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人民币兑坚戈汇率直接形成机制表明,人民币具有为“一带一路”沿线主权货币提供稳定锚的潜质。按照“2+X模式”,人民币将逐步发展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主权货币汇率形成的中心标杆,并最终形成以人民币为中心的人民币丝路区域化新格局。
正文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与其周边贸易投资的实际情况来看,沿线国家和地区习惯性通过美元进行结算,但受制于外债上限等约束,导致通过美元融资十分困难,令我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跨境贸易投资面临跨境资金融通难、结算拖欠收款难等跨境融资支付难题。为此,急需破解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投资的人民币跨境闭环使用难题。
“一带一路”跨境资金融通迫切需要人民币方案
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境资金融通,大多是我方先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再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境外对手方收到美元后再兑换本地货币使用;相反,对方与我方的贸易投资,也是先将本币兑换为美元,我方收到美元后再兑换为人民币使用。在此过程中,双方都要为此付出二次兑换的成本及其风险管理成本。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频次和幅度都较大,进一步增加了二次兑换的总管理成本。
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货币兑换的难点,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本币汇兑美元成本高、汇率波动风险大,加上面临美国金融制裁,使得美元跨境结算资金到账很慢甚至没有着落。一方面,缺少美元支付能力,导致其本币缺乏离岸交易支持,使我国银行不愿持有过夜;另一方面,存在美元路径依赖,持有人民币少,使其难以形成运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习惯。
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形成一种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货币直接兑换融资的新机制,不用通过第三方货币中介兑换,人民币与对方本币只需经过一次兑换,实现“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的直通车,不仅可以使资金跨境直接融通结算,还可以使汇率兑换的风险管理成本减半。由此形成了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跨境直接使用、摆脱美元“魔咒”的国际化新思路。
按照区域板块理论创建区域货币合作模式的实证研究发现:其一,美元指数(主要代表发达经济体)对其他货币保持着较强的波动传导效应,且强度大于自身受到的来自人民币(主要代表新兴经济体)汇率波动的冲击;其二,人民币兑美元、卢布和坚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官方货币,代码为KZT)均有显著的波动传导效应,对坚戈的波动传导效应最大,卢布次之;其三,坚戈受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传导效应最大,对其他货币汇率市场波动的传导效应不显著。可见,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以坚戈、卢布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货币的传导效应较为突出和显著,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货币的稳定具有重要参照意义,对他们来说,接受人民币提供的跨境融通服务是比美元更优的选择。
按照以上思路,在“一带一路”沿线上,我国进口货物可以使用人民币支付货款,对方既可以将人民币收入存下用于进口我方货物和服务,也可以将节余的人民币投资到我国债券市场获取相应收益,或使用人民币收入购买上海金,更可以将人民币直接兑换成本币或互换为本币使用;对我国出口货物,对方既可以用人民币存款或资产收益支付货款,也可以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或用本币直接兑换人民币跨境付款,还可以在我方银行能够当日跨境平盘出清的前提下用本币跨境直接支付货款。此外,在“一带一路”沿线运用人民币直接跨境投资,则人民币不仅可以兑换当地货币用于发放工资、支付费用等日常开支,还可以用于当地从其他国家的进口采购。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西方国家都推出“零利率+定量宽松”政策应对,各国汇率及国际金融市场均大幅波动,进一步凸显了人民币稳定性具有的比较优势。
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证明了运用人民币解决“一带一路”资金融通难题可行、同时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接下来就要实际形成人民币直接兑换“一带一路”沿线主权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而不是现行依托第三方货币如美元的汇率间接形成机制,才能使运用人民币解决“一带一路”资金融通难题的理想变成现实。
人民币/坚戈案例:汇率直接形成机制新探索
截至目前, 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一带一路”上的人民币对沿线主权货币的案例,即中哈本币(人民币/坚戈)汇率直接形成机制——无须美元等中介换算,通过组建跨境报价银行团,每日跨境报价交易平盘发现价格。案例于2018年9月3日成功启动,并顺利运行和逐步发展。
组建跨境银行报价团
☆选择境内报价行:考虑比邻哈萨克斯坦国的时差对接和经贸密切等优势,协调境内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将其原先通过美元换算的间接报价授权至其新疆分行改为直接报价。
☆选择境外报价行:根据2018年1月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向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开放区域交易市场政策,选择哈萨克斯坦外汇市场人民币对坚戈挂牌交易做市商及人民币主要清算行中国工商银行(阿拉木图)股份公司、哈萨克中国银行,以及伦敦金融市场坚戈交易主要做市商工银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位于欧洲市场,业务覆盖“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参加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区域交易的首批境外报价行。由于境外报价行可依托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境内交易市场对接有助大幅提升和完善区域市场的清算效率和服务能力。
☆扩大境内报价行范围:该机制成功运行一年后,经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向总行申请获批,将境内报价行参与机构范围扩大到区域交易所属地区以外的商业银行。截至目前,已引入山东省法人金融机构青岛银行成为人民币对坚戈区域交易市场的境内报价行,同时也是位于新疆地区外的第一家境内报价行,为国内其他与哈萨克斯坦有经贸业务往来的地区和银行提供了良好示范。
报价行报价的主要考虑因素
为统一境内(外)的在(离)岸市场行情、国家统一的正规市场行情和民间地摊(边境)行情,形成有指导作用的统一汇率兑换价格,报价行每日报价时主要参考四方面信息。
☆该报价行全国系统内所有中哈贸易投资实体经济客户每日经贸活动使用人民币或坚戈的价量需求。报价行要有系统地每日统计全系统客户有关需求信息,供报价时参考。
☆境内报价行柜台挂牌交易行情及地摊(边境)民间兑换行情。报价行由柜台系统每日根据坚戈区域交易市场中间价挂牌人民币对坚戈现汇(钞)买入价(卖出价)、为全系统中哈客户提供跨境使用人民币或坚戈及其互相兑换等有关服务的行情信息以及收集的本地区民间地摊(边境地区)兑换行情,提供每日报价参考。
☆境外报价行所在市场挂牌行情。境外报价行每日报价要参考所在国(区域)外汇市场及本行柜台人民币对坚戈挂牌交易的前一天或当天行情变化信息。
☆兼顾人民币和坚戈各自与美元的“影子价格”。虽然人民币对坚戈的兑换价格不完全取决于兑美元换算价格(可脱离美元每日跨境直接报价交易及平盘出清发现价格),但人民币和坚戈在各自外汇市场还有其他价格发现渠道,如衍生品等,其中包含各自与美元的“影子价格”,也要作为国际外汇市场平盘价格的参考,为报价行提供比较参照。
建立每日跨境平盘出清机制
☆一是坚戈区域交易市场要求报价团所有报价行共同签订报价公约,明确市场目标、原则、体制机制以及各自的权利、义务,且必须共同承担每日跨境平盘出清义务并接受监管。
☆二是境内报价行有义务为境外报价行提供每日人民币流动性跨境融资保障,帮助境外报价行每日人民币跨境平盘出清。
☆三是境外报价行有义务为境内报价行提供每日坚戈流动性跨境融资保障,帮助境内报价行每日坚戈跨境平盘出清。
建立跨境平盘监管机制
☆一个额度:指对坚戈区域市场跨境交易实行净额度管理,即各报价行跨境做市交易净额度为每日正负10亿元人民币,此额度内不再进行逐笔真实性背景审核。
☆三道防线:指哈国报价行一要严格履行每日报价交易以帮助境内报价行的坚戈头寸出清义务;二要严格履行该行人民币对坚戈柜台对客业务的真实性审核义务;三要密切关注与该行有人民币对坚戈业务的哈萨克斯坦方银行交易对手方的人民币购售真实性情况。
建立坚戈区域交易日报告制度
报价行要履行每日向监管部门,即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报送区域交易和头寸敞口、有关柜台业务及其交易实需背景、境外同业交易有关对手方名单及其交易实需背景等义务,并检测评估“一个额度”“三道防线”的落实情况。
延长坚戈区域交易时间
哈萨克斯坦主要城市位于东六区,晚于北京时间两个小时,与新疆处于同一时区。为进一步活跃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坚戈区域交易,便利境外哈国银行机构参与我国人民币对坚戈区域市场,提高中哈双边本币跨境结算效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做出了延长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坚戈区域交易时间的制度安排:交易时间从3.75小时增加至6.25小时。既可覆盖哈国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又可对接伦敦市场坚戈交易时间,同时满足了中哈银行跨境交易的时间需求。
实现中哈外汇市场互联互通
为提高人民币对“一带一路”沿线主权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实现对哈国坚戈新疆区域交易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普及化,利于中哈两国经贸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对坚戈直接汇率开展业务,完善外汇市场信息共享机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合作开发了全国首个区域货币交易信息平台——中国(新疆)—丝路货币区域交易信息平台。平台共六大板块,综合展示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人民币对坚戈区域交易参考价,人民币对哈萨克斯坦坚戈、塔吉克斯坦索莫尼和巴基斯坦卢比等货币的柜台报价,以及人民币汇率指数、市场成员信息、市场公告等。
“2+X模式”有助形成人民币区域化新格局
人民币兑坚戈汇率直接形成机制(脱离美元换算)于2018年8月建立、9月正式运行,相关信息每日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中国(新疆)—丝路(中亚)货币区域交易信息平台”以中、英、俄文字同时发布。截至2019年底,累计实现跨境区域交易625.83万元人民币,带动银行柜台交易2690.75万元人民币。其中,2019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兑坚戈(直接汇率)区域交易参考价为54.7409,优于美元换算价的54.56,坚戈差价为1809个基点(多一次分别与美元换算的汇兑成本和风险成本)。同时,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立了中哈现钞跨境调运平盘机制。进入2020年以来,截至4月15日的人民币对坚戈累计实现跨境区域交易163.40万元人民币,带动银行柜台交易379.60万元人民币。
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和经验拓展
人民币兑坚戈案例表明,通过人民币国际化解决“一带一路”资金融通难题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可通过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架设人民币资金融通新通道;第二,可结合“一带一路”的“五通”建设需求,创新人民币跨境融资产品,发展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并实现投贷联动;鼓励“一带一路”沿线企业进入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建设人民币融资渠道;第三,可增加人民币中长期投融资支持设施联通,破解“距离越近、贸易投资相关性越小”的距离悖论;第四,可建立本币跨境资金融通的信用体系和反假币、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的跨境监管新机制;第五,可在“一带一路”沿线推广人民币跨境结算新渠道CIPS,鼓励具有汉语专线报文能力的直接参与者作为人民币跨境结算资金托管行;第六,可借鉴中国绿色金融实践经验,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绿色金融新篇章,服务跨境绿色产业链;第七,可运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币创新,规避“一带一路”沿线金融风险。
实现“一带一路”上的人民币区域化
板块理论实证和中哈本币合作案例的成功实践表明,在“一带一路”沿线实现人民币区域化是完全可能的,以人民币与坚戈合作模式为样板,将其做法经验复制扩大到“一带一路”沿线其他主权货币(指在国际金融市场没有挂牌交易或交易不活跃的货币),即为2+X本币合作推广模式。其中,“2”代表人民币对坚戈本币的模式,即2个样本货币;“X”代表“一带一路”沿线其他主权货币,即与人民币的合作可参照学习2个样本货币的合作模式并推广运用。此外,中哈央行分委会机制有利于双方协调保障,也值得借鉴。
形成人民币为稳定锚的“一带一路”新格局
板块理论实证说明,人民币对“一带一路”沿线主权货币要比后者对美元的稳定性和传导性更优。国际货币理论说明,人民币依托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力的稳定性优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本币,在与“一带一路”沿线主权货币合作中具有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功能的潜质。换句话说,人民币具有为“一带一路”沿线主权货币提供稳定锚的潜质。按照2+X模式预测,人民币将逐步发展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主权货币汇率形成的中心标杆,承担起维护“一带一路”沿线主权货币稳定以致金融稳定的锚职能,最终形成以人民币为中心的人民币丝路区域化新格局。
(郭建伟为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原行长,张钰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以上研究成果的具体内容和实证过程,详见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丝绸之路金融大战略——新思路 新方法 新格局》)
上一篇:加快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
下一篇:后疫情期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