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 中小险企另类投资的思考

作者:杨 梅 日期:2016-10-20 14:07:57

导读另类投资近年越来越受到各家保险公司的重视,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占比不断提高。但对中小型保险公司来说,由于受自身规模、投资范围等因素

导读

另类投资近年越来越受到各家保险公司的重视,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占比不断提高。但对中小型保险公司来说,由于受自身规模、投资范围等因素制约,业务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阻碍。如何摆脱劣势,于经济转型期间谋求业务的转变与发展,成为中小型保险公司须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迅猛,资产管理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6年7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超过12.56万亿,较年初增长约12.38%。但随着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央行自2014年底多次降息降准使得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保险资产配置中传统的固定收益类产品预期收益率不断下降,例如大型及股份制商业银行3~6个月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已由2014年初的5.5%~6%骤降为目前的不到4%。
 
与此同时,受益于保监会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保险资产配置的多元化战略布局,另类投资在保险资产配置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截至2016年7月,其他投资所占比重为35.10%,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约为32.80%,配置比例已逐渐超过债券投资成为保险公司大类资产配置的重点领域。
\
问题与阻碍
另类投资涉及的投资品种较多且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但中小型保险公司由于受到资本实力和人才积累等多方面的制约,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时通常会遇到诸多问题。
 
一是资产与负债错配风险。近几年,大多数中小型保险公司的负债端多通过银保渠道销售中短期保险产品以实现规模上的迅速扩张,然而资产端为了保证投资收益会选择配置一些收益相对较高、久期相对较长的另类资产,从而导致期限错配风险越发突出。此外,由于中短期保险产品的发售成本较高负债端结算利率居高不下,加之目前无风险利率下行,使得中小型保险公司原有的以配置高等级固定收益类债权资产为主的投资策略难以有效覆盖负债端高起的资金成本,故而传统的另类投资策略面临挑战。
 
二是流动性风险。中小型保险公司由于负债端趸交的价值保费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中短期产品面临一定的退保压力,将使得流动性管理承压,影响资产端流动性相对较差的另类资产的配置安排。
 
三是偿付能力不足风险。2016年1月1日起,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正式实施。与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型保险公司相比,中小型保险公司在“偿二代”下将面临更大的资本压力,部分公司的偿付能力徘徊于考核边缘,有些甚至未能达标,一定程度上倒逼资产端调整配置结构。例如部分中小型保险公司鉴于产品的资本回报率以及偿付能力考核压力,选择少配或减配对偿付能力影响较大的部分另类资产,如不可穿透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四是研究实力较为薄弱。与大型保险公司成熟的资产管理团队相比,中小型保险公司在研究方面发展较晚且投入力度较弱。此外,受公司资质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专业研究人才引进及培养难度较大,研究体系欠缺。
 
五是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专业型人才较为匮乏。中小型保险公司由于规模较小,其风险处置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风险管理体系尚需完善。由于风险管理相关人员配置欠缺,对项目的潜在风险识别能力不充分,难以对另类投资项目实现全流程风险管理。
\\
 
 
转型与变革
目前,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另类投资业务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只有在业务发展中立足合规寻求突破才能优化资产配置谋求长远的发展。
 
第一,资产端以另类投资为切入点,负债端业务协同开展,逐步形成产业链发展格局。中小型保险公司的资产端可以通过股权或明股实债等另类产品投资模式介入医疗健康、养老地产等相关行业,同时负债端配合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不但能够享受产品分红或股权溢价所带来的投资收益,而且还能优化负债端产品结构,使资产与负债久期逐步匹配,利差不断优化,形成集约化、协同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以投行化思维开展另类投资业务。与大型保险公司相比,中小型保险公司由于主要依赖资产管理公司获取项目资源,与实体经济对接相对较少且对项目的把控能力较弱。在当前“资产荒”蔓延的经济形势下,中小型保险公司应主动“走出去”积极对接项目方,深入挖掘项目资源,以投行化的思维和做法对接实体经济,强化同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力度,不断提升对项目的把控能力。 
 
第三,加强研究团队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由于另类投资复杂性相对较大且对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中小型保险公司为了保证另类投资业绩能够稳定增长,应在投资过程全流程控制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相关研究团队的建设力度,逐步完善研究体系构建,注重人才培养和专业能力提升,从而有效提高投资效率,实现人才的全方位发展。
 
第四,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形成对另类投资业务的有效支撑。目前,市场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中小型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建设仍不完善,加上另类投资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中小型保险公司应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加大相关人员培训力度,实现对另类投资项目的全流程风险管理,尽量规避信用风险事件的发生,并逐步提升对项目潜在价值的挖掘能力。
 
第五,加大能力与资质的申请和建设力度。中小型保险公司应尽快弥补部分投资能力或资质欠缺的短板,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实现投资风险有效分散,优化另类投资业务结构,提高收益。
\
第六,在传统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基础上,拓展明股实债、夹层基金等权益类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创新力度。目前国内经济尚处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传统的固定收益类债权资产相对较少且预期收益下滑较为严重,例如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平均预期收益率已降到不到6.5%,保险资管的债权投资计划平均预期收益率也降至5.5%左右。而股权融资由于其跨周期特性及所属权益关系,在经济低迷期更能为各融资主体所接受,故此中小型保险公司可针对负债端的特点积极布局明股实债及私募股权基金等权益类资产。此外,目前国内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拥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空间,中小型保险公司应利用其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的优势,把握该领域投资机遇,不断引进相关人才积累项目经验,争取该领域的先发优势。
 
第七,“偿二代”体系下优化另类投资配置策略。综合资本收益率和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中小型保险公司另类投资应不断优化配置结构,通过资产的多样化配置分散风险提高收益。例如,“偿二代”下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消耗明显低于二级市场直接配置上市公司股票,不动产类资产在资本消耗方面与“偿一代”相比也有所下降,因此以长期股权投资相关另类资产管理产品、基础设施、不动产以及REITs等产品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
 
第八,关注PPP领域的另类投资机会。据财政部PPP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6月末入库项目总数为9285个,总投资额达到10.6万亿元。此外,财政部232个示范项目中进入执行阶段的项目数已达到105个。伴随着国内PPP的持续发力,有较好的现金流、收益回报及退出路径清晰的PPP项目未来将成为各家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型保险公司另类资产配置的一个重点方向。
 
第九,加强与其他中小型保险公司存量另类资产的盘活力度,或未来通过保交所的交易平台提高存量资产的流动性,实现资产流转。目前,中小型保险公司可尝试通过与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合作,将符合其要求的存量资产设计成具有可流动性的金融产品,或者未来通过保交所的交易平台实现资产流转,有效化解流动性风险。
 
第十,借助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搭建的交流平台形成与监管机构及其他同业的有效对接,及时掌握监管动态、政策导向及市场变化。
 
总之,鉴于当前经济形势仍不明朗,资本市场更为复杂多变,另类投资在保险资产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型保险公司应针对自身发展规划及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转变传统的另类投资思路与做法,在发展中不断进行变革与突破,寻求资产的最优配置,促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
\
\





上一篇: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标准建设·投资者篇——资产证券化产品
下一篇:夹层基金与中小险企股权投资探索

相关文章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投后管理(...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银行数智化转型中风险中台建设探索与...
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尽职免责” 应...
包买行视角下的福费廷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