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保监会对于保险机构的投资一直坚持一事一议的“试点模式”,进行严格的事前审批,保险资产投资领域有限,活力不足。随着资产支持计划业务和私募基金业务等领域的开放,保险资产管理人面临更多机遇和选择,很多机构也开始摩拳擦掌,试图尽快改变保险理财低收益的负面形象,寻求多元的投资途径。
然而,面对新兴的多样选择,掌管着400亿保险金的曹幼非目标很清楚:要做长期收益。
“保险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保险资金的投资和其他投资逻辑并不相同。合众还是比较偏向做保险,不是以投资为主导的。到目前为止,合众资管与合众人寿的概念是一致的,就是做一个比较稳健的保险公司,以扎根长远经营、长期收益为导向来做业务。”曹幼非说。
如何做到长期收益?
“很简单,把事情做精做好,贪多嚼不烂没意义。”曹幼非说。
相比开发新的投资渠道,曹幼非现在更专注于合众四条投资线的深入化发展,“至少每条线都希望能开花结果,每条线都希望做到极致。”
在这个做精的过程中,曹幼非极力推崇市场机制:
“就好比合众,合众人寿非用合众资管并不见得好,为什么呢?这叫近亲繁殖,出了问题大家难免尴尬。不如采用市场机制,不搞封闭,把大家放到一个平台上参加公开比赛,合众资管做得好,就选择我们,如果不好,我们就需要整改。俗话说‘出去接生意容易,但做好生意难’,当下的关键是我们先要做好自己。”曹幼非说。
他的设想是,通过聚焦合众的四条线形成核心投资能力,进而积极向外发展,吸引外部客户,达到负债风险的合理布控。
作为保险资管公司总经理,而不是投资组合管理人,曹幼非表示,心态要轻松些,因为用不着“天天跟人家‘搏杀’”。不过他认为,即便是投资经理人,也不该执迷于一城一地的“搏杀”,否则长期看,投资做不好。
“就像身处森林之中,却只是追着树木跑,不能从高处俯瞰整片森林。这样没有意义。”曹幼非说。
“森林”应该是指超越短期的、国内市场波动之外的大视野。比如采访当日适逢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9月政策会议。曹幼非准确地判断此次会议美联储依然会按兵不动,要等到12月才有可能“警告性”、而非“必需性”地加息一次,因为当前美国的经济复苏并不强劲,通胀压力也远未明显到非加息不可的地步。
这对于一家保险资管公司的资产配置究竟意味着什么?
“若干领域未来会提供良好的收益前景,比如全球高收益债券市场,若干维持较高经济增速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资产等。我们正在研究。”曹幼非表示。
看得出来,对此他已有较为成型的思索——毕竟,全球资产配置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供职台湾基金业期间,岛内最早的印度概念基金产品即由他所领导的机构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