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区块链技术的有效应用,应当以安全性为基本要求,围绕互联网的真实性、准确性与金融机构相互结合打造特色化服务项目,实现时间速度、智能合约等项目的有力契合。
正文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管理和去信任依赖、安全性强、数据难以篡改、自动执行智能合约等特点,能够实现安全的点对点资产交易,是实现资产数字管理的有效载体。但区块链技术本身难以解决上链现实资产的真实性问题,即解决数字资产与现实资产的锚定问题。而要实现二者的“硬链接”,必须借助中心化的手段,以信用做背书。
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金融、物联网、物流、公共服务等6个领域。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有着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将区块链应用在金融行业,能够省去第三方中介环节,实现点对点的直接对接,从而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快速完成交易支付。但是,受现行观念、制度、法律制约,技术层面还有尚需突破的关键内容,区块链应用还处在实验室初创开发阶段,没有直观可用的成熟产品。因此,为保证金融体系安全,防范不必要的金融风险,金融资产数字化管理仍需中心化元素的存在。
现有的金融资产电子化管理是以完全的中心化机制为核心
金融电子化是指采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传统金融服务业的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金融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和金融决策科学化,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快捷方便的服务,达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金融资产的信息化和电子化往往是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由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或金融机构等中心化机构将金融资产与电子信息一一对应,实现电子化过程,再由传统的中心化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实现权利转移等管理职能,其效力由国家强制力、监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的信用做保证。金融资产的电子化过程及权利转移都是由中心化机构通过中心化模式完成的。
金融资产数字化过程仍需借助中心化手段实现
比特币自出现至今已持续运营11年,证明了以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资产权利转移管理的可能性。但是,比特币本身是由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产生,与现实资产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实际是以特定的手法解决了特定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普适性的实现现实资产数字化管理的解决模式。而目前,影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落地的最大难点正是“硬链接”难题,即在区块链内的数字资产与区块链外的实物或虚拟资产之间建立牢固、可信任的链接绑定关系。
截至目前,尚无能够解决“硬链接”难题的纯技术手段。区块链技术的部分应用采用了二维码标签、只读IC卡芯片等防伪追踪系统的设计来解决硬链接问题,这类静态标签应用于低价消费品等一般交易场景尚可,但若一旦处于“空链接”“伪链接”“一对多”“多对一”等密码学研究中常用的攻击方式下,就会漏洞百出,难以保证链接的唯一性和有效性,因此其实际应用价值非常有限。如果不能实现一对一的、可靠的,难以破坏、复制和挪动的“硬链接”,那么用区块链来管理金融资产就无法实现。
既然目前尚无纯技术手段能够解决“硬链接”问题,不妨借鉴金融资产的电子化过程,采用已有的中心化机制,由国家法律法规等强制力保证,监管机构监督执行,大部分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建立金融资产与区块链上数字资产的“硬链接”,实现金融资产的数字化过程。简而言之,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要解决“硬链接”难题,实现金融资产数字化过程,仍需借助中心化的手段,以充分的信用做背书。信用背书的程度决定了数字资产的可信程度,充分的信用背书也是实现数字资产管理的前提。
金融监管要求金融资产数字化管理架构加入中心化元素
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为目标,其目的是弥补金融市场自身的不足,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金融机构的财务杠杆比一般企业高得多,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间的利益分配严重不均衡,而市场自身又无法进行有效调节和解决。同时,过度的竞争会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且金融领域存在比其他经济领域更严重的负外部性,金融机构的破产及其连锁效应会通过货币信用紧缩破坏经济增长和发展,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也说明了单个金融机构的危机会引起集体非理性,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因此,需要金融监管力量的介入来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降低金融活动的负外部性影响,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金融监管如此重要,若数字化金融资产权利转移管理采用公有链架构的完全去中心化模式,监管机构将难以干预已经形成的金融资产权利转移过程,无法实现有效监管。因此,必须在金融资产数字化管理的体系架构中加入中心化元素,满足金融监管的需求,实现监管机构在必要时对数字化金融资产权利转移的直接介入和干预。而联合(行业)区块链系统同时具有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元素,本质是多中心、弱中心的架构,可以成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落地应用的主要模式。
从区块链的落地实践来说,与中心化系统相比,去中心化系统本身并没有天然的优势,场景的实际需求和业务特征决定了系统底层使用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在很多金融场景中,已有的中心化系统远比去中心化的模式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即使区块链技术能够成功,要深入经济金融基础设施中,仍然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与实践。
区块链应用与金融资产实现如何有效融合
一是建议要对研发自主可控区块链形成共识,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统筹布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发并重。区块链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项关键技术仍有待突破,应加大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同时要加强产学研用多方合作,增加区块链应用落地方面的队伍锻炼和经验积累。
二是建议以某些非核心业务场景为基础,开展区块链应用落地实验,进而推动区块链应用在金融行业的实用化。例如推动发卡行联合建设信用卡积分兑换的区块链应用,或由人民银行牵头,试点建设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过程的区块链应用等。
三是在各类区块链应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制定标准,实现区块链金融应用的标准化。同时要加强区块链金融应用的评测和管理,防止区块链在金融领域乱用和滥用,避免因此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是高度重视区块链应用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在区块链金融模式运行下,频繁进行的点对点数据交易,必然带来海量金融数据信息需要进行网状式处理,金融机构就需要适时调整传统风险控制模式,在风险管控、数据处理、信息监督等方面进行变革,以此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五是推动互联网特色服务模式的开展。区块链技术的有效应用,应当以安全性为基本要求,围绕互联网的真实性、准确性与金融机构相互结合打造特色化服务项目,实现时间速度、智能合约等项目的有力契合。
六是完善区块链法律法规,防止伪造、篡改数据信息的行为发生。在区块链技术成熟以前,坚持金融资产管理中心化,严厉打击数据信息的伪造、篡改行为,保证金融资产数据化安全运行,防范金融风险发生。
七是强化大数据应用,实现信息实时处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特点会使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重点和方向发生重大改变。金融机构目前依然是以传统的数据应用为主,对数据实时分析、流式分析的应用不足。区块链技术应向实时信息处理、流式数据分析方式,以及互联网数据分析方法上进行转变,以实现大数据应用上的实时信息处理。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基层央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问题疏导
下一篇:金融控股公司规范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