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美国于2010年颁布PPACA法案,在各州建设健康保险交易所,统一提供基础设施服务、推动保险产品标准化、强化信息披露和完善消费服务等。截至2015年3月,已增加2500万人参保,无医疗保险保障人口占比由16.0%下降至9.1%,下降幅度高达43%。可见,通过保险交易所,可以加快推进保险服务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正文
保险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正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运用保险机制解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与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举措。在此方面,交易所可以成为链接保险与大健康产业的重要载体,在保险产品创新、服务链条拓展、特色机构引入和金融科技运用等方面,发挥行业基础设施"架桥铺路"的作用,助力解决保险业面临的"数据孤岛"、产品结构失衡等问题,推动保险业更好地发挥医疗服务支付、疾病预防管理、长期产业投资等功能。
保险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是重要趋势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的转移和损失的分散。通过保险,个体所承担的健康风险可以向一个群体分散。如果说人人需要健康,那么人人也需要健康保障。这决定了二者具有融合发展的内在需要。从国际经验来看,保险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以健康管理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s,HMO)为代表的融合发展模式。从国内实践来看,运用保险这种市场化风险管理手段推动多层次健康管理体系完善,是落实中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要求的重要举措。具体来看,保险在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可发挥支付、预防、长期投资三项功能。
一是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支付方。
商业健康保险是我国卫生健康业支付资金的重要来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政府对个体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必然会受到收支平衡的压力,长期看,商业保险的补偿比例会逐步上升,成为非常重要的补充。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近年来发展迅速,2013年至2018年健康险市场年新增保费复合增长率达到35.95%,远高于其他险种。2018年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1744.34亿元,同比增长34.72%,支付作用日益凸显。
二是成为疾病预防管理的重要参与者。
随着我国亚健康和慢性病患者人群日益庞大,近年来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近3亿人,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半数慢性病患者不满65岁;且慢性病死亡在总死亡人数中的占比已经接近90%。说明我国的医疗体系一直在"跟着"疾病跑,而未能有效发挥"拦截"的作用。大健康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不仅要重视医疗手段的建设,更要重视预防手段的运用,需要动员全社会乃至个人的自觉参与。近年来,保险公司正从保障专家转型升级为健康管理服务角色,大力推进医疗服务与保险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倡导推行广泛的健康教育、充分的健康检测、有效的健康干预等措施,达到防灾防损"治未病"的效果。目前市场上已有多家保险公司鼓励用户通过走路来减免保费,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最高减免比例可达30%。
三是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投资者。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预言,健康产业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这意味着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性建设,需要大规模、长周期的资金支持。截至2019年一季度,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过17万亿元。同时,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的属性,其中寿险保单中7年期以上占比超过70%,能够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信息孤岛"是商业健康险供给失衡的重要原因
商业健康保险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一环。截至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严重短板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面临渗透率低、规模狭小、产品结构失衡等问题。
从规模看,我国健康险人均支付水平、支付占比仍低,对卫生费用补偿作用有限。2018年商业健康保险保费密度392元(健康险保费收入/全国总人口)、保费深度0.6%(健康险保费收入/全国GDP),而德国商业健康险保费密度3742元,保费深度1.2%,分别是我国的9.5倍和2倍。从产品结构看,我国在售的4000多款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存在结构失衡、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其中重疾险和医疗保险比重近九成,失能险、护理险等其他险种占比仅一成。从区域分布看,商业健康保险购买力集中于北京及长三角、珠三角发达省区,而中西部地区居民购买力偏弱。2018年,北京、上海、广东保费密度均高于500元/人,其中北京保费密度将近全国人均水平的4倍;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四地健康险密度均在200元/人以下,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
二是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体系支出中占比偏低。
与国外相比,我国医疗支付体系资金来源中,个人支出比重相对较大,商业保险比例偏低。以2018年为例,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占比28.7%,比新一轮医改前下降了12个百分点,但相较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5%~20%目标,差距依然明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较为突出。2018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3%,而与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模式相近的德国在2015年的商业健康险占比已达10%,差距明显,提升空间巨大。
三是保险对接健康产业成本高,"信息孤岛"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健康保险和健康产业的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多年来,大健康产业虽然一直被市场看好,但整体发展速度却低于预期。健康保险发展情况与之相似,"叫好难叫座"。主要原因是健康产业链的整体链条较长,与个人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且影响程度也因人而异,将处于健康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企业有机地整合起来并不容易,使得"信息孤岛"问题更加突出。
从医疗数据来源看,数据供应方主要有四类: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互联网医疗企业、制药器械企业。其中,公立医院掌握核心数据,但分享数据的意愿并不强烈,而健康险行业相对处于劣势,对数据信息议价的能力较弱,获取优质数据更加困难重重。
保险交易所是链接保险与健康产业的重要载体
将交易所模式引入大健康行业,有助打通链条、减少环节、整合资源、构建标准,最终建成完整均衡的市场生态体系。美国于2010年颁布《患者保护与可负担医疗法案》(The 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PPACA法案),在各州建设健康保险交易所,统一提供基础设施服务、推动保险产品标准化、强化信息披露和完善消费服务等。截至2015年3月,已增加2500万人参保,无医疗保险保障人口占比由16.0%下降至9.1%,下降幅度高达43%。
上海保险交易所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由中国银保监会直接管理的全国性金融交易所,作为我国保险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在支持和促进健康保险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保险服务与大健康产业融合方面"搭桥铺路"。
一是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创新。
发展商业健康险需要解决费用管控、消费者逆向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风险等问题。打开这些症结的关键就是打通医疗"信息孤岛",推进社会医疗数据与保险业数据的互联互通,助力保险公司基于大数据开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提升保险服务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目前,上海保险交易所已在银保监会和上海、宁波、重庆等地方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开展试点工作,力争年内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一条明白交易、放心交易、简便交易的保险购买之路。
二是不断拓展交易服务链条,形成生态圈。
健康保险的服务链条,涉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健养生等多个领域,跨行业特性决定了它在健康产业链中的独特作用。上海保险交易所将借鉴美国HMO管理医疗服务的做法,在推动做好传统保险销售、理赔基础上,加强与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密切合作,共同拓展健康保险的服务链条,将其延伸至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与大健康衔接的上下游产业链,建立大健康生态系统,支持健康险、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引入特色和专长机构共建行业服务平台。
上海保险交易所健康保险交易平台,坚持行业基础设施的定位,注重发挥平台服务功能,一方面,以包容、开放、服务心态,积极主动连接健康生态圈所需的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医疗服务等各类机构,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健康相关经营业务提供账户、清结算、健康信息等多方位支持,助力市场更好地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必需的大健康产品;另一方面,积极与国际企业和组织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人才和思想,积极探索引入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国际健康保险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四是加强金融科技创新运用。
全球正加速进入数字化社会,伴随技术快速发展而成长的大健康和保险消费者偏好获得更为简单、高效、差异化的服务。为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上海保险交易所深度集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医疗大数据等资源的对接整合,坚持高质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健康保险交易平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健康管理和保障需求。
上一篇:高水平开放背景下的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中保投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资金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