诺”和“案防警示教育”等,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强化风险底线思维,持续夯实风险治理能力,严格“主体”和“监督” “两个责任”,优化机制制约,时刻绷紧 “安全”弦,确保零风险、零事故。
(作者为山东省枣庄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上一篇:地方政府融资与银行业防范风险探究
下一篇:问题银行的风险处置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