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个人购付汇资金的全口径监测数据是分析违规可疑线索的基础,掌握资金的完整交易链条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果,强化监管手段。
正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个人外汇业务逐渐向网络化发展,这对传统个人金融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穿透式监管有助于拨开业务的表象,还原交易背后的真相。笔者从个人购付汇异常行为监管的角度探索穿透式监管的实践运用,并从制度、操作、监测和监管理念四个方面提出完善穿透式监管的建议。
个人网上购付汇的监管难点
购付汇用途的真实性难审核
随着个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电子银行成为个人购付汇业务的首选,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个人在网上办理外汇业务时填写的资金用途随意性很大,资金用途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外汇局、银行在事后的资金真实性审核时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难以做到尽职审查,对资金用途的数据采集已严重失真,不能真实反映居民个人结售汇的真实情况,在制定个人外汇政策时缺少数据依据。
网上个人分拆购付汇监管难
境内个人购付汇、结汇年度实行5万美元的额度限制,超过5万美元需要个人提供有效证明材料,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便利性将大资金快速分散为多个小资金,通过分拆购付汇将资金汇出境外,网上分拆购付汇的手段更加隐蔽,更加难以发现。外汇局通过筛查分拆行为定期向银行推送关注名单,但实际监管效果并不理想,发现的违规行为仍是“冰山一角”,分拆跨境资金跨境支出的情况仍然很严重。
“穿透式”监管的可行性分析
穿透式监管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透过金融产品的表面形态看清业务实质,将资金来源、资金流转环节、资金最终去向串联起来甄别业务性质,根据业务功能和法律属性明确监管规则。穿透式监管应用在个人外汇业务上就是将本外币资金、购付汇时间、交易圈有效地串联在一起,通过对一连串的本外币交易发现结售汇的真实目的,将购付汇资金来源、资金交易环节、资金最终去向穿透连接起来,最终鉴别购付汇的真实性。
1.筛选可疑资金。分析单笔4.9万~5万美元购付汇金额的数据,确定购付汇参与者和交易圈,筛查资金流转环节和资金来源、最终走向来确认个人外汇业务的合理性。
2.厘清交易时间。为了规避分拆监管,购付汇参与者通常会刻意拉大购付汇的时间间隔,并申报不同的资金属性来规避外汇局、银行的表面真实性审核和分拆业务监测。因此,对资金流转环节应重点分析购付汇时间和购付汇资金来源,将各时间段的交易主体关系、资金来源及流向关联起来进行分析,最终画出异常购付汇行为的全貌。
3.画出交易圈。个人分拆购付汇的主体主要有出资者、组织者、参与者、受益者。真正的出资者更多的隐藏在背后,监管部门需要对参与者与组织者、参与者与受益者的账户划转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厘清各主体之间的深层关系,对分拆行为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将复杂无序的“多对多”、“一对多”“多对一”交易梳理清晰,精准锁定幕后出资者,通过对资金来源、交易时间、交易线条进行画像最终确定分拆购付汇的违规证据。
监管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法规滞后于违规行为。2009年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结售汇业务管理的通知》对个人以分拆等方式规避限额监管的行为归纳为“五对一”“一对五”形式,导致现有的筛查指标都是以“五对一”或“一对五”为线索,购付汇分拆组织者利用法规的漏洞,通过“四对一”“三对三”等变相分拆来逃避监管,法规落后于异常行为也是逃套汇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银行尽职审查不到位。随着个人购付汇业务逐渐向手机银行等非柜台终端转移,银行需要定期进行购付汇数据筛选,对购付汇人的人民币资金来源、购付汇资金去向等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账户异常情况并第一时间截获异常资金。而实际情况是银行对非柜台个人外汇业务疏于监管,事中事后的监测主动性不高,同时银行外汇业务人员更换频繁,新上岗的业务人员对个人外汇政策和业务不熟悉,穿透式监管的最重要环节难以有效落实。
资金交易圈难勾连。采集完整的个人购付汇数据至少应包括购付汇账户人民币来源、外汇账户流水、购付汇人出入境信息、境外收款人与购付汇人关系等信息,掌握完整的资金链条和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才能有效开展监测分析,而现阶段各监管部门缺乏必要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无法直接获取完整的交易链条。以外汇局为例,现有的业务系统按管理权限只能查询到本辖区居民个人的国内外汇账户的流水、收款人与购付汇人名称,购付汇人资金实际来源、购付汇人与收汇人关系及跨区域分拆关联关系等信息都需要从其他部门获取,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仍受诸多原因限制,办案效率低下达不到有效的监管。
监管理念转变难。随着金融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及对外币兑换机构的权限逐步开放,居民个人办理购付汇业务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和便捷,主要有:银行柜台、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电话银行)、支付机构、特许兑换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非柜台办理个人购付汇业务的占比逐年上升,尤其是手机银行业务以便捷、快速的特点已居为个人用户办理购付汇业务的首选。互联网金融丰富了购付汇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监管难度,从目前监管模式来看,事中事后的非现场监管手段虽然摆脱了对纸质单证的依赖,但对个人分拆的衍生形态难发现。只有利用完整的大数据分析开展穿透式监管,深入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真相才能适应监管要求。
实施“穿透式”监管的建议
健全和完善个人外汇法规
我国个人外汇管理政策的发展趋势仍将以藏汇于民、个人按需用汇为主,现行的个人外汇管理政策执行的是2006年颁布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法规的条款和内容已不太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5万美元限额的规定已无法满足个人财富增长的需要,也是造成个人分拆购付汇逃汇行为的原因之一。建议有条件的放开额度限制,在历年购付汇分拆违规特征的基础上修订购付汇分拆的监管政策,以购付汇资金的真实性为监测重点开展穿透式监管。
银行完善尽职审查制度
一是银行应认真落实一线业务人员的岗前培训制度,业务人员应熟知个人外汇法规细则,尤其是总结近几年发生的个人逃套汇案例,了解分拆行为特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防范。二是银行应严格要求业务人员认真执行内控制度,完善业务轮岗和交接制度,应达到外汇管理部门要求的上岗基本要求。三是银行应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定期开展个人购付汇数据监测,保证数据上报质量,对可疑线索要及时反馈。
优化个人购付汇监测体系
个人购付汇资金的全口径监测数据是分析违规可疑线索的基础,掌握资金的完整交易链条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果,强化监管手段。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为个人办理外汇业务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个人分拆购付汇的监管难度,特别是对跨区域的分拆监测仍有诸多限制,往往因监管权限的原因导致大量逃汇、套汇线索最终不了了之,监管的“最后一公里”难落实的负面隐患逐步显现。建议总局有条件地放开各级局筛查的授权限制,实现跨区域、跨币种、跨时段的全口径监管,解决监管过程中因区域限制无法对可疑数据开展实时监测的痛点。
监管理念和手段亟待转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传统金融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监管部门应不断丰富监管手段主动适应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从目前个人外汇业务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网上个人分拆仍是外汇监管的重点和难点。首先,银行应进一步完善个人电子银行结售汇管理,在合理分析购付汇客户数据的基础上,对有分拆嫌疑的结售汇业务进行筛选,建立自动甄别分拆行为的功能和模块,切实履行真实性审核职责;其次,外汇局要适时地总结个人分拆购付汇逃汇案例,在现有的交易组筛查、信息推送、关注名单等手段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开展更切合实际的交易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中心支行)
上一篇:金融知识教育普及模式的探索—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下一篇: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国际经验及法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