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行请大家用一个汉字来总结过去的这一年,未能免俗,我也试着找一个字来总括中国金融业的2014年。只是我搜索枯肠半晌,竟想不出比“新”字更贴切的了。
2014年之“新”,首先自然是“新常态”。中国的新常态究竟何指,论述已多,不赘述。有趣的是,与中国新常态并行的,是发达经济体关于其当前之经济困局究竟是“长期性”(secular)还是“周期性”(cyclical)之辩,其中影响颇大的是2014年2月,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Larry Summers)关于美国经济可能陷入“长期性停滞”(secular stagnation)的论断。针对此,萨氏开出的三条处方第一条就是“保持耐心”(Stay patient)。本刊愿以此与政策制定者、金融从业者,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大众共勉。适应、应因、引导中国经济之新常态必然涉及短期(诸如经济增长放缓、资产价格下调),甚至长期(诸如,考虑到当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不堪重负的养老体系,推迟领取退休金年龄似乎终归不可避免)痛苦,政策要发挥效力,总需时日,且政策效力也自有其局限。我们在积极寻求新常态下新的解决之道的过程中,当有信心、耐心与平常心,诚如基督山伯爵所言,“在上帝揭示人类的未来以前,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离本刊办公地点不远,全新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写字楼业已奠基,足为中国全新的对外经济金融战略之注脚。“一路一带”建设的战略构想与具体举措,表明中国对外政策已经告别“韬光养晦”,一个日益自信的中国将自恢复其传统“影响范围”(sphere of influence)起,以义制利,从我们先人怀柔远人、共享太平的传统智慧中汲取灵感,一方面,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当代之中国复见汉唐盛世之荣光;另一方面,为重塑一个更加合理、互惠的全球治理秩序探索出路。
具体在金融行业,举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另类投资,诸多新政,不胜枚举,我们期待一个更加高效的金融体系与更富竞争力的金融机构。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精神、国家宪法日之设立、司法改革、平反冤狱、重拳反腐,更让我们对未来更加透明、公正之法治中国满怀信心。
临近2014年岁末,本刊的几位老朋友、老作者也迎来全新的事业发展机遇,有即将买舟南下、担纲领导全新的民营银行的,也有要持节西行、在全球治理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的。我们恭祝他们宏图大展!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2015年,本刊即将迎来创刊十周年纪念。在小小的窃喜之余,我们亦向一直支持我们的读者承诺,本刊当以《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策,不负诸君错爱。
祝金融家朋友们新年快乐!
(本文为本刊主编为《当代金融家》杂志2015年第1期所作卷首)
上一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路,还很远
下一篇:中国股市需要保持合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