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迷雾:统一监管驱动下的资管2.0转型

作者:赵志宏 日期:2017-07-31 10:32:09

导读:金融监管框架重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监管组织架构改革,更加需要从法制基础、监管逻辑、审慎监管三个维度分析资产管理监管亟待改进的地

导读:
金融监管框架重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监管组织架构改革,更加需要从法制基础、监管逻辑、审慎监管三个维度分析资产管理监管亟待改进的地方。
 
正文: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以下简称“资管行业”)的规模在近几年经历了突飞猛进的扩张,截至2016年末,中国资管行业规模达115.4万亿元,创下新高,相当于年度GDP的150%,并已接近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的一半,较2015年的93万亿元实现了约26%的增长(见BCG研究报告《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16——繁荣持续、隐忧凸显、溯本清源、转型发展》)。相比于全球资管行业和亚洲资管行业在2015年仅1%和10%的增长率,中国资管行业的成长表现可谓相当突出。毋庸置疑,资管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愈发举足轻重。在如此庞大且迅速发展的大资管市场中,存在着资产管理行业法规不统一、监管过度与监管不足共存、行业发展不平衡、行业风险累积、难以有效服务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等问题。

监管层对于资产管理产品(以下简称“资管产品”)统一监管、防范监管套利已形成高度共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强调,要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统筹协调能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俗称“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高层均表态要建立资管产品统一监管办法:2017年3月3日,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大资管管理办法正在研究之中;银监会主席郭树清3月2日表示,正在研究针对“脱实向虚”的共同的监管办法,已基本成熟;证监会主席刘士余2月26日表示,央行正牵头“三会”和有关机关就资管产品管理办法进行研究;2月22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资管业务“一行三会”统一的监管规则是非常必要的,由央行牵头,监管层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定。

根据中央要求和“一行三会”高层表态、监管部门的监管实践(保监会严惩险资机构前海人寿、恒大人寿违规运用保险资金)以及正在酝酿的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综合判断,统一的、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混业监管机制正稳步推进。

 
 
传统分业监管下资管行业存在的问题
 
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

当前,资产管理涉及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类型机构。然而,关于资产管理全行业的监管尚缺乏统一的上位法,只有《信托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但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子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等,其上位法仍不清晰,长此以往,可能给未来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留有隐患。

监管过度与监管不足并存

与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相对应,传统的分业监管以机构监管为导向,即对金融机构按照业务范围、机构类型划分,归属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机构监管的基本逻辑是“什么业务需要监管(牌照的设定)”——“什么机构或人可以从事这项业务(牌照的取得)”——“如何对这项业务进行监管(牌照的维持)”。在当前金融机构综合化、混业经营的趋势下,由于监管规则和标准不一致,往往导致资管业务的监管过度与监管不足并存。一方面,资产业务监管游离于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监管之间,较易形成监管套利;另一方面,资管产品存在着既不受制于间接融资体系下的风险资本计提约束,也不受制于直接融资体系下的信息披露与委托人利益至上约束的监管套利空间(见巴曙松、杨倞《2016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行业周期中的战略分化》)。

行业发展结构不平衡

当前,资管行业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尽管资产管理机构的多元化程度较高,但是银行仍然占据资管行业最为核心的地位。银行一般性存款与理财规模,远远超过信托、保险、券商、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从资产管理行业细分来看,银行理财规模长期领先于其他子行业。BCG研究显示,截至2016年末,中国115.4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中,银行理财占据24%,远高于信托的16%、保险的15%、券商资管的15%、公募基金的13%(见BCG研究报告《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16——繁荣持续、隐忧凸显、溯本清源、转型发展》)。另外,银行理财负债端存在“刚兑”和“高息”两大特征,实质上是披着安全外衣的高息负债。银行在刚性兑付的压力下逐渐被迫提升自身风险偏好,银行部门实际风险不断积聚。

行业风险累积

资管行业多头监管、信息不透明,导致很多监管盲区,杠杆监测和管理难度加大,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累积。资管产品通过嵌套跨越监管部门,单独一个监管部门无法做到穿透监管。嵌套的同时不断追加杠杆,导致整体链条加长,严重威胁金融系统稳定。比如,2015年银行理财向股市输送大量配资,高杠杆引发股灾。2015年开始的“宝万之争事件”中,宝能系收购万科股权的资金链涉及七个环节、五类资管计划、五次加杠杆。2016年年底暴露的侨兴债违约事件,嵌套涉及银行、信用保险、地方股权交易所、互联网平台多家机构,杠杆伴随私募债大拆小、假保函、以违约互换实现个人贷变现等多种手段,管理难度大,跨市场风险累积。

难以有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资管产品层层嵌套,增加资金体内循环和融资成本,资金空转,脱实向虚。此外,多嵌套拉长了资金链条,推高了社会融资成本,降低了金融体系的效率,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现有监管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中央提出的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要求,难以有效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难以有效防范现有金融体系下的信用风险、资产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各种交叉风险。部分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规避金融监管部门规章,将资金绕道正规信贷渠道流向非标资产业务,埋下了经营风险隐患;一些企业借扩大基金及业务创新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使各种非法集资大案屡屡发生。尤其是,由于地方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缺乏步调一致的行动,难以斩断非法集资之根;当问题发生后,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只能被动采取补救措施,未能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统一监管的思路
 
当前中国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仍未公布,从监管的实践看,有观点认为可在当前监管组织机构不作调整的前提下,由传统的分业监管转向业务分类监管,实现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并重。即对同一类业务和产品统一标准规制,设定行业底线和最低标准,对各类共性问题作出基本规定,最大程度消除套利空间。资管新规就是这一统一监管思路的尝试。

笔者认为,金融监管框架重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监管组织架构改革,更加需要从法制基础、监管逻辑、审慎监管三个维度分析资产管理监管亟待改进的地方。

从大方向上说,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是从监管单体机构到防范系统性风险、从全机构覆盖到全风险覆盖、从微观审慎到微观和宏观审慎平衡,但具体落实到某一类金融业务,还要从该类业务的市场化和法治化建设出发,厘清金融行为的法律地位与法律关系,依据金融行为的风险性质划定监管类别与标准,具体分析采用何种审慎监管政策与工具,对上述问题的论证思考适用于任何组织价格的监管框架体系建设。

 
资管业务统一监管的要点
 
一是使资管产品回归资管业务的本质,打破刚性兑付。一方面强化处于优势地位的金融机构勤勉尽责义务;另一方面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产品和投资者相匹配。


二是在禁止投资信贷资产及收益权,防止商业银行表外放贷的基础上,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有观点认为,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等都有风险资本约束,而银行理财、保险资管资本约束机制尚不完善。监管在清理此类业务时,既要加大监管政策落实力度,也需考虑金融平稳。


三是在统一杠杆率要求,消除多层嵌套,减少通道业务的基础上,按照穿透性原则强化功能监管。在做好产品披露、合格投资人的认定的同时,资产端也要形成透明度,要能看到资金的投向,其风险和收益特征,也能穿透到投资人,其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要求又是什么,最后可以穿透不同的监管主体,它们对于同类本质的产品有一个统一的统计口径。


四是在穿透监管的原则下,对表外业务涉及的底层融资主体纳入统一授信范围,实行集中度控制,计提相应拨备。目前,很多表外融资需求都通过层层嵌套的方式进行实现。因此,弱化了授信集中度的管理,为后续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同时表外资产没有或减少计提拨备和风险资产,降低了未来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是统一资管业务数据统计标准,构建金融业资管业务统计体系,建立统一信息登记平台,把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套利空间打掉,这样交叉风险、空间就会下降。同时支持对总量、关联性、杠杆水平、资金真实投向等方面的监测分析。

地方政府金融工作对策
 
从商业银行角度看,银行理财业务是典型的资管业务。理财业务对上市银行的中收贡献平均在20%〜30%,对营收贡献平均在4%〜8%之间。资管新规实施后,商业银行的中收和营收会受到影响。同时,部分资产回表,可能会使银行某些监管指标承受压力。从地方政府角度看,吸取侨兴集团在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发行私募债违约事件的教训,加强对地方性股权交易所的管理。同时,打破区域内金融监管的藩篱,整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市金融局)和中央驻地方监管单位(“一行三局”)数据信息和监管信息等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和中央驻地方监管部门的监管协调机制,增强地方金融监管合力,预防区域性金融风险。从地方政府金融工作方面,可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市场运作

政府要坚守的是底线,当且仅当市场严重失灵(比如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且对就业带来可预计的显著负面影响的时候,政府才需要果断出手。除此以外,政府应尽可能保留实力,尽可能地让市场自身力量化解风险,不因为政府干预增加新的风险。

深化改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通过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金融安全网建设,引入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打破政府信用支撑的银行信用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而真正打破刚性兑付。

适变应变

在资管监管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原有盈利模式将在中短期受到一定冲击和影响,地方的商业银行应该在资源配置上,密切与行业整合、国企改革、资本市场发展,尤其是“京津冀”等项目相结合,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健体强身

持续提升银行金融机构的专业能力,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验理念,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根据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向其销售适应的资管品。 

强化风险管理

总体看,资金池业务涉及流动性风险。在资管监管深入的同时,商业银行在清理此类业务时,既要加大监管政策落实力度,也要考虑整体经营的平稳过渡;既要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框架,又要根据资产管理业务特有的市场风险等特点,探索出一套真正适应资产业务发展要求的风险管理体系。

持续沟通

在监管的政策落地过程中和之后,商业银行应保持与监管机构的积极沟通,一则有利于对监管方向和细则的理解,以利于自身经营策略的调整;二则有利于强监管下的金融产品优化与创新,提供符合自身条件和目标客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对策
 
做好政策学习和应对

监管新规关于打破刚性兑付、限制非标资产投资、禁止资金池操作、强化资本约束和风险准备金计提、统一杠杆监管、强化投资者适应性、严禁多层嵌套、限制通道业务、央行统筹统计制度等要求,对于银行业资管业务产生重要影响和冲击。因此,有关部门应做好监管新规的逐条研习。除了全盘掌握新规对存量业务的影响外,加快对新增业务模式的转型研究,引导全行资管业务尽快实现转型。

加快创新转型,打造银行资管“2.0”

从长远来看,新监管制度将逐步给银行现有业务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银行增强创新转型紧迫感,必须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实现去通道化、刚兑化、债权业务化、力求达到基金化、投资化、标准化、增强创新研发投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向着力。

1.加快推进资管产品形态和产品设计的转型

(1)产品形态的转型,关键是要实现信用风险的可传递。重点推进开放式净值型理财、封闭式净值型理财的研发。通过价格的上下波动真正将风险传导给投资者,适应监管新规倡导的打破刚兑的意图。同时,逐步推进向股权投资、另类投资、结构性产品、项目融资类产品的转型。

(2)产品设计的转型,关键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念。对于零售客户,产品设计应以低风险、低门槛、高流动性的标准化产品为主,突出产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对于高净值客户,产品设计应涵盖税收、养老、消费、教育、财富传承等因素,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定制型”的资产管理服务。对于机构客户,产品设计应着重关注客户所处监管环境、公司治理模式、业务办理流程三个方面,真正做到产品设计以客户为中心。

2.加快推进资管销售端转型

为了应对监管新政带来的挑战,银行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负债营销渠道,不断扩大客户覆盖范围,提升客户体验,逐步实现“线上批量化营销,线下个性化服务。

(1)加强线上建设,实现标准化产品的销售和交易。

①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力度,简化业务办理流程,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购买体验。
②加强与社交网络、电商平台、网络支付机构等第三方平台的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在扩大客群的同时实现精准销售。
③开发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互联网平台。对与银行签署合作协议的交易对手输出产品和管理,为银行的零售业务提供新增财富管理客户,同时为银行批发银行腾挪规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最终树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品牌形象。例如平安、兴业、招行等股份制银行陆续推出了各自的互联网同业平台。

(2)提升线下专业化能力,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通过在职培训、人才引进的方式打造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团队,为客户提供非标准化产品资产管理服务,培养客户的忠诚度,通过与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为银行带来利润。

3.推进资管投资端的转型

当前,一些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标的涵盖了存款、债券、信贷资产、权益投资、另类投资等,其中债权类资产占到总投资资产的80%以上。未来,要实现投资多元化,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投研水平,打造“资管投行”。

(1)拥抱资本市场,布局多元化投资。要逐步加大对权益类、商品类、外汇类以及另类投资等资产的配置比重,避免债权类资产过度集中。同时,要加大资产的跨境配置力度,通过“走出去”学习发达国家资产管理行业的先进经验,分享新兴经济提的增长果实。

(2)通过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风控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资管行业统一监管标准下,各资管机构在资产投资范围方面已经站在统一起跑线上,市场竞争更多需要依靠核心竞争力。银行需要在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客户管理能力上继续提升。在投资管理能力上,合理而科学地配置和运用资产,打造出色的主动管理能力;在风险管理能力上,通过加强系统建设,完善会计核算系统、产品估值系统,建立全面、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运用多样化的风险评估工具,及时针对风险状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在客户管理能力上,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方案。

(3)提升投研水平,打造银行资管的行业品牌。资产管理业务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投资研究能力是决定资产管理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产品向净值型转型,产品的业绩表现将逐步取代“刚性兑付”,成为吸引投资者的关键因素,决定产品业绩表现的投资研究团队也将成为机构间重点争夺的资源。因此,要重视投资研究队伍的建设,通过建立市场化的激励考核机制,设立专门的人员培养机制,为资管业务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4)打造“资管投行”。要转变固有的买方思维,向产业链上游的投行业务逐渐渗透,从被动接受卖方产品转为主动获取资产,通过满足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融资需求,形成与银行信贷差异化项目来源,实现资金无缝对接。

4.推进资管盈利模式转型

当前,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为赚取利差。未来,要逐步转向以“固定管理费+业绩分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以“交易手续费”为次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


 
作者
赵志宏,渤海银行董事会秘书、战略发展总裁,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MBA 企业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联合导师,天津北方新金融研究院创始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工程、信息工程、银行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银行产品工厂——创新能力评价解析》、《实时智能银行》、《银行精益服务——客户体验制胜》等。曾任职领域有银行战略管理、投资管理、信贷管理、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管理、客户服务体验管理、业务架构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模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等。(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供职机构意见)
 





上一篇: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与应对
下一篇:探索国家标版“互联网+普惠金融”道路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