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再保险高质量发展 加强核保险命运共同体建设

作者:本刊记者 屈 燕 日期:2020-01-02 14:12:12

导读中国核共体20年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中再集团70年奋进发展、三次创业艰苦努力的缩影,印证了中再集团承担再保险国家队和主力军职责、坚持


1577945575728958.png

导读

中国核共体20年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中再集团70年奋进发展、三次创业艰苦努力的缩影,印证了中再集团承担再保险国家队和主力军职责、坚持履行使命的国企担当,体现了中再集团聚焦再保险、专精发展的战略意识,凸显了中再集团打造合作平台、致力协同共赢的企业抱负,也印证了中再人低调务实、踏实奋斗的经营文化。


正文

20世纪50年代以来,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核能所蕴含的特殊核风险也日益成为与公众安全、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由于核风险发生频率低,损失高,后果影响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因此,核风险是常规保险市场的除外风险。为了给核电厂提供充分的保险保障,核保险共同体这种保险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核保险共同体集中保险行业力量为核能行业提供充足、稳定、专业的保险保障,通过国际核共体体系的合作网络,使核风险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散,保障了核保险保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核保险的特殊形式,使核保险共同体天然是保险与再保险结合体,充分发挥直再融合的特点。

我国核电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为适应发展需要,1999年5月,由中国再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发起申请,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中国核保险共同体(以下简称“核共体”)。其宗旨是:联合并集中我国保险行业的力量,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国家核工业发展保驾护航,提供专业、安全的核保险保障与风险管理服务。

在中国核共体成立大会上,时任保监会副主席吴定富指出:“核共体的成立是中国保险业的一件大事。”这意味着中国的核保险摆脱了严重依赖境外再保险市场的局面,为支持我国核工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保险组织与机制基础。自中国核共体成立以来,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集团”)一直担任核共体主席单位、核共体执行机构管理公司,立足再保险国家队的专业化、全球化优势,为中国核共体的成长与发展倾注心血、贡献力量,与其他成员公司共同努力,推动核共体不断砥砺奋进、成长壮大。

20年岁月荏苒,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以及保险市场的逐步完善,中国核共体在组织制度建设、保障规模和承保能力、专业能力建设、服务政府管理、国际地位与话语权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保险行业护航国家核工业发展、服务国家核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


中国核共体的领先实践与成就

中国核共体主席、中再集团董事长袁临江指出,实践证明,运用共同体这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经营管理我国的核保险风险,是符合我国核保险发展现状的,其经验也是成功的。截至目前,核共体作为一种承保高风险业务的合作保险形式,已经在促进我国核保险事业和核电事业发展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有效集中了国内主要保险公司的核保险承保能力,通过加强与国际核保险市场的再保险业务往来,更好地满足了我国核保险的保障需求,并使其运营模式进一步规范化和国际化。

从1999年到2019年,中国核共体成员数量已从成立时的5家发展到现在的29家,包括23家财产险公司和6家再保险公司。2018年,这些成员公司在我国财险市场的份额超过90%,净资产超过5000亿元,成员之间就核保险相互承担连带责任;核共体运作与风险管理的各项制度,如出单竞合制度、连带责任制度、净承保能力制度、偿付能力监测制度、承保能力审核制度、低手续费率制度、再保人资质审核制度等,也不断走向健全和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科学的核巨灾保险运作与管理制度体系。

2018年11月,中国核共体与英国核共体(国际核共体体系秘书长单位)在英国驻华大使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MOU),合作研究进一步发挥国际核共体体系在核风险管理领域的机制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核保险业务,为我国核工业发展提供更全面、更充分的保险保障和专业服务,助力核电及装备制造业“走出去”。

20年来,中国核共体积极服务政府管理,参与了我国涉核立法建设研究、商业保险参与国家核事故应急机制建设研究、核保险巨灾责任准备金制度国际调研、核电“走出去”保险保障课题以及放射性污染风险保障研究等工作。如在《核安全法》立法过程中,受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核安全局委托,开展核损害赔偿立法研究以及核与辐射事故第三方责任立法与保险研究,为《核安全法》的讨论和起草提供专业参考。

在专业能力建设方面,中国核共体成效显著,20年来逐步培养了一支核保险和核电风险评估的专业人才队伍,不仅牵头承担核安全、机器损坏、消防等主要风险领域保险实体的风险评估,圆满完成了境内核电厂的保险风险检验任务,还成为国际核共体体系技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中国核共体通过广泛参与境内外核电风险评估活动,服务于核工业风险管理经验反馈,为我国核工业企业累计提供了大量风险管理改进建议。在核工业科研单位和相关高校的协助下,研究开发了核物质损失风险评估定价模型和核第三者责任风险评估定价模型,建立核保险数据库,为核保险费率的科学厘定奠定了基础。在监管机构指导下,中国核共体还为《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第12号:核电站运营期》提供了有关建议。

此外,中国核共体具有核保险承保、理赔、风控等领域的自主权,在国际再保险市场上为我国核工业企业争取到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保障服务和费率水平。据袁临江介绍,为形成良好的风险地域结构和险种组合,中国核共体从20多个国家或地区承保了300余座核设施的分入再保险业务,约占全世界核设施总量的70%,成为境外核保险市场的重要再保险人。

2019年11月7日,中国核保险共同体20年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对中国核共体成立20年的总结,也是对核共体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展望。论坛上,中国核共体在开展我国涉核立法建设研究、商业保险参与国家核事故应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正式发布了“中国核共体核损害赔偿应急响应平台”,这是中国核共体未雨绸缪、发挥行业优势,以科技手段和专业能力支持核电发展、维护国家核安全的重要创新举措。这同时意味着,中国核共体已成长为我国保险共同体的标杆,发展成为保险同业精诚合作的典范。借鉴中国核共体的成功经验,在监管部门指导下,针对“一带一路”、网络安全等重大特殊风险领域可研究建立更多保险共同体,有助于充分发挥再保险的关键作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提升中国保险业的全球影响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袁临江对核共体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希望和方向。他指出,“中国核共体作为国际核共体体系总目标委员会委员单位、工程分委会委员单位、理赔分委会委员单位,一直深度参与国际核保险市场规则制定和公共决策。中国核共体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和影响力,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市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源于中国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壮大。这时刻督促我们牢记护航国内核能发展是中国核共体发展的主线。中再集团要发挥好再保险行业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支持推动核共体着力提高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加大新险种的开发推广,进一步完善国内核保险保障体系,助力我国核损害赔偿立法,同时加强新形势下的核保险风险管理,更好服务政府管理和国家战略的有关专项工作。”


国际一流再保险集团的“炼成”

中国核共体20年取得的发展成就,是中再集团70年砥砺奋进、三次创业披荆斩棘的重要缩影。

事实上,中再集团今天的成就的确得来不易。从2011年中国再保险公司首次跻身全球十大再保险公司、排名世界第八,到2017年中再集团总保费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再到2018年实现全球排名从第八到第七的超越。每一步进取,都是六万余名中再人不懈奋斗的结晶,凝聚了集团上下众志成城建设“国际一流再保险集团”的努力。

在中再集团2017年新春座谈会上,一位退休老干部指出:“中再集团历史上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分别是1996年从人保分立的第一次创业,2001年取消法定分保的第二次创业,以及2016年明确‘一三五’战略后的第三次创业。”如果说第一次创业代表了中国再保险业初步引入市场主体机制的竞争发展,第二次创业代表了中国再保险业正式开放并与国际先进同业竞技,第三次创业则代表了中再集团第一次明确了“中再姓再”的初心使命,确定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业务本源。

正是在2016年,袁临江就任中再集团董事长。这一年也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和监管态势,袁临江带领中再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 在短短20天内走访调研了集团公司所有部门和子公司,在第一轮调研中就梳理出87个问题。问题显示,中再集团内部的主要矛盾聚焦于,面对宏观环境、监管政策和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再这艘巨轮应如何在发展方向上谋变。

2016年3月29日,中再集团聘请国际知名专业咨询公司,正式启动了战略与组织架构咨询项目。这个在集团内部被称为“日不落”的“329项目”,历经100余日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126次一对一访谈、220多场专题研讨会和23场大型汇报会,最终形成了中再集团以“一三五”战略为核心的“十三五”规划,确立了“以再保险为核心、在‘创新、协同、裂变’三方面取得突破、在‘规模、布局、技术、组织和文化’五大领域实现跨越”的发展战略。

“一三五”战略实施以来,中再集团的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在科技化、协同性和全球拓展上取得众多成绩,令市场印象深刻。

在科技创新引领方面显著提升,2018年,中再集团正式发布“数字中再”战略,“聚资源、建平台、造生态”成为数字中再的三大战略核心。集团信息技术部升级为信息技术中心,采取一中心、四部门的新架构,大幅增加科技预算和人力投入,为数字中再战略落地提供机制保障。旗下子公司中国大地保险开发的“筋斗云”系统成为全球首个“云架构+微服务”系统模式,基于区块链的核共体核·星平台、基于大数据的轻松筹平台、基于云计算的API系统对接平台、基于去中心化模式的再保险交易平台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纷纷落地。

在内外部协同发展方面成果丰硕,中再集团自2016年成立战略客户部以来,已累计与包括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大型央企、头部互联网企业、海外领先保险同业等签署了近70份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领域和行业覆盖面不断扩大。旗下各子公司在集团战略指引下,在各自领域内均启动了聚焦客户需求、扩大对外合作的战略转变。中再产险全面推动直保再保融合模式转型,坚持合作端前移和产品链延伸,以常规业务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新兴业务设计创新型产品、重大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等方式,深化落实“再保直保化”和客户经理制;中再寿险加速“数据+”和“技术+”战略落地,深入挖掘数据和技术融合的应用场景,深化与政府、互联网平台合作,尝试构建保险业对外数据交流窗口和通道,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国内人寿再保险市场的份额始终保持绝对领先;中国大地保险加快推动科技驱动下的客户综合蓝图实现,建成国内财险公司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工厂”,其突出的业绩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成功吸引8家战略投资者、实现融资106.73亿元;中再资产具有较为丰富的境内外保险资产管理经验,正在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突出的精品保险资管品牌;华泰经纪在公估、海事、海旅等领域独具特色,正全面展现集团协同加速器和创新试验田的价值作用。

在国际化程度和全球市场地位方面显著提升,中再集团于2018年底以8.65亿美元成功收购英国劳合社第一梯队桥社保险集团100%股权,是迄今国有保险企业发起的最大一笔跨境主业收购。收购完成后,中再集团国际化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保险公司,在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营业机构,国际业务占财产再保险业务比例从14.3%跃升至34.6%。同时,中再集团依托与境外领先保险同业签署的31份战略合作协议,已经能够在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海外利益提供本地保险服务。


再保险是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保险业生态与发展动能全面重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实现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中再集团提出“平台化、科技化、全球化”的战略新支点,加快再保险主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全面加强自身综合性服务能力建设,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落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美好生活,为引领2016年启动的第三次创业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平台化”是指打造再保险产业平台生态系统。通过不断激发既有平台的潜力和活力,搭建形成更具成效的新平台,推动各平台成为中再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聚合器,成为引领行业新生态、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中再集团已经在多个领域推进建立具有全行业意义的平台,为保险业的整体发展贡献价值。首先,持续完善共保平台,即作为中国核保险共同体的管理机构以及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的管理机构,为我国核能的和平开发与利用持续提供保险、再保险服务,为我国农业再保险保障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其次,全面做实巨灾管理平台,已经联合国家部委和高科技企业成立国内首家专注巨灾风险管理的金融科技公司,特别是2019年8月发布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正式投入商业应用的中国地震巨灾模型,打破中国保险业长期依赖国外模型公司的历史;再次,全面扩大“一带一路”平台,继2017年以来担任新加坡“一带一路”保险联合体的管理机构,与“金砖五国”9家主要保险公司共同搭建金砖国家保险再保险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协助监管机构组建“一带一路”保险再保险共同体,携手国内保险、再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最后,加快打造业务创新平台,通过IDI(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促进建筑业改革和建筑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此外,还要打造健康管理平台,形成和推广融合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未来中再集团将全面推进平台化战略,一是充分发挥再保险在风险分散方面的天然优势,加快打造巨灾管理平台生态圈,通过市场化手段和全球化运作,助力提升国家巨灾管理能力和效率;二是充分发挥再保险在‘走出去’方面的天然优势,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平台生态圈,推动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海外利益风险命运共同体。”袁临江进一步详述道。

“科技化”是中再集团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首先,中再集团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赋能模式创新和智能化转型,为集团发展插上“数字之翼”,通过加大信息化投入和人才引进,推进更规范和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加快中再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其次,中再集团开放聚合资源、搭建共享平台、营造多行业共赢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科技与业务拓展、运营管理之间的融合创新,实现基础设施云化、数据标准化、业务平台化、管控智能化、平台生态化;最后,持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加快推动管理在线化、业务数字化和运营智能化,积极开展外部合作、构建科技生态圈,构建多层次的客户服务与管理体系。

对此,袁临江解释道:“这意味着,未来中再集团将依托深厚的数据积累以及数据分析的技术优势,加强培育技术突破和产业融合的应变创新能力,推动‘数字中再2.0’建设,加速‘数据+’‘产品+’战略走向纵深,通过股权投资、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打造再保险产业互联网生态,加速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客户服务的全流程和多端点渗透落地。”

“全球化”发展则是再保险的天然特征。作为保险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先行军和引领者,中再集团坚持“带出去、拿进来”,既增强在国内市场的主导作用,又提升在全球市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从而实现境内外业务联动。一方面,以劳合社平台、我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等现有境外机构为支点,将中国元素“带出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把境外资源拿进来,利用国际先进技术、业务经验和专业人才对接国内市场,反哺国内业务创新发展。截至目前,中再集团业务已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伙伴达1000余家;其次,着力加快国际布局。2019年成功收购英国百年老店桥社保险集团100%股权,是中再集团布局劳合社平台的延伸,全面提升了中再集团的全球市场地位。

袁临江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相信,未来中再集团通过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不断拓展合作网络,统筹推进海外机构布局,能够持续提升境外资金运用效益,加快推动境内和境外市场、保险和投资业务地联动发展,通过全球业务组合优化资产配置,进而引领和反哺国内创新,更加全面地保障中国的海外利益。”


全新转型致力护航新时代新发展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未来,中再集团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如何更好地引领行业创新升级,新时代的中再人在持续思考探索,为护航新时代新发展而努力。

“未来,很多对接国家战略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领域,都将是再保险的主力阵地。而国家在哪个领域需要再保险,哪里就必然会有中再的身影。”袁临江如是说。这是因为中再集团作为再保险行业龙头,品牌价值独特、商业地位相对中立、经营具宏观系统性、数据有广泛枢纽性,以上领域都是其谋篇布局的重要领域。

“首先,应充分发挥再保险在风险分散方面的天然优势,通过市场化手段和全球化运作,全面提升国家灾害管理能力和效率,缓解日益严峻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压力。其次,应充分发挥再保险在‘走出去’方面的天然优势,提高自身站位、加强统筹引领,推动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我国海外利益风险管理命运共同体,为中国海外利益保障筑牢第一道防线。最后,应进一步发挥再保险行业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从灾害管理、‘一带一路’、农业、核能、健康管理、民生保障、IDI、环境责任等现有领域,向区域协调发展、网络安全、军民融合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巨大潜在市场空间的新领域推进,搭建和扩展各相关领域的平台生态圈,持续扩大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的品牌影响力。”袁临江分析道。

随着我国保险业加快高水平双向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境内外联动和全球化发展正成为国内保险业竞争新常态。中再集团将以并购整合英国桥社保险集团为契机,综合运用并购参股、自主开拓、创新性工具等方式进一步加快全球网络布局,实现境内外联动发展,全面助力国内保险市场创新转型、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保障中国海外利益。

袁临江表示,“再保险应做好保险产品设计创新的先导者,满足直保市场不断升级的新需求。未来,中再集团将依托再保险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围绕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变化,以产品开发为出发点,为引领行业创新树立发展标杆。”





上一篇:票据市场发展可化解利率“双轨制”难题
下一篇:中小银行突围: 发展金融科技 加快转型步伐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