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15-08-11 22:02:36
央行今天将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下调逾1000点,为历史最大降幅,离岸人民币大跌。人民币贬值的原因是什么?将带来哪些影响?未来走势如何?本刊特别邀请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
采访/整理:本刊记者 黄希韦 屈燕 罗小清
央行今天将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下调逾1000点,为历史最大降幅,离岸人民币大跌。人民币贬值的原因是什么?将带来哪些影响?未来走势如何?成为广为关注的话题。本刊特别邀请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等多名专家对此做出深度解读。
♦采访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管涛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中国金融4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潘向东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张明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丁志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中国金融40人成员
♦探讨话题
/ 管涛:中间价改革动到汇率市场化改革核心
/ 潘向东: 稳增长压力大是人民币贬值主因
/ 张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 丁志杰:人民币汇率中长期不会进入贬值通道
管涛:中间价改革动到汇率市场化改革核心
▲管涛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央行发表声明称,即日起将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下调逾1000点,创历史最大降幅,离岸人民币大跌。
中间价的改革可谓动到了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核心内容,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形成了逻辑上的自洽。
以前的改革主要是针对汇率波动区间,包括银行间市场的浮动区间逐渐扩大,以及零售市场也就是结售汇市场挂牌汇率的浮动区间限制逐步取消,而现在是完善汇率中间价报价。
现在正负2%的日间波动区间,在正常情况下,足够用了。哪怕一些主要货币的日波动区间,也就这么大。但是,为什么有时候仍会出现人民币汇率的涨停或者跌停?就是因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不够,供求信息反映不够充分,造成了交易价和中间价的偏离。现在经常出现交易价开在中间价的一个方向,本来是基准汇率,却变成了全天不可交割的汇率,所以价格的指导性就不强了。
不论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还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如果是一个僵化的汇率之下,国际上来看,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会被攻击。现在汇率进一步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我国对汇率调控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这是逻辑上的自洽,你那边说要开放,这边还在死守价格,反而让市场觉得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极端情况下,如果央行觉得汇率过度波动,造成了市场的动荡,不排除还会进行调控。关键取决于对市场形势怎么判断,是认为正常情况,还是异常情况。
未来汇率双向波动将成常态化。对于市场主体来说,一味去做单边的汇率升值还是贬值的预判,意义不大,关键是用好工具、管好风险。
而下一步汇率市场化迫切需要改革的是外汇市场的发展,一是放松交易限制,二是增加交易主体,三是转变监管方式。
潘向东: 稳增长压力大是人民币贬值主因
▲潘向东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今早开盘人民币中间价即贬值近2%,导致离、在岸人民币汇率纷纷大跌。当前美联储加息在即,人民币较大幅度贬值意在稳增长的同时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但也需防范贬值预期的集中释放造成的跨境资金较剧烈波动。
下半年稳增长压力仍大是人民币贬值的基本面因素。7月出口同比大降8.3%,上半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95%,在外需普遍低迷背景下,升值让出口企业雪上加霜。而7月制造业pmi下滑反应实体经济仍在出清通道,稳增长稳就业形势仍然严峻。近期主要新兴国家竞争性贬值,人民币压力较大,更加恶化出口预期。
在调降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同时,央行声称,即日起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持续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自由浮动也是央行调降人民币中间价的主要原因。
人民币贬值将带来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加大国内基础货币供给压力。短期贬值压力的集中释放会造成短期跨境资金流出压力加大,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下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这将加大国内基础货币供给压力。第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将继续推进,有助于年底IMF评估人民币纳入SDR。第三,一定程度减轻了出口部门的短期压力,利好国内消费,有助于稳增长。第四,利好收入外汇、负债人民币的企业。
从中长期看,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相对其他货币仍要保持偏强走势。但经济增速的低迷和美国加息将让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汇率市场化改革将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但若超出合理范围,央行仍将强势干预,以保证汇改的顺利推进和系统的稳定。在全球经济体都缺乏较强增长动力背景下,国内出清的继续和改革的推进有利于中国经济在一年内探底,并在十九大完成布局后迎来上升周期。虽然第一次人口红利已结束,但我国仍处于城镇化中期,通过制度优化、劳动力素质提高以及创新创业机制改善、打破垄断等途径,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然巨大,只要把握好改革和发展契机,中国经济仍能够保持6%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相对发达国家收益率仍十分显著。而人民币汇率的基础就是中国的经济实力。因此,中长期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深化,人民币汇率稳中偏强走势的基础正逐步加强。
张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张明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在市场预期央行可能再度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日度波幅之时,央行出了大招。8月11日,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下调至6.2298元,贬值幅度接近2%,并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即做市商更加重视前一日汇率收盘价。
笔者对央行这一改革非常赞赏。正如笔者不久前在FT中文网发表的《汇改10年的成就与遗憾》中所指出的,尽管取得了不小成就,但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存在两大缺陷:一是过度重视维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而忽视了稳定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在过去两年,这意味着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过快;二是央行仍在强力干预汇率中间价,造成中间价与收盘价的持续背离,这既使得汇率背离了市场供求所决定的水平,又不利于人民币远期市场的发展。而8月11日央行的改革举措,一是变得更为重视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稳定,二是改善了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恰好是对上述缺陷的弥补。
笔者认为,央行出台这一措施的背景,一是出口增速表现持续不尽如人意;二是短期资本持续外流。由于稳增长压力凸显,人民币汇率贬值成为题中之义。由于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市场供求趋势,美国也很难兴师问罪。最后,为了避免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造成超调,笔者仍然建议应建立宽幅汇率目标区,例如年度正负10%的目标区。在区内,汇率波动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央行仅在汇率触及上下端时进行强力干预。这样就能兼顾汇率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丁志杰:人民币汇率中长期不会进入贬值通道
▲丁志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中国金融40人成员
今日中间价调整属一次性修正,不能误读为官方引导贬值或市场预期贬值的信号,离岸市场反应过头了。从昨日公布的中国贸易数据来看,我国出口面临较大压力,这种情况下,汇率或许会面临批评和指责。因此,这一时点推进改革,有助于尽量让市场发挥作用,促进人们消除对汇率的误解,同时也提高了汇率弹性,使得汇率更灵活反映经济基本面,推动汇率成为对外调节经济均衡的工具。
本次人民币贬值的意义在于:一是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重要一步;二是一次性消除中间价的政策性扭曲;三是提升国内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四是可以在SDR谈判中争取主动;五是可以提高汇率弹性,释放经济活力。
根据央行发布的消息,明确规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上一日的收盘价为基础"。这次最大的变革就是"中间价参考上一日的收盘价",使得汇率的中间价和交易价具有连续性了。过去中间价与交易价关系不大,波幅主要对日内交易有影响,产生"折返跑"现象。也就是说,过去中间价和盘中交易价是没有关系的,每一天的汇率中间价公布,一到开盘人民币就贬值,然后第二天中间价又拉回来了。这次改革提出以上一日收盘价为基础,使得汇率日间变化出现连续性,约束了央行可能的过度干预中间价行为,给市场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2%的波幅会因此显现出更大的弹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中间价改革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重要一步,甚至比扩大人民币日间波动幅度的意义要大得多。
此外,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显示人民币汇率政策趋于灵活,有助于面对美联储的即将加息。因为美元将再次走强已是全球共识,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弱势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从本次人民币贬值的影响来看,首先,人民币小幅贬值对缓解当前出口压力的作用不大,中国不会通过人为贬值刺激出口,但完善中间价报价方式可以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避免汇率扭曲给出口添加压力,同时汇率弹性提高使人民币汇率政策获得更大灵活性,以应对美联储加息和可能带来的趋势性美元强势,必要时可以转向相对弱势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其次,此次改革消除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政策性扭曲,是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意义甚至大于进一步放宽日间波幅。同时,也为人民币加入SDR的谈判争取了主动,提升了国内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
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相对稳定,不会进入贬值通道。一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进入贬值通道。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加快汇率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交易品种增加。二是通过改革,市场形成机制越来越完善。这次改革既能够消除市场误读,同时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汇率在未来一段时间也会保持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