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轻资产”涉农企业的金融支持模式

作者: 日期:2019-08-27 11:17:36

作者 | 吴金忠 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来源 | 《当代金融家》杂志2019年第8期

\
导读
围绕加快发展农业,有效解决“轻资产”涉农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在建机制、搭平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推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蔬菜订单融资”“政银担合作”“商业信用票据化”等融资服务模式,为下步全省加快农业发展提供了积极参考和借鉴。
 
正文
多年来,潍坊市现代农业发展一直走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前列。2014年、 2018年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 “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和“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围绕创新提升新时代“三个模式”,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各类经营主体的有效融资需求,着力破解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潍坊市金融部门立足本土优势,完善机制建设,打造服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蔬菜订单融资”“政银担合作试点”“商业信用票据化”融资模式,金融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建立四项机制,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建立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机制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将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等纳入宏观审慎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实施差别准备金率、办理再贷款、再贴现业务的重要参考。在山东省率先开展“重点支持票据直通车”再贴现操作模式,建立“绿色通道”优先支持金融机构办理的涉农票据,2018年以来累计办理再贴现28.5亿元。优化准备金率管理,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占比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实施比同类机构低0.5 或1.5 个百分点的优惠政策,对考核达标的农行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下调2 个百分点,累计释放资金900余亿元,督促引导金融机构重点用于支持涉农中小企业。
 
探索重点联系企业服务机制
结合企业地域分布和经营规模,在潍坊市选取50家有代表性的涉农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逐户建立工作台账和培植档案;积极开展“首贷培植行动”,组织涉农金融机构先后7次深入首贷培植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融资服务方案,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20余项。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金融精准助民企千户帮”“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万户行”活动,在潍坊市选取1800家企业深入走访对接,组织金融机构宣讲金融政策,摸清企业需求,分类施策服务,实现了走访对接“全覆盖”,共有1180家企业获得融资支持,贷款金额79.2亿元,融资需求满足率达65.7%。
 
健全企业融资风险缓释机制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管理办法》,根据协议向科技型涉农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如形成不良由省科技厅、市科技局、银行按照35%:35%:30%的比例承担贷款本金损失,风险补偿机制有效解决了涉农企业融资难题,目前潍坊市入库企业400余家,合作银行8家,为涉农企业解决贷款4.2亿元。
 
实施监测督促与激励相容机制
建立季度监测通报制度,按季对金融机构涉农企业贷款投放情况进行通报,对政策要求落实不力的金融机构约谈主要负责人,督促金融机构利用好当前政策窗口期,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应贷尽贷”。同时,对政策落地好,支农效果突出的金融机构,在央行资金审批和使用方面给予优先倾斜和重点支持。
 
打造三个平台,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线上线下银企对接平台
线上,充分依托山东省企业融资服务网络系统,指导辖内企业发布融资需求信息,并及时向潍坊市47家金融机构的2000余个网点推送,通过有效整合企业失信、行政处罚,企业纳税及注册登记等信息,缓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到2019年6月末,潍坊市累计发布企业融资需求信息4692条,对接成功金额368.3亿元,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线下,创新“金融顾问服务”活动,建立了信贷融资服务组、行业调查监测组等7个顾问团队、120余名专家组成的顾问团,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融资+融智”服务。2018 年以来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举办各类金融顾问服务活动9次,其中金融机构与15个市级重大项目成功对接,解决融资11亿元。
 
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平台
主动加强与潍坊市发改委的协调联动,推动潍坊市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联合签署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合作备忘录,依托“信用培植专项工程”试点,积极推行信用记录对抵押担保的替代,加大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发放比重。同时,在环境优化、载体建设、创新驱动、信贷支持等方面,推动各类政策资源有机整合,涉农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断改善。到2019年6月末,潍坊市信用担保贷款余额470亿元,比年初增加12.6亿元。
 
搭建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
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牵头制定《关于加快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联合潍坊市经信委印发《关于推进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的意见》,主动加强与财政、国资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政策引导、协调督导,推动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融资。组织金融机构深入探讨线上全流程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成功推动山东龙马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等与融资平台进行对接。到2019 年6月末,潍坊市注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用户787家(其中涉农企业占53.9%),累计办理应收账款融资436.3亿元,涵盖供应链11条。
 
创新三种模式,形成区域特色的“潍坊实践”
一是充分挖掘订单内在价值,创新开展“蔬菜订单+”融资模式。
蔬菜订单融资是银行以订单农户(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按照与农产品购买者签订的订单为质押条件,并履行相关手续后对订单生产所需资金进行信贷支持,这是潍坊寿光市大棚种养业发展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产物。订单融资优化了蔬菜产业产销模式,为寿光市蔬菜产业链升级解决了资金难题,让菜农实现了不愁资金、不愁销路、不愁增收。
为加快推进蔬菜订单融资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积极协调寿光市政府出台了《农产品订单质押贷款暂行办法》,推动人保财险在寿光市率先开展“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从中拿出10亿元额度专项用于订单融资;探索建立“贷款保证基金(蓄水池)+保险超赔”的贷款保证模式,寿光市财政每年按照订单融资新增额的1.5%给予风险补偿;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给予央行资金支持。根据农产品生产订单主体的不同,先后创新推出了“蔬菜订单+信用”“蔬菜订单+担保”“蔬菜订单+抵押”“蔬菜订单+质押”“蔬菜订单+保证保险”五类融资模式。以“蔬菜订单+保证保险”为例,持有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超市等签订蔬菜订单的客户,只需提供保险公司出具的保证保险单作为担保,银行就可对其发放订单融资贷款,走出了一条“用金融支持订单、用订单引导生产、用生产稳定市场”的发展新路子。
 
二是积极推进政银担合作试点,有效提升涉农企业融资可得性。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生产对担保的融资增信功能提出了新要求,2018年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健全农村金融风险缓释机制,加快完善“三农”融资担保体系。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多、种类全,近年来围绕如何配套解决涉农经营主体融资中面临的“轻资产”难题,潍坊市在政银担合作方面做了诸多探索与努力。一方面,加快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县域全覆盖,潍坊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以潍坊市再担保集团为龙头、覆盖县域21家融资担保机构、最大担保服务能力为732 亿元的专业化担保服务网络。另一方面,深化银担合作机制,推动潍坊市农信联社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农担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专项支持抵质押资源少、发展势头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3年内提供100亿元最高额贷款担保支持;率先开展与山东农担公司联合办公、实行“2+2”限时办结模式,平均2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审批后2个工作日完成放款,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10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减费让利降成本。潍坊市财政投入5000万元专门设立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对山东农担公司发放的基准利率担保贷款50%贴息,对灾后重建贷款全额贴息,目前潍坊市再担保集团涉农平均担保费率0.9%,最低为0.24%,相对市场化担保费率下降60%;涉农金融机构担保贷款利率普遍下降50%以上,“鲁担惠农贷”加权平均利率仅6.96%,较其他同类涉农贷款利率低1.74个百分点;平均担保费率1.5%,综合成本率不高于8.5%。
 
三是探索开展商业信用票据化,着力解决供应链企业融资难题。
商业信用票据化是指金融机构对核心大企业进行授信,核心企业以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系统为依托,在授信额度内对已经确认的应付账款通过签发电票的形式支付给上游供应商,金融机构对持有该类票据的企业及时办理贴现,中国人民银行对试点企业签发的商票在综合考虑行业、贴现利率等因素的情况下给予再贴现支持。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积极落实《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加快推进供应链金融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联合潍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潍坊市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以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沃重工”)及其上下游10余家链上企业作试点,潍坊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向雷沃重工核准10亿元的专项商票贴现额度,对额度内的商票贴现申请应贴尽贴,目前雷沃重工已向上下游供应商开出电票6亿元,金融机构办理贴现2.8亿元,中国人民银行给予再贴现支持1.1亿元。随着业务的不断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继续从潍坊市农业供应链和流通供应链中优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行“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2018年12月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神州姜窖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两家涉农企业通过该方式融资3100万元。
总体看,商业信用票据化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效果。一方面,依托核心企业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供应链企业在需要资金时可借助商票贴现手段实现融资,解决了企业因缺乏担保、抵押而面临的融资难题。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授信额度内给予持票企业贴现承诺,可以实现在不扩大风险的情况下,增加有效客户群体,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同时,核心企业可以借此降低财务成本,进一步密切了与供应商的联系。





上一篇:枣庄:“六个引导”打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下一篇:日照:“五项体系”普惠民生共享金融甘霖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