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方面的问题。现在大家正在学习“十八大”精神,我想讨论一下当前的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十八大”精神。
当今世界经济金融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势呢?(展出书写的草书作品)我想用毛主席的一句诗词来形容就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书归正传,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我想就叫《当今世界经济棋盘上的“三国演义》。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个魏、蜀、吴三国演义,早期还有董卓、公孙瓒、袁绍、刘表、刘璋这些利益集团。现在世界经济棋盘上也正在上演以美国、欧洲和新兴经济体为主角的“三国演义”。当然还有日本、韩国、东南亚、海湾、拉美这些利益集团,这些相当于三国时期的董卓、袁绍、刘表、刘璋。
主要想谈这样十个问题:第一,“三国演义”中,美、欧、新兴经济体为主角,其余为配角;第二,美国引燃金融危机祸及全球,屡败屡战,目前呈现复苏趋势,但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特别是最近正面临“财政悬崖”;第三,美国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火药桶,欧洲是屡战屡败,如果没有“特殊疗效”无解;第四,欧债的火药桶爆炸再祸全球,影响全球复苏;第五,“欧洲之解”在体制上或进也就是成立“欧罗巴国”,或退就是解体;在技术上唯有发生“新技术革命”或有一解,因为欧洲曾经是产业革命的发祥地,但几率不大,至少远水不解近渴;第六,新兴经济体腹背受敌,面临增长、通胀、结构问题的三面夹击;第七,日本从来就是政治附庸,“失去二十年后”难当复苏大任,其他集团各演各角;第八,需要全面考虑政治、社会、自然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美国最近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包含政治、经济的双重目的,是美国苏东解体后第三个十年的第三次战略调整。第一个十年,苏东解体后,它的战略调整是消化苏东解体的成果,推进北约东扩;第二个十年,9.11事件后,它的战略调整是引领全世界反恐;现在它要在第三个十年进行战略调整,就是重返亚太,这其中包含政治、经济的双重目的;第九,跳出眼花缭乱的现实世界,从形而上的角度,从哲学角度回头再看看世界;最后,中国怎么办?
每次由于时间关系,讲到中国怎么办的问题时,都没有时间讲了,所以我想先简单说几句。第一,“三国演义”中,美、欧、新兴经济体此消彼长,给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机遇;第二,我为中国能否抓住机遇忧心如焚,日忧夜叹,这个机遇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抓得住的问题;第三,我担心目前的社会状况,不敢保证能抓住这个机遇;第四,当前,全社会缺少一种精气神,缺少一批“真人”,缺少产生“真人”的土壤;第五,如果抓不住这个机遇,凭借美国的自我修复能力,特别是它的体制机制、创新精神,美国可能将再振雄风;第六,不进则退,如果抓不住机遇,我担心中国可能会被打回原形,引发更多矛盾;第七,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要清醒,要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现代战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武力,掠夺别国“物质形态”财富的有硝烟的战争;另一种是通过非武力掠夺别国“价值形态”财富的无硝烟战争,主要是金融战争。第二种无硝烟的战争将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形态。货币的债权或资本的股权,都可以货币或资本金融及其衍生品的方式,瞬间把几十亿、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财富实现悄悄转移,用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完成用军事手段难以实现的战略目的。这种战争发生的危险性一点也不亚于军事战争的危险性。这是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我们党经过九十多年的锤炼,可以说在掌握“枪杆子”、“笔杆子”、“印把子”这三个方面驾轻就熟。当然“笔杆子”也面临着网络的挑战,但总体上是驾轻就熟。但是我们在驾驭“钱袋子”的问题上还不算熟练。有学者指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要像指挥枪那样指挥金融,要像成立国家军事委员会那样成立国家金融委员会,当然这些都是理论观点,但我觉得可以引发我们的深思。我们需要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来考虑这些问题。
一、“三国演义”中,美、欧、新兴经济体为主角,其余为配角
先说说美国。去年美国GDP总额达到15.1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4.8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23%和12%。
美国的历史如果用美国的地标来比喻的话,可以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独立战争“落基山奠基阶段”。实际上那个时期落基山还不是美国的,是墨西哥的,美国当时就阿巴拉契亚山东边那一小条,十三个州。姑且把这个作为第一阶段,这是先贤奠基阶段;第二阶段,从建国到一战,“尼亚加拉瀑布式前进阶段”;第三阶段,从一战到二战,“密西西比河式前进阶段”;第四阶段,从朝鲜战争到金融危机,“两大洋波浪式涨潮阶段”,西边的太平洋,东边的大西洋潮涨潮落。
第一阶段,独立战争“落基山奠基阶段”,先贤奠基,奠定了符合美国国情的体制基础。美国体制的核心是什么?我概括为“一法、两院、三权、四制”。“一法”就是宪法;“两院”就是参众两院;“三权”就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现在有人讲“三权”实际上是华尔街金权影响控制下的“三权分立”;“四制”就是联邦制、多党制、总统制、任期制。由此形成了一个国家利益与风险防范的制约平衡机制。这就是美国体制的核心。
第二阶段,从建国到一战,“尼亚加拉瀑布式的前进阶段”。这里有五个主要看点:以林肯发动的南北战争为标志的国家统一、西部开发、领土扩张、工业革命和海外侵略。由此到了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国。这五个看点没有时间一一展开介绍,我重点把领土扩张简单讲一讲。
美国的领土扩张概括讲就是三句话:抢、买、连抢带买。美国最开始就是阿巴拉契亚山东边那一小条的13个英属殖民地。它是怎么进行领土扩张的呢?一个是“买”,就是利用拿破仑和英国打仗的机会,把路易斯安那2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花1500万美元“买”到手。如果用今天的价格衡量,1500万美元大约就是1亿人民币,“买”了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概相当于新疆加上四川的面积。我们光大集团现在有2万多亿的资产,按照这个价格能买2万多个路易斯安那。当然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这么比。第二个“买”用700万美元买了阿拉斯加。阿拉斯加这个地方当年是被俄罗斯的将军白令发现的,所以那边有个“白令海峡”。但阿拉斯加当时对俄罗斯来说是冰天雪地、鞭长莫及。美国的国务卿西沃德,就用700万美元买下了阿拉斯加。当时美国人对此还很不满意,给阿拉斯加起了个外号叫“西沃德的冰箱”。可是今天从战略上、资源上包括旅游上看,它都是一块宝地。二是“抢”,就是通过墨西哥战争,把现在的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科罗拉多、亚利桑那、犹他、德克萨斯、新墨西哥等大片地盘抢到手。三是“连抢带买”。比如佛罗里达,它曾是西班牙的地盘,西班牙当时也是大国,硬抢不行,就鼓动人去闹独立,美国就出面支持独立,西班牙人不干,就开打。打来打去,美国说别打了,给你俩钱吧,就把佛罗里达“连抢带买”地拿过来了。通过“抢”、“买”、“连抢带买”,美国领土扩张到今天的9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是世界第四大的国家。所以从建国到一战,美国是“尼亚加拉瀑布式的前进阶段”。
第三阶段,从一战到二战,“密西西比河式的前进阶段”,不再像尼亚加拉瀑布那样一泻千里了,主要是出现了大萧条,前行比较曲折了。大萧条造成纽交所的股价平均由250美元跌到60美元,5000家银行破产,1/3的工人失业,对美国的影响非常大。
大萧条是如何解决的呢?一是时势造英雄,出现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首先是稳定人心,他说过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就是“最大的恐惧是恐惧本身”。二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即推出罗斯福新政,包括整顿银行业,成立紧急救济署、工程进度管理署、农业调整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国家复兴署,通过黄金储备法等。三是借用外力,即通过二战渔利,二战后美国的工业占到西方发达国家的60%,外贸占到世界的1/3,黄金储备占到世界的70%,钢的产量是苏联和英国的5倍,石油是英国的15倍、苏联的7.5倍。实际上大萧条的根本解决就是靠“二战”。
第四阶段,从朝鲜战争到金融危机的60年,是“两大洋波浪式的涨潮阶段”。总的趋势是涨,但前30年是以退为主。有三件大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30年也有三件大事:里根主义、苏联解体和资讯革命,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三次大的涨潮。从近30年看,美国经济有五个作用力:利用广场协议压制日本;挑起亚洲金融危机打垮“四小龙”、“四小虎”;发动科索沃战争动摇欧元;兴起资讯革命领先全球;实行宽松政策刺激经济。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出现了“9.11”、安然事件以及由次贷危机发展成的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我梳理一下大体上有七个步骤:第一步,美联储放松银根刺激房地产;第二步,美国的商业银行贷款给无力购房者,这叫“次贷”;第三步,银行把次贷打包,以债券的形式“资产证券化”,变成“次债”卖给了投行;第四步,评级公司给“次债”高评级;第五步,保险公司给“次债”保险;第六步,投行把它卖给了全世界的投资者;最后,链条断裂,投行、银行倒闭,这就产生了金融危机。
金融这个行业专业性比较强,有些术语怎么讲社会公众也听不明白。有一次在一个论坛上,主持人让我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叫金融危机,我就打了个比方:第一步,银行把80多岁的老太太打扮成40多岁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这叫“次贷”;第二步,投行把40多岁的中年妇女又打扮成20多岁的小姑娘,变成“次债”;第三步,评级公司又给小姑娘出了个假出生证明,证明她就是20多岁;第四步,保险公司又给她保险,保证这个小姑娘不但20多岁,而且还是个处女;第五步,最后一结婚露馅了,金融危机爆发了(众人大笑)。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就是这么回事。所以熊彼特讲过一句话,“聪明的肥皂商不仅制造肥皂,而且还制造腋臭的概念,诱导人们去洗澡。”所以华尔街是真聪明,诱导全世界去“洗澡”。但聪明反被聪明误,“上帝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聪明过头了结果就出现了金融危机。
从历史的大镜头看,我认为金融危机是美国大历史的第三个“反向转折点”。我们看历史的片段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小镜头看它的自我修复能力还很强,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从历史的大镜头看,大萧条是美国历史的第一个反向转折点;朝、越战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第二个反向转折点;金融危机是美国历史的第三个反向转折点。我们要跳出去看这个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专业中。”跳出去看,金融危机就是美国大历史的第三个反向转折点。以上是美国。
再说说欧洲。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源自古希腊神话。传说腓尼基即现在叙利亚的一个公主叫欧罗巴,长得很漂亮,有一次在地中海游泳,被众神之神宙斯看上了,他变成一头金牛,欧罗巴这个小姑娘看这头金牛很好玩,就骑上了,于是金牛就一路狂奔到欧洲这块大陆上。这就是“欧罗巴洲”名字的起源。
地理的欧洲。如果以中国印制的地图,以太平洋和中国作为中心位置来看,欧亚大陆西北角的那块儿大陆就叫欧洲。具体说来,有13个地标,或者说13个边界线,就是从俄罗斯北边的新地岛往南到乌拉尔山,再往南到乌拉尔河,从乌拉尔河到里海也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从里海往西到高加索山,从高加索山再往西到黑海,从黑海到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到马尔马拉海,到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到爱琴海、地中海,从地中海到西班牙和摩洛哥交界处的直布罗陀海峡,从直布罗陀海峡出来,到大西洋,再到北冰洋,其中的这片土地就叫做欧洲。这是地理的欧洲。它的基本洲情,有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亿多人口,45个国家。
历史的欧洲。这个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我把它分为古代欧洲、近代欧洲、现代欧洲和当代欧洲。古代欧洲基本上一致认为就是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结束,这期间可以分成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三个阶段;近代欧洲我认为应该从文艺复兴开始,当然也有人从生产力的角度认为应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这都可以;现代欧洲,我认为应该从一战开始,也有人认为可以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或者从法国大革命开始,这也都可以;当代欧洲我认为应从二战结束开始,也有人认为应从苏联解体开始,这也都可以。一家之言,没有定论。总体上这是历史的欧洲。
政治和经济的欧洲,主要是欧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拥有27个成员国,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有个欧洲理事会,还有一个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的主席相当于总统,欧盟委员会的主席相当于总理。
军事的欧洲。1949年美国与英国、法国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正式成立,目的主要是防范苏联。1956年苏联又牵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即“华约”。矛盾的双方各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今天华约不存在了,北约也没有实质存在的必要了,现在也就是跑跑龙套,打利比亚,打阿富汗,打伊拉克,安理会通不过,美国就通过北约来进行,就起这么一个作用。北约现在有28个成员国,成员国不局限于欧洲,美国、加拿大、包括亚洲的土耳其等都是它的成员国。
货币的欧洲。主要是欧元区,现在有17个成员国,去年GDP是13万亿美元,占世界的20%,贸易总额是11万亿美元,占世界的29%。欧元区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是德国和法国,紧密层是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北欧等;边缘层、外围层就是希腊、塞浦路斯、马尔他、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等一些小国。
怎么概括地讲它呢?我用三句话,第一,它源于各种利益的需要而成立。应该说成立的初衷还是对的,欧洲国家团结起来才能形成合力。第二,扩大化的欧元区,把希腊、塞浦路斯等这些不具备条件的国家也拉进来,是一种“拉郎配”,是操之过急的产物。第三,现在出问题了,处在一个欲活不能、欲死不甘的状态。
这里需要明确几个概念,一个是欧元,一个是欧洲央行,一个是欧洲央行体系。我们看新闻联播可能会经常听到这些名词。第一个“欧元”,它是欧元区国家统一使用的货币。它由欧洲央行和欧元区成员国央行发行。17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央行,各国还有各国的央行,由它们发行,在欧元区国家流通。第二个“欧洲中央银行”,它简称“欧洲央行”,是负责欧元区国家货币政策制定和货币发行的中央银行,涵盖17个国家。第三个“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它是欧洲央行再加上没加入欧元区的10个国家的央行,即“17+10”之间的一种金融协调机制。
最后说说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概念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际上主要指的是“四小龙”、“四小虎”。现在广义上可以把“金砖五国”、东南亚、韩国、海湾国家、土耳其、拉美等都可算作新兴经济体,而狭义上主要是指“金砖五国”。
什么叫新兴经济体?我给它下的定义,就是GDP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发展阶段一定意义上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人形象的比喻,他的一只胳膊已经伸到发达国家,另一只脚还留在发展中国家,整个身体夹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它的主要特征一是利用人口优势或者资源的优势赶超,像中国、印度主要利用人口的优势,巴西、俄罗斯是利用资源的优势;二是经济硬实力快速发展;三是软实力仍然有较大差距。
新兴经济体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第一是发展的持续性问题;第二是通货膨胀的压力;第三是结构调整问题;第四是软实力不足的问题。金砖五国的GDP总额是13万亿美元,占世界19%,贸易总量6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5%。中国GDP世界第二,出口世界第一,进口世界第二,贸易总量世界第二,外汇储量世界第一。
二、美国引燃金融危机祸及全球,屡败屡战,目前呈复苏趋势但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金融危机祸及全球。根据各种资料的综合估算,金融危机导致2008年全球股市蒸发了35万亿美元,全球的不动产损失了30万亿美元,银行的呆坏账损失数额巨大,主要经济体对银行注入的救市资金多达2.6万亿美元,全球的破产企业不计其数,2000多万人失去工作。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测算,整个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总失业人数多达2亿人。
W型——美国屡败屡战。美国金融危机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酵阶段,2007年4月,新世纪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这是发酵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开始,这是高潮掀起的阶段,这个阶段出台了QE1;第三个阶段是从09年开始到今天来回“拉锯阶段”,先后出台QE2、出台QE3,是屡败屡战。现在出现好转的迹象,但是存在着高度不确定性。最主要的不确定性就是面临“财政悬崖”。本月21日(11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登了我的一篇文章,《警惕美国可能出现的“财政悬崖”》,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翻一翻。
“财政悬崖”问题有几个要点,第一,它是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6000亿美元的救助措施,在今年年底要到期。两党在斗,如果这些措施不能延期,会造成美国的财政支出曲线像悬崖般的掉头急转直下,伯南克给它起名叫“财政悬崖”,将造成消费缩减,失业率上升,引发经济衰退。如果达成协议延期,则是加长导火索。
第二,“财政悬崖”最终的结局大体上有三种判断,一个是达不成协议,最终坠落悬崖。这个结局对经济伤害很大,可能性不大,美国两党政治博弈历来都是不到最后临死的那一天还是打,到最后那一天再妥协。第二是延长期限,继续讨价还价。第三,达成妥协,提高债务上限,延期或采取替代措施。这个可能性比较大,但这种可能性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只不过是继续增加赤字而已,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愁明日忧。
三、美国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火药桶,欧洲屡战屡败,如果没有特殊疗效,无解
尼克松时期的财政部长康纳利讲过一句话,“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现在真成了欧洲的问题,世界的问题。
欧债危机是如何点燃的?欧洲二战后实行高福利主义政策把人养懒了,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造成产业外流,流向劳动力便宜的新兴市场,造成了欧洲本国产业的空心化,收不上税。收不上税又要实行长期形成的超高福利政策就只好发债。高福利本身无可厚非,但你得有那个条件,没条件就是问题了。为了竞选,它还要许诺不断提高福利。这样债务雪球就越滚越大。竞选也对,民主也对,但是要真正替国家和人民着想,而不是为自己上台着想,拼命地承诺,为了兑现承诺就不惜发债,致使债务雪球就越滚越大,造成一大批国家超过两个指标,一个是债务余额比GDP超过了60%,一个是财政赤字比GDP超过了3%,欧洲自身成为了一个火药桶。
美国金融危机点燃了这个火药桶。美国金融危机引发欧洲银行业出了问题,为了解决银行业的问题,就只好加大债务。由于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实际上欧洲一个很主要的问题就是货币政策统一性和财政政策差异性的矛盾。在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下,各国不能自主选择各自的货币政策;又各自实行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各国的债务没有硬约束。2009年的12月,评级机构下调希腊债务评级,希腊爆发债务危机,终于引爆了火药桶。所以欧债危机的原因,一个是从经济上看,产业空心化。第二个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就是高福利的文化把人养懒了。第三个从政治角度看,就是极端民主化的竞选体制造成的。第四个从财政金融角度看,就是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和财政政策差异性的矛盾。第五个从外因看,就是美国的金融危机把它点燃了。
为什么欧债危机首先在希腊爆发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希腊这个国家,我把它概括为四个字:“懒、空、深、美”。“懒”就是人懒,懒到什么程度呢?国家都快破产了,7、8、9三个月国民该休假的休假,该旅游的旅游,有钱的到海边,没钱的到乡村,休完假回来再游行,国家破产不破产不管,反正不能降低福利。不但人懒,狗都懒。在雅典大街上,狗趴在地上,你踢它一脚它都不动(众人大笑)。希腊这个“懒”是有传统的。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的先河。历史上最早有名字记载的哲学家叫泰勒斯,他认为世界是由水构成的,就像现在我们认为世界是由元素周期表上118种元素构成的。后来又先后出现了毕达哥拉斯、克拉赫里特、德莫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哲学家。在古希腊哲学的众多流派当中,有一个“犬儒学派”,代表人物叫第欧根尼,他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自然”是对的,我们今天就应该回归自然。现在空气也吸不得,水也喝不得,应该提倡回归自然。但他那时候空气和水质量还很好呢,他就要回归自然。怎么回归自然?就是披个破皮袄,躺在木桶里,前面放个破碗讨饭吃。懒嘛,像狗一样的生活,所以叫做“犬儒主义”。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为了展现亲民形象去拜访他,问他想要什么恩赐?他回答说:“只要你别挡住我的阳光”。据说亚历山大之后对随从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意做第欧根尼。”这也成为一句名言。所以希腊人的“懒”是有传统的。
“空”,就是没有什么产业。原来大体上有三个产业,航运业、旅游业和榨橄榄油。榨橄榄油也榨不出几个GDP;航运业由于几次经济危机也不行了;国家成这个样子了,旅游业也不行了。这就是产业空心化。
“深”就是历史积淀深。地中海的内海爱琴海是希腊周边的海域,南边的克里特岛在公元前5000多年就有人类居住,考古发现的城市下水道和今天的下水道在设计理念上别无二致。当时是“言必称希腊”,希腊神话、希腊哲学、希腊文化一直影响到今天。
“美”就是爱琴海风光确实美。这么好的地方,人不劳动,“懒”还要享受高福利,就得借债,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变成了“火药桶”,评级机构一下调评级,“火药桶”就被引爆了,形成了债务危机。前些天看了一个评论,说默克尔可以改变欧洲货币,但是改变不了希腊人睡懒觉的习惯。所以,债务危机首先在希腊爆发,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这里有一个欧债危机路线图,第一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爆了冰岛、爱尔兰等国的银行业问题,危机开始显露;第二步,2009年底希腊评级被下调,危机爆发;第三步,2010年爱尔兰申请救助,西班牙等多国评级下调,是高潮掀起阶段;第四步,2011年4月,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评级下调,救助国家增加,进入高潮再掀阶段;第五步,2011年9月份,危机开始向法国、德国等核心国家蔓延,有15个国家的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是危机开始向深层蔓延阶段;第六步,到今年初有9个国家以及欧洲稳定基金的评级被下调,法国失去了3A评级,有14个国家的评级展望为负面,危机开始全面恶化;第七步,到今年5月有上百家欧美银行评级下调,蔓延到银行了;第八步,6月份,西班牙、意大利等一些地方政府岌岌可危,地方债务问题更趋恶化;第九步,7月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经济都是负增长,德国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下降,下降到0.3%;第十步,截至目前,欧元区经济陷入衰退,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应该说还没有根本解决办法。我记得四十多年前,1970年的“两报一刊”,就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有一篇联合社论写到,一座座火山爆发,一顶顶皇冠落地,资本主义世界再也没有一片干净的绿洲了。那时候这样写有些言过其实,但今天看,还真有一点这样的味道了。
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有十波浪潮,从2008年10月开始到现在,都是流水账,很枯燥,不在这里讲具体细节了,PPT上都有,大家课后可以看一看。目前应该说陷入二次衰退,一直到现在还是愈演愈烈的状况。
欧元区屡战屡败,到这个月27日(11月27日),欧元区的财长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希腊的救助贷款发放勉强达成了一致,希腊还能再喘一口气,但是并没有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
欧债危机为什么久拖不决?第一,从内因上讲,是自身的严重性;第二,是见事迟,对金融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危机传染效应认识不足。开始就三个小国,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但没有按住,迅速传染到三大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美国开始也是这样,新世纪公司破产,就像手指头上受了点伤没有当事,就扩散到手掌上了;扩散到手掌上还没当事,就扩散到胳膊上了;扩散到胳膊上没当事,最后变成全身的事了;第三是方式错,应该是发展经济、紧缩财政两个一起抓,现在只抓了紧缩财政,没有抓发展经济,方式错了。第四,外因是评级机构推波助澜,现在世界上三大评级机构一统天下,这个局面一定要打破。但是要打破这个局面也不是我这里说打破就打破了,这个格局是上百年形成的,但是最终一定要打破。第五,是体制问题,欧盟的体制议而不决,20多个国家你同意他不同意,他同意你不同意。第六,是利益的纠葛,德国不愿意拿钱,德国纳税人辛辛苦苦挣的钱都救你去了,老百姓当然不愿意。所以,默克尔面临的是要选票还是要欧元区的矛盾,要欧元区就可能要丢票;要不丢票就管不了欧元区。第七,是历史的教训,德国在历史上尤其是一战后通货膨胀的教训对德国人的印象太深了。第八,是文化因素,德国人办事往好里说是非常严谨,往不好里说就是比较机械僵化。第九,加上外部的影响,欧洲、美国和新兴经济体在出口上互相各占20%,欧债危机反过来又影响到美国、新兴经济体等,这些国家之间就形成了反向的逆拉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这里有一个欧债危机VS图,反方列了八个方面:债务危机发展下去就是金融危机、银行业危机,因为解决债务危机贷款要减记,什么叫减记呢?你贷给他一个亿,他还你5000万。银行减记,银行就出问题了,银行就不敢贷款了,这就势必要影响到实体经济,就会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再往深层发展就是政治危机。因为体制上相互掣肘,我刚才讲过,20多个国家之间,你同意他不同意,他同意你不同意,就带来政治体制上的危机。再接下来就是人口危机,欧洲人很多不愿意生孩子,人口老龄化相当严重。接下来就是民族危机,现在欧洲到处都是移民,你到欧洲的大城市核心区去看一看,不是阿拉伯人就是吉普赛人,要不就是黑人、亚裔人。然后就是文化危机,外来移民增多将引发伊斯兰等外来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冲突。文化危机发展下去就会引发社会危机,游行示威不断,发生枪击案等,陷入“社会动乱”。所以我们说经济运动的规律叫高涨、危机、萧条、复苏。实际上社会运动也有一个规律,盛世、乱世、平世、治世。这是从反方看,也很符合辩证法。但是从正方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欧洲在科技实力、人文素质、品牌优势、军事实力、体制机制、旅游资源、产业实力等方面还都不可小觑。欧洲大致上目前正面临这么一个正方与反方PK的状况。
欧债危机无解。一是不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解决不了产业空心化问题;不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就解决不了税收和财政增支问题;不解决税收问题还要满足超高福利主义的文化,就得发债,债务雪球就越滚越大。二是由于财政政策的差异性和货币政策统一性的矛盾,各国财政赤字不能通过债务货币化的方式解决。要解决就要统一财政,成立“欧罗巴国”。不解决欧盟升级为欧罗巴国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差异化的财政政策问题。但小国之君总比大国小民强,欧盟各国不到死到临头,小国之君就不会放弃自己的政治地位,就解决不了升格为“欧罗巴国”的问题。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里有句台词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现在欧盟就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前面讲的救助措施,技术设计都对,但是方向不对,所以欧债危机无解。萨缪尔森讲过,“技术正确往往导致整体失误”,按“紧缩”的方案民众不干,按“扩张”的方案财政又没钱。要放松货币则要欧洲央行表决,各国你同意他不同意,他同意你不同意,德国不愿干谁也别想干。对希腊来说,从欧元区开除它,会产生骨牌效应;不开除他,会产生传染效应,左右不是。还是莎士比亚的一句台词,“可怜啊,你的名字叫女人”,现在也够难为默克尔这个老太太的了。按照默克尔的思路是紧缩、萧条、再紧缩,然后可能导致政府垮台。按照奥朗德的思路就是扩张、通胀,社会动乱,也是政府垮台。
美国有部电影叫《第22条军规》,不知大家看过没有?什么内容呢?是说有个飞行员飞行几十年了,想退役,向上司提出退役申请。上司说,如果想退役,需要你自己写个申请,说明你有神经病,你就可以退役了。他就写了个自己有神经病的申请,提出退役。退役申请上报后,上司说,你能自己写申请,就说明你没有神经病,就不能退役。欧债危机今天就有点像“第22条军规”,陷入了一种悖论。也不光是欧洲,我们有些方面又何偿不是?
所以现在出来一个救不救欧洲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伪命题,不存在救不救的问题,你也救不了它,它的经济规模比我们大得多。两种意见,一种说要救,为什么?这是我们联合抗美的力量,不救会殃及池鱼,救一下也能拉动我们自己。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另一种意见说要放在全球大战略中去看,目前不救。我是属于第二种,主张目前不救。原因,第一,它是个无底洞,这个欧债危机的窟窿有多大现在谁也说不清楚,还给你减记,你救了他他给你减记怎么办,不还怎么办?第二,无解,连默克尔自己都承认十年内解决不了,我看二十年也无解。但最后总得有一解,就看怎么解,还想回到原来状态好吃懒做是不行了。第三,穷人救富人,没这个道理。我们是国富民穷,欧洲是民富国穷。欧洲人均GDP是32000美元,我们是5000美元,希腊是人均20000美元,我们是人家的1/6,穷人救富人,没这个道理。我看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说北京办车展,一个小伙子月收入1000多元,想买台汽车,他找厂家咨询,说你给我参谋参谋我这个收入水平买什么车好?厂家说你买副象棋吧,那里面车、马、炮都有(听众大笑)。所以,我们穷人救富人,没这个道理。另外,欧洲自己有这个能力,德国、法国都有能力,他们中央银行地下金库里的黄金有的是,我都去看过。八国联军抢的瓷瓶在很多人的家里摆着,放到拍卖行拍卖都值不少钱呢。另外,它对中国也有戒心,不仅打压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有武器禁运、达赖问题、人权问题,说白了他心底里也瞧不起中国人,现在是有求于你而已。中国人在欧美人心目中是什么形象?不客气讲就是七个字“羡慕、嫉妒、瞧不起”。羡慕我们的发展速度,羡慕我们有钱,什么都敢买;嫉妒过去我比你强,你今天比我富;瞧不起我们什么?中国人在国外横穿马路、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到处造假,所以说我们确实也有我们的问题,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反思。但在这个问题上,他瞧不起你,你还救他,按我们东北话说是“大伯子背兄弟媳妇”,出力不讨好,何苦呢?所以我是主张不救,至少是现在不救,到它真不行的时候,把它的高科技、港口、空客公司等,压低价格,逼他让步,收购一些。我不是狭隘民族主义,我觉得要学习他们的科技,学习他们的体制,学习他们的文化,学习他们的国民素养,但是一码是一码。以上是我对欧债危机的一些个人看法。
我判断欧债危机的发展趋势,现在叫主权债务危机,下一步,其实现在已经进入银行业危机,因为债务重组后,债权银行要资产减记,造成银行亏损,银行亏损就惜贷,不愿贷款了,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就会出现经济危机。所以欧债危机无解,而且还会进一步发展。
四、欧债火药桶爆炸再祸全球,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美国金融危机本来已经五年了,按照传统周期差不多该复苏了,但是为什么它的经济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呢?主要是美国、欧洲、新兴经济体三者之间的贸易相互各占20%,欧债危机又反过来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复苏,也拖累新兴经济体经济出现下滑,所以说欧债火药桶爆炸再祸全球。
五、“欧洲之解”在体制上或进(成立欧罗巴国)或退(解体);在技术上唯发生“新技术革命”或有一解(曾是产业革命发祥地),但几率不大,至少远水不解近渴
体制上,“进”,就是成立欧罗巴国,但可能性很小,至少目前不可能。这需要所有国家反复投票,现在是宁当小国之君,也不当大国小民。“退”的可能性也很小,谁也不甘心退,好不容易成立起来了,怎么能退呢?较大的可能性是“半退”、“半解体”。“半退”也有几种选择,一个是希腊退出,又担心产生骨牌效应,也不敢轻易下手。再有一个,我在这里瞎操心,建议把欧元分成A欧元、B欧元,经济状况好的国家使用A欧元,像德国;经济状况差的国家使用B欧元,像希腊,限制它的功能,只允许在本国流通,等到经济情况好转了,再改成A欧元。以上是体制上的出路。
技术上,现在已经出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前一段时间读了美国人里夫金写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他说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产业革命,互联网加上新能源、新材料。当然还有其他新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海洋技术、极地技术、空间技术等等,随着互联网的出现都可能会有新的突破,但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远水不解近渴。
策略上,最大的可能就是采取拖延战术,加长导火索。德国明年要举行大选,大选前默克尔不会有大的动作,也不会让欧盟解体,只能是“拖”。估计在一段时间内还是这么一种不死不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