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块链与金融业未来的思辨

作者:杨海平 日期:2016-11-02 10:01:40

尽管区块链的推广和应用未必能够彻底颠覆现有的中心化格局,但是它所形成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未来金融业的面貌不仅取决于新技术形成的跨界


尽管区块链的推广和应用未必能够彻底颠覆现有的中心化格局,但是它所形成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未来金融业的面貌不仅取决于新技术形成的跨界竞争者,同样取决于监管者、金融企业的自我革命的意愿和意图。

尽管区块链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但是对于区块链颠覆传统金融、重塑传统金融、消灭传统金融等看法,仍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思辨。

 

去中心化VS中心的自我强化及再中心化

区块链作为一种网络协议,通过多种加密技术的应用、信息的相互校验、信任机制的创新和信息的分布式存储,能够为基于网络的直接的价值交换、价值转移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区块链存储的信息具有相互校验、不可篡改的特点,因而,能够为身份认证、权利证明等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网络支付领域的信任问题,可以实现支付的去中心化。当然,区块链的应用远不止上述方面,它可以为各类公证、认证提供解决方案,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区块链与分布式搜索引擎、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结合,将为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如果区块链的技术理想能够完全实现,目前存在的各类经济主体的种类将大大减少。

 

然而,区块链要实现去中心化的目标,还有很多待解的难题:

 

首先,依靠技术大幅度地去中心化会产生新的问题,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市场管理的去中心化。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否充分地尊重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仍需要监管部门予以保证。

 

其次,区块链能够冲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也能够冲击证券交易所,各类登记和结算平台,但实际上,这些中心化组织并不甘心束手就擒。比如,区块链的核心应用是发行数字货币,问题是除中央银行外,任何主体和平台都没有这一权利,这是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因而,在公众链上发行数字货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态度。再比如,区块链技术具有冲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的潜质,但是这些组织了解消费者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消费者的信任,他们能够利用与监管部门形成的长期互动关系,利用区块链技术改善用户体验,形成对去中心化力量的反击,如果这些机构应对得当,未必就全无胜算。

 

金融企业已经开始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自我强化。比如,商业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更好地进行积分管理、押品管理,能够更好地解决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身份认证与反洗钱问题,推动互联网金融升级。此外,利用区块链及配套技术,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提供智能投顾、现金管理服务,向交易银行方向迈进。

 

最后,区块链技术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增加了去中心化的难度。一是区块链毕竟是一项新的技术,消费者对于这一技术的信任有一个过程,甚至需要权威机构的背书。二是区块链的应用对于硬件设备的容量和网络的可拓展性要求较高,容量达不到要求,必然造成响应能力下降,这对于互联网的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区块链的使用需要解决很多法律的问题,比如,信息的存储和应用涉及隐私保护的问题和数据治理的问题。四是公有链存在一个突出的缺陷是,由于参与者是开放的且数量不断增加,公有链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验证机制,随着节点的增加,每一次验证需要的时间不断增加,导致公有链应用的推广难题,进而抑制着自身的发展。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推广路径: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以中央银行、监管部门对区块链应用的态度划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推广与应用路径大致分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就是由人民银行、监管部门主导和推动的区块链的应用。自下而上模式,就是监管范围之外的主体,或者现有的监管对象推动的区块链的应用和创新。

 

就前者而言,如果中央银行能够认可支付结算过程的标准,则基于区块链的支付就能够快速发展;如果中央银行能够主动推广数字货币,不仅能够通过编程的数字货币实现精准的宏观调控,而且很可能通过改变对账户的依赖改变金融业的面貌。如果监管部门能够充分地研究区块链相关应用,不仅能够优化自身的监管措施,而且能够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建设,引领区块链的发展。在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之外,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也有必要自上而下推动区块链的应用。比如,从事银行实务工作特别是授信工作的人员都知道,当前对于合同的管理较为粗放,假合同较多,发票和各类票证管理也较粗放,假票证较多,财务报表的质量较差。如果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利用区块链技术管理发票和合同,利用区块链技术管理会计行业,则整个国家的基础性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将明显好转。自上而下模式的问题在于政策制定者、监管部门往往没有推动的动力,即便有,也往往没有私人部门那样的效率。

 

就后者而言,区块链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在监管给定的范围内,私人部门的创新活力是巨大的,问题在于,如果区块链的应用创新走到制度和法规的前面,必然涉及合规风险。而且,区块链的应用需要在硬件方面、网络方面,软件测试方面投入大量成本,而一旦应用项目被监管叫停,损失是巨大的。

 

实际上,区块链的应用推广,最优路径是上下结合的范式,不论是哪个部门发起的应用,都要围绕应用标准、信任机制设计等进行广泛的沟通,通过政策制定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紧密互动,共同推动区块链的应用。
 
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自我革新VS消极观望

尽管区块链的推广和应用未必能够彻底颠覆现有的中心化格局,但是它所形成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未来金融业的面貌不仅取决于新技术形成的跨界竞争者,同样取决于监管者、金融企业的自我革命的意愿和意图。

 

首先,金融企业要将技术进步带来的冲击纳入战略关注范围,并认真思考战略响应的策略。金融企业应积极关注区块链的应用动态,有实力的金融企业应该参与科研,但是科研的方式应该改变。要更加重视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其他同业机构及利益相关者联合科研,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及应用标准的研究。

 

其次,金融企业应将创新的重点放在场景化金融领域。当前金融企业正在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但是根据历史经验,传统的行业领袖在利用新技术方面总是存在种种问题。作为中心化的组织,现有金融企业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障碍。金融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必然不会放弃自身的核心利益,而是从维护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的目标出发,通过改变互联网金融的底层协议和技术,利用私有链和联盟链构建场景化金融方案,尽可能实现消费者原有消费习惯的平稳过度,积极优化用户体验,最大程度地维护原有客户、获得新客户。

 

第三,金融企业应积极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后台控制,提高中后台效率。风险管理是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使有充分的信息,金融企业如果能够证明它相较于消费者的分散决策有着更高的风险筛选能力,则金融企业的生存仍然无虞并能够长盛不衰。因而,金融企业应该探讨改变数据存储和生成的框架,利用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更好的风险控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上一篇:“全面评估”视角下的货币宽松政策
下一篇:信托的“本事”

相关文章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