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总体方案以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推动金融运营服务、财富管理服务、金融信息服务和金融交流培训“四大基地”建设,健全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黄金产业交易、区域股权投资、区域产权交易“四大市场”,提升人民币跨境和国际使用程度。
正文
广西与东盟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连、利益相融。为深化与东盟的开放合作,促进中国—东盟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2018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13部委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重要支撑。
广西开局金融开放门户建设
做足“边”的文章:扩大东盟人民币跨境使用
按照“本币驱动,服务实体”的原则,出台《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工作指引》,推进与东盟国家的双边本币结算。2019年首次举办中国—东盟金融交流会和首届东南亚人民币论坛,搭建中国与东盟各金融机构的对话平台;引入柬埔寨加华银行、工商银行金边分行、中国银行金边分行等境外银行参与人民币对柬埔寨瑞尔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开、透明的汇率价格;推动筹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服务人民币国际化大局。支持9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备案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推动建设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银行组成银团,为马来西亚关丹钢铁项目提供20亿元贷款支持,支持柳工、玉柴等8家跨国企业集团办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48亿元,助力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和货币交易中心。2019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570亿元,同比增长20.5%,继续在西部12省区和全国9个边境省区中排名第一,其中与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677亿元,占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的43%,广西与东盟人民币跨境收付在全部本外币跨境收付的比例达到61%。
释放“海”的潜力: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金融服务部,制定出台金融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政策措施,2019年向新通道基础设施项目发放贷款404亿元,办理账单、仓单、运单融资业务74亿元。重点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推动“四个平台”建设使用:一是建设广西人民银行金融大数据平台,打造“数字央行”,形成金融数据“全景视图”, 为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和金融创新提供精准分析判断。二是建设陆海新通道金融综合信息系统,促进贸易流、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激活市场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三是建设边境口岸互市贸易结算信息系统,至2019年末累计核验结算金额222亿元,服务互市贸易结算531万次,结算时间缩短至1分钟。四是建设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试点,打造“数字外管”,为企业提供出口应收账款融资等服务,试点以来通过平台发放贷款82笔、折合人民币6.7亿元,服务企业20家,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0%,单笔业务办理时限缩短至15分钟。
发挥“绿”的优势:着力新旧动能转换发展
着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出台广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创建绿色金改示范区,2019年,广西绿色贷款余额2545亿元,同比增长23.3%,法人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70亿元。着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重点领域改革,制定金融支持“双百双新”产业项目、糖业全产业链、林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百千万”工程、“民微首贷”提升计划等重点领域政策措施,2019年末,广西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3万亿元,不良贷款“双降”。在南宁市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打造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2019年金融核心区新增入户金融机构(企业)39家,累计入户64家。
激发“新”的活力:推进跨境投融资创新实施
积极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推进资金融通的桥梁作用。吸引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2019年广西商业银行代理境外机构债券投资结算量占同期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的30%。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区“两国双园”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金融创新试点措施,畅通人民币境内外循环机制,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带动金融开放门户和自贸区建设。采取“对开账户、对存双边本币”的创新模式,畅通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货币现钞调运清算渠道,2019年完成泰铢调运1.93亿铢,越南盾现钞调运752亿盾,同比增长2倍多。在国务院批准广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后,制定出台支持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20条金融政策措施,实施放宽货物贸易电子单证审核条件等12项便利化措施,首批70家优质企业可以直接凭付款指令在自贸区银行办理相关跨境人民币业务。
进一步开放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将对金融进一步开放创新造成影响,需要保持改革定力,不断创新完善制度框架,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来妥善应对。
复杂多变的国际政经形势带来不确定性
一是东盟国家国际结算存在美元路径依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地区边贸、旅游等领域对人民币的接受度有一定提升。但目前东盟与区域外和区域内的国际结算仍习惯使用美元。二是人民币国际支付清算网络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东盟区域人民币支付清算网络建设虽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三是人民币投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一方面,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双向开放框架不断完善,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意愿和数量较快增长,但占比依然偏低; 另一方面,人民币属于高息货币,受成本高的影响,人民币国际融资发展缓慢。
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是金融创新的重要载体
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总体方案以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通过跨境金融业务创新、区域性金融总部基地打造、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跨境园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完善、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强化我国面向东盟的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交易和跨境投融资服务创新;通过推动金融运营服务、财富管理服务、金融信息服务和金融交流培训“四大基地”建设,健全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黄金产业交易、区域股权投资、区域产权交易“四大市场”,充分发挥这些基础性金融平台的引领作用,提升人民币跨境和国际使用程度。根据方案,到2023年要构建起面向东盟的经济金融合作大通道,实现跨境贸易和投资更加便利、金融生态环境更加优良、金融监管更加协同高效,与东盟的机构互设、资金互融、货币互兑、监管互动、人员互联和信息互通进一步增强,人民币东盟区域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水平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实现中国—东盟区域的金融要素加速聚集和优化配置。
金融开放门户引领下的广西新格局
助推国际贸易:加快双边本币结算发展
一是多渠道推进大宗商品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探索建设区域性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同时,发挥我国当前是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的市场地位,做好顶层设计,争取商品定价权,多渠道推进大宗商品进口领域的人民币计价结算。二是多渠道推动东盟国家央行签订本币结算协议(LCS)。近年来,东盟各国积极探索在贸易投资领域使用本币结算,降低对美元的依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签署《双边本币结算框架协议》(LCS),有望扩展到其他东盟国家,为拓展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重要机遇。三是多渠道加强金融交流与合作。依托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等对外交流平台,开展本币结算交流,提升东盟国家监管部门对本币结算的认识;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的跨境人民币技术援助和业务培训,为东盟国家商业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提供技术和业务支持;加快推进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建设,推动东盟国家的金融培训和技术援助常态化、实体化运作。
强调科技赋能:提升东盟人民币使用便利性
一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方向,推动面向东盟的数字化人民币支付清算网络建设,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供良好外部环境,提高结算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二是扩大移动支付等便捷方式在人民币跨境支付中的使用,鼓励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加强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为客户在东盟国家跨境购物、消费等活动提供灵活的跨境人民币移动支付服务。
对接跨境投融资:畅通东盟人民币资产持有渠道
一是便利东盟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推动辖内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挥区位优势,与更多东盟同业建立代理关系,积极对接或发掘东盟同业对人民币资产的投资需求,争取成为其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的代理行。二是完善区域金融资产交易市场。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创新试点非上市股权、不良资产、贸易融资等非标准化资产的跨境转让业务,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可持有的人民币资产种类。三是开展符合境外主体合理需求的业务创新。拓宽境外机构境内人民币账户、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等的资金使用范围,允许区内银行依照相关规定通过自身的金融产品满足境外主体相关账户内资金合理的保值增值需求。
聚焦离岸市场建设:提升要素价格发现效率
一是东盟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在市场需求,商业银行要用好在东盟国家的合作资源,设计全流程、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推动和帮助东盟国家金融机构开展更多种类、更大容量、更具秩序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二是金融管理部门要积极完善人民币同业融资制度安排,便利辖内商业银行为东盟人民币离岸市场提供必要的人民币流动性,进一步加强在岸、离岸市场的良性互动,推动更多东盟国家推出人民币外汇交易。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上一篇:完善金融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建议
下一篇:推动建立人民币“一带一路”区域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