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布大考之后 从俄罗斯到金砖五国

作者:黄希韦 曾鑫 日期:2015-03-16 18:55:06

这次卢布大考的视角已从中资金融机构对外投资战略、中国能源安全、地缘政治层面,向世界能源格局、全球安全治理等更为宏观的维度不断递延

\
  2014年12月30日,卢布对美元大幅贬值近50%。目前主流看法是认为卢布暴跌与油价暴跌有内在联系。
  从中国看,这次卢布大考的视角则已从中资金融机构对外投资战略、中国能源安全、地缘政治层面,向世界能源格局、全球安全治理等更为宏观的维度不断递延。
  当前,新兴经济体发展面临共同的挑战和机遇,当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时,需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当美国页岩气革命登场,谁最受伤?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没有谁能忽视之,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因为它正悄然塑造世界经济秩序的各种规则,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及全球安全治理格局蒙上一层新的神秘面纱。
  
主持
  冯维江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
茶友
樊志刚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资深专家-当代金融家
  ▲樊志刚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资深专家
赵奎  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
  ▲赵奎  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
李建军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研究员-当代金融家
  ▲李建军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研究员
徐秀军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
  ▲徐秀军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
张瑜 民生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当代金融家
  ▲张瑜 民生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
茶话
  ★俄罗斯折翼背后,新兴市场国家雷同境遇
  ★反观新兴经济体货币问题
  ★油价下跌与世界能源格局演变
  ★中资金融机构在俄投资策略调整 “金砖五国”实力变化
  ★人民币国际化
 
俄罗斯折翼背后,新兴市场国家雷同境遇
  樊志刚:新兴市场国家要汲取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的教训。油价暴跌是卢布危机的直接导火索。作为能源依赖型国家,俄罗斯的出口与财政收入均高度依赖石油产业。石油出口额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2/3左右,2014年俄罗斯油气收入约6.5万亿卢布,占财政收入的48%(占GDP的比例为8.9%)。这样的结构,使得俄罗斯经济对石油价格的变动极为敏感,油价的任何不利波动,都会让其货币极其脆弱。2001年后的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曾经助推了俄经济的腾飞。一旦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俄经济也会遭受重创。
  此外,新兴国家尤其要处理好周期性放缓、结构性失衡、金融脆弱性的叠加性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新兴市场国家强劲的增长成为支撑全球经济的关键力量。但自2011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出现持续放缓,原因主要是美联储退出QE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下滑、国际贸易疲软等外部因素,以及各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推出刺激政策的空间受限、刺激的副作用显现等。俄罗斯作为大型资源出口型新兴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上述周期性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周期性变化带来的负面冲击,俄2010~2013年经济增速分别为4.5%、4.3%、3.4%和1.3%,持续放缓势头明显。
  产业结构性失衡局面须注意加以扭转。俄罗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多年来难以摆脱对能源、原材料部门的依赖,导致产业结构单一。此外,制造业部门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创新性不足导致增长方式落后。而且,俄罗斯能源类大企业的垄断地位,压制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导致经济活力不足。尽管俄罗斯多年来一直注重解决上述结构性问题,提出推动本国由资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推进经济现代化,但实际成效并不大。经济发展摆脱不了能源等原材料部门、创新型经济发展缓慢和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这三大相互关联的因素必然导致俄罗斯经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处于低速增长期。
  新兴市场国家身处改革进程中,金改政策的组合要恰当,否则会加大金融体系脆弱性。俄取消资本管制及推动汇率市场化的步伐与其经济金融发展实际程度不匹配,对其实体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一方面,俄罗斯于2006年取消了资本管制,并开始将卢布可自由兑换提上日程。为了提高卢布汇率的灵活性,俄罗斯不断扩大卢布的波动范围,同时减少央行的外汇干预,旨在推动卢布汇率从有管理的“微弱”波动状态到自由浮动的转型。另一方面,在经济结构单一且缺乏弹性、外汇避险工具市场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俄罗斯又难以承受卢布汇率大幅波动,从而不得不通过高利率来稳定汇率。例如,即便2013年俄经济增长率仅为1%左右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卢布稳定,其利率仍维持在近10%的高水平,2014年更是连续6次加息至17%。在这种“资本自由流动导致汇率波动加大,再通过高利率来稳汇率”的政策组合下,卢布在投机力量的攻击下出现失控性贬值,俄企业融资成本大幅飙升,银行信贷增长受到抑制,俄罗斯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赵奎:在本次继油价暴跌之后不久,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的现象背后,需要关注美国等外力的影响。卢布危机爆发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在斯诺登、叙利亚、乌克兰事件之后,美国终于启动了对俄罗斯的第一轮实质性反击战,扭转了此前的接连被动态势。从博弈论角度出发,自油价暴跌到卢布大幅度贬值,我认为美国的制裁手段绝非发于朝夕之间。以美国的研究实力和全球动作的习惯,反击工具可能早已筹备完毕,只待时机成熟。为什么美国没有在一年前斯诺登和叙利亚事件后高调制裁咄咄逼人的俄罗斯?2013年美国经济刚刚复苏,还未形成巩固趋势,量化宽松政策还未实施到位,没有过多精力延伸到国外。现在美国经济已经向好,趋势基本稳定,结束了量化宽松政策,需要从全球吸引更多的资金、资本流入美国,它可以、且必须对外出击了,包括腾挪出一只手来制裁令其极其难受的俄罗斯。油价是直接的首选工具,迫使卢布贬值是后续的配套之举。如果这两个工具还不管用,或许还有其他制裁措施。
  制裁已经发生,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制裁效果的范围。博弈是相对的,制裁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在全球化程度加深的大环境下,通过一个措施把一个大国整垮是不太可能的了,所以美国联合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效果可能比预期的有限。
  很明显,2014年冬季的油价暴跌、卢布大幅贬值的最大受害者是俄罗斯。但油价暴跌的发展态势是否符合发动者的预期呢?现在看来事情大有失控之势。美国原本想趁冬天来临之际以油价打击俄罗斯,让它感觉到“疼”。当时我个人判断,若以打击俄罗斯为目的,那么在2015年夏季来临之前,打压油价的措施应该会结束。但是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油价一路暴跌,出现了另外一个“副产品”,这个“副产品”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下简称“欧佩克”)反倒更加积极地打压油价,以逆向抑制美国的油页岩气产业。这似乎超出了打压俄罗斯的目标范围。所以油价在50美元左右低位徘徊持续的时间可能要长一些,很可能会持续到2015年下半年乃至更长时间。美国之所以敢动用油价这一工具,是因为国内的页岩油有了一定替代功能,但没想到沙特极力游说欧佩克成员国一起进一步打压油价,“以夷制夷”。打压油价的双刃剑、甚至多刃剑效果由此产生,受害者已经不仅是俄罗斯,欧佩克及美国国内也受到很大影响。这样多方博弈下来,几乎找不到赢家,因此,本轮油价的走跌趋势很可能是阶段性的,太久了对谁都不利。
  从大国关系看,虽然美国制裁俄罗斯的目的是明确的,但它也绝不想因为制裁俄罗斯而将其推向亦敌亦友的欧盟,乃至正在雄心勃勃崛起的中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是浅显易懂的。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16日凌晨,美元兑卢布历史首次突破60大关,接近此前市场认为的“生死线”-当代金融家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16日凌晨,美元兑卢布历史首次突破60大关,接近此前市场认为的“生死线”
 
反观新兴经济体货币问题
  李建军:实际上,2014年贬值的货币很多。具体看,2014年美元升值10%,欧元和日元贬值10%~15%,巴西雷亚尔和南非兰特也贬值近10%,这样来看,到2014年8月份卢布贬值15%仍属正常范围内,但问题是随后的几个月卢布贬值到50%~ 60%,这才促使俄罗斯爆发了一场货币危机。
  卢布贬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石油价格的腰斩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冲击之外,美元的短缺是一个重要原因。首要的就是因为乌克兰的政治动荡是带来的资本外逃。更重要的是,2014年7月,欧盟实施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之后,直接导致国际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以及金融企业不能向俄罗斯提供贷款和购买债务,进而俄罗斯所有的金融机构、企业都出现美元短缺,导致卢布贬值。此外,美联储QE政策的退出,对卢布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2015年,美国货币政策可能收紧,带来美元继续升值,可能会进一步打压包括卢布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货币,这要引起我们关注。
  樊志刚:货币是否发生危机,更多取决于大背景会否使人民产生对本国货币的集体性的厌恶,造成资金外逃。
  李建军:卢布危机尽管仅仅是俄罗斯金融领域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加宏观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实际上应该反思的有很多。
  一是全球经济再平衡,这是新兴经济体特别需要反思的。2013年,危机结束后,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似乎都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上,一切恢复平静,很多新兴经济体都没有开展结构调整。像俄罗斯这样结构比较单一的能源国家,以及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一些国家,就很可能因为发达经济体发起的新一轮技术或能源革命,遭到资本外流、经济衰退的残酷打击。所以说,卢布危机再一次告诉我们,全球经济再平衡是必要的,也是急需的。
  二是打破美元霸权很重要。我们已经了解到,2014年,不仅俄罗斯货币在贬值,巴西、南非货币也贬值10%左右。2013年,当美国提出退出量化政策时,印度以及拉美一些国家就已经开始考虑应对资本外逃问题。可见美国的金融政策是有很大的外溢效应的。另外,美国的霸权不是简单的货币霸权,而是包括金融基础设施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的霸权,也体现在金融制裁上。美元的全球支付清算系统非常强大,每一笔用美元结算的交易都会反映在美国把控的清算系统之中,这就增强了美国对全球体系的控制。由此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货币要“走出去”,包括清算系统在内的整个中国金融基础设施也要跟上中国金融“走出去”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美元的金融系统,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三是重塑和开启国际规则非常重要。卢布危机既是危机,也是机遇,是开启国际新的规则的好机会。不管是卢布危机还是其他货币危机,过去的救助都是在IMF框架下进行的,遵循一套既定的国际规则。如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处在重塑的阶段,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重要的力量,加强南南合作,在危机的时候如何促进各国之间的协调,打造一套新的救助机制,是开启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关键,应该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打破美元霸权,重塑和开启新的国际货币规则对新兴经济体很重要-当代金融家
  ▲打破美元霸权,重塑和开启新的国际货币规则对新兴经济体很重要
 
油价下跌与世界能源格局演变
  徐秀军:在能源的供给方面,页岩油气革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新亮点。近年来,一方面,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发展遇到瓶颈,成本下降的空间变得非常有限;而另一方面,页岩气开发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带来了天然气产量的迅速提升。
  在美国,2004年以来,美国页岩气产量年均增长达到40%以上,至2009年超过俄罗斯,美国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其中增加的主要产量来自页岩气。2012年,美国页岩气占天然气总量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1%上升到37%,达到2653亿立方米。美国借助页岩气改变了能源结构,降低了其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页岩气为美国振兴石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塑料、轻工、建筑、农业、电子和医疗等其他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投资机会。在加拿大,2012年页岩气产量约达到美国的50%。据此,一些分析家认为,美国和加拿大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
  在中国,2014年页岩气产量达到1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5倍。此前,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页岩气开发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国内页岩气产量要达到65亿立方米,并力争2020年产量达到600亿~1000亿立方米。
  英国石油(BP)公司预测,2030年,全球页岩气产量将达到2011年的3倍,致密油产量则将在2011年基础上增长6倍。尽管法国禁止使用水力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但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潮流不可逆转,绿色、替代能源发展受到巨大挑战,全球能源发展模式重新回到依靠技术创新开发不可再生能源的轨道上来。
  页岩油气产量的增加,改变了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日均原油(包括页岩油)产量达到1024万桶,超过沙特日均940万桶,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油国。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由沙特主导的传统能源供应格局。
  但在这波油价暴跌过程中,全球能源供给市场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其中,因页岩油气生产推动原油产量进入高速增长期的美国将受到较大影响。2015年1月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页岩油开采公司WBH Energy已提交破产申请,并成为首家面临破产的本土页岩开发公司。WBH Energy是一家位于德克萨斯州的私营公司,它面临1000万至5000万美元之间的高额债务,而贷款人拒绝再给其贷款。在美国18个页岩油产区中,只有4个产区的页岩油公司还能勉强保持不亏损。随着油价的进一步下跌,这些公司将不得不减产,钻机数量也日益下滑。美国大型钻机承包商Helmerich & Payne宣布,计划于2月关停最多达50台钻机。此前,该公司已经封存了11部钻机,这意味着其页岩钻探活动将在未来几周内减少20%。美国大型钻机承包商HP公司宣布,在2月将关停的钻机多达50台,而在此前,该公司已经封存了11部钻机,这意味着其页岩钻探活动将在未来几周内减少20%。这将造成页岩油行业更为严重的财务困境。
  张瑜:从中观层面来看,不同于以往受需求端冲击,此轮大宗商品原油所受冲击来自供给端,即非常规油技术革新,页岩油是突出代表。不同于传统收入减固定成本的利润计算法,页岩油利润采用收入减规模效益成本计算法,这对传统油气行业冲击很大。但从绝对量来讲,其尚未形成规模效益,欧佩克仍占主导地位。另外一方面,立足金融工具视角判断此次油价下跌,无论是原油厂商套期保值的期货手段,或是投机机构看空市场的投资策略,都成为此轮油价下跌的原因之一,但终究不是主导原因。
  立足石油行业本身,其格局分为两方面,一个是全球石油,欧佩克虽说自己不减产,但从近两个月原油数据来看其产量在降低,美国的产量却在上升。另一个格局来自美国内部,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大的页岩油公司并未对油价下跌做出强烈反抗,页岩油由于开采技术上的原因,其成本会伴随井田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因此,油价下跌也是过滤掉行业内中小规模企业的契机,这于行业整合及上下游成本压缩层面大有裨益。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页岩油对美国新增就业的支撑非常有力,如果油价继续下跌,侧面影响到美国页岩油行业的就业形势,美国执政党和美联储的压力都将面临不小压力。
  徐秀军: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主导传统油气秩序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与领跑非传统油气领域的美国之间的博弈变得更加艰难,双方都面临两难选择。毫无疑问,美国借助页岩气改变了能源结构,降低了其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并将改变长期以来由欧佩克主导的全球石油秩序。在美国原油增产的情况下,欧佩克削减产量将导致其在全球原油市场供应中的份额进一步下降,并削弱其在全球原油市场中的地位。在目前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新兴市场经济普遍放缓的情况下,原油需求难以得到大幅提振。如果欧佩克通过减少原油供应换来油价回调,其在全球石油供应格局的地位更加难以维系。
  总体来看,世界能源格局的演变将不可避免,但这一过程将十分曲折,并伴随着一些重要博弈方的阵痛,也使着其他油气生产国经济面临巨大考验。这对于内部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和外部经济环境有所恶化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轮大宗商品原油所受冲击来自供给端,即非常规油技术革新,页岩油是突出代表-当代金融家
  ▲此轮大宗商品原油所受冲击来自供给端,即非常规油技术革新,页岩油是突出代表
 
中资金融机构在俄投资策略调整
  樊志刚:近年来,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两国的金融合作不断加强。两国此前签署了在边境贸易中开展本币结算的协定,之后签署的新协定将结算范围扩大到一般贸易。2014年8月,俄央行又与中国人民银行达成共识,进一步简化本币结算步骤,加强结算能力。10月13日,中俄双方签订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货币互换协议,旨在通过互换机制促进中俄贸易融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均已在俄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并开展经营业务。
  作为与俄罗斯具有紧密经贸联系的中国,更应当密切关注卢布贬值及俄罗斯经济金融风险的演化走向,在坚持中俄战略合作大方向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降低自身受到的负面影响。
  从积极因素来看,受乌克兰危机及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已越来越认识到“去美元化”的重要性,转而扩大与中国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随着中俄之间经济金融往来日益密切以及两国政府推动的本币结算服务,俄罗斯对于人民币需求大幅增加,这对于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有利的。
  从不利影响来看,如果卢布剧烈波动局面不能缓和,中资企业接受俄企采用卢布结算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双方政府鼓励“中俄企业在贸易结算中使用本币,避免使用第三方货币”的意愿恐将受到影响。同时,随着更多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走向俄罗斯,卢布汇率不稳、俄罗斯经济脆弱性加大,都将使中国那些准备出海到俄罗斯开展业务的机构和企业更加慎重。
  伴随中资金融机构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应采取何策略有效对冲来自俄罗斯的市场风险及信用风险?
  从政府层面而言,一是应当坚持中俄战略合作的大方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俄罗斯施以援手、共克时艰,助其走出困境,并与俄合作探索防范与应对危机的新机制,树立中国作为可信赖的盟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在合作具体执行过程中,应当权衡利弊,特别是应当充分评估援俄的潜在风险和损失,有效构筑防火墙,确保自身经济金融的稳健性。二是借机继续扩大中俄之间经济金融往来的本币计价和结算,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三是吸取卢布危机的教训,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审慎有序地推进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将防控风险作为发展的前提,推进经济金融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而言,一是继续紧密跟踪研判俄罗斯经济金融走势,综合其经济基本面、外部环境等因素,从宏观角度密切关注俄罗斯主权信用评级的变化,对其主权债务风险、企业债务风险乃至违约的可能性进行深入评估,适时调整对俄国家风险评级及国别风险敞口。从微观角度密切关注相关交易对手和企业客户的敞口管理和信用状况变动,加强风险防范。二是与在俄分支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密切关注和评估贸易融资、贸易结算等重点业务以及相关中资企业客户在卢布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结合客户需求积极开发利用外汇避险工具,通过套期保值降低货币错配带来的汇兑风险。三是把握俄罗斯“去美元化”及我国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在中俄双边金融合作及本币结算过程中,积极拓展人民币跨境业务。
  中资机构要审慎判断俄罗斯下一步的情况,进而决定投资策略。
  首先,卢布短期企稳,但后市仍存在大幅波动的风险。如果国际油价保持现有水平,西方制裁不进一步加剧,政府采取措施得当,卢布汇率将在2015年第一季度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55卢布左右。但不能排除卢布后市继续大幅波动的可能。理由一:卢布能否稳定关键看油价,而国际油价目前尚无明显的触底信号。由于本轮油价暴跌从根本上是欧佩克国家和美国争夺长期市场份额的一次博弈,所以,如果欧佩克不减产、美国页岩油产量不减少,也没有新的地缘政治风险事件爆发,那么油价在中短期内仍有继续下探的可能。如果油价进一步下跌,来之不易的卢布稳定可能是“昙花一现”。理由二:卢布能否稳定还要看西方制裁是否会“变本加厉”。2014年12月,奥巴马还授权对俄追加制裁,直接对卢布汇率形成较为明显打压。俄罗斯财政部预计西方制裁将持续到2015年底。如果欧美对俄制裁不断深化,俄资本外流可能加剧,从而加大卢布汇率继续下跌的风险。
  但卢布崩盘并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货币危机往往源于一国经济基本面恶化。最典型的情况是,若一国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叠加,形成突出的“双赤字”问题,造成对外部融资依赖度高,资本外流引发金融动荡的可能性更大。特别是在一国外汇储备规模不足以缓冲和抵御外部冲击的情况下,货币剧烈贬值就可能引发债务危机甚至金融危机。2013年夏季,印度、印尼等新兴经济体遭遇金融动荡,很大原因就是其突出的“双赤字”问题加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
  本轮卢布贬值的主要起因并非俄经济基本面崩盘,而是受一系列地缘政治危机、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影响出现的投机性货币攻击。相对于大部分新兴经济体而言,俄罗斯经济基本面较为稳健,对于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更强。
2014年7月15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在巴西举行第六次会晤,签署协议成立新的开发银行,并将建立应急储备基金-当代金融家
  ▲2014年7月15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在巴西举行第六次会晤,签署协议成立新的开发银行,并将建立应急储备基金
 
“金砖五国”实力变化
  樊志刚: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卢布及俄罗斯经济的走向将对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产生重要影响。
  徐秀军:金融制裁、油价暴跌、卢布危机无疑将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近年来,由于一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投资不足等原因,俄罗斯放缓了经济增长步伐。即使排除这些长期因素的影响,也能清晰地发现西方的经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在经济增长方面,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由于俄罗斯的卷入以及西方经济制裁,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经济的预测日益悲观。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例,2013年10月预测2014年和2015年俄罗斯GDP增长率分别为3.0%和3.5%,2014年4月预测值分别为1.3%和2.3%,2014年7月预测值分别为0.2%和1.0%,2014年10月预测值分别为0.2%和0.5%,总体呈下降趋势,在一年内对2014年和2015年俄罗斯经济增速的预测分别下降2.8个和3.0个百分点。2015年1月20日,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5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速将下滑至-3.0%。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石油与天然气出口。2013年,俄罗斯原油占出口商品的比例为33%,石油与天然气出口创收占出口总收入的68%。在政府编制的2014年财政预算中,赤字率被设定为乌拉尔原油(Urals-grade crude oil)价格平均每桶100美元的条件下,联邦预算赤字占GDP比重0.5%;如果油价达到每桶103美元,则可实现预算平衡。2014年6月以来,油价跌幅超过50%,跌至五年来最低点,当前伦敦现货市场布伦特原油价格已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这不仅使俄罗斯无法实现此前的财政预算盈余占GDP比例为0.7%的目标,甚至赤字规模将占GDP的比例达到0.7%。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数据显示,若国际油价未来12个月持续在约每桶60美元,俄罗斯仅出口原油收入的损失就约有800亿美元。
  在经济制裁、油价下跌以及美元走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卢布汇率大幅跳水。尽管有观点认为卢布贬值有利于保护由于油价下跌而遭受巨大损失的石油公司的利益,并有利于出口,但如此大幅度的贬值难免会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动荡,并挫败投资者信心,加速资本外流。并且,为了应对卢布危机,俄罗斯央行不得不动用国际储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稳定卢布汇率。俄罗斯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16日,俄罗斯国际储备仅为3794亿美元,而在2014年初,俄罗斯的国际储备则为5095.95亿美元。
  俄罗斯经济的下滑不仅对自身不利,也不利于金砖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以及金砖国家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扩大。当然,俄罗斯面临的经济困难,也给金砖国家加强合作提供了契机,加强了金砖国家间的合作需求及动力。仅从经贸关系来看,自制裁后,俄罗斯的很大一部分贸易转向了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如果说金砖国家合作动力仅建立在特别情况或者危机之上,也不利于金砖国家合作的可持续性。
  赵奎:俄罗斯现阶段的困难有目共睹,渡过难关有两条路可走:内部消化和借助外援。对于内部消化,俄罗斯国内已经开始全民总动员。但全民勒紧裤腰带能撑多久、撑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俄罗斯并非特别开放的经济体,其本身的经济结构问题也很多,虽然依靠庞大体量,采取内部消化也能艰难过关,但此刻的外力协助无异于雪中送炭。因此,大家多把眼光转向中国,认为中国可能会借机“渔翁得利”,只是得利多少而已。
  中国现在已经明确态度:如果俄罗斯提出要求,中国可以支持俄罗斯。但是这种支持一定是有条件的。我们猜测,可能的条件,如以人民币支付结算为主,这不仅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且人民币汇率较卢布稳定。再比如必须进口中国的商品,甚至让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更多的高科技产品或技术。
  从以上的大时空框架分析,俄罗斯可能至少到2015年夏天都不会乐观。美国发动对俄罗斯的制裁,还应该有应对大选的考虑,民主党在国际形象需要得一些分。
  我个人认为,油价的下一步动向以50美元左右应该到底部了,再低不仅对欧佩克杀伤性过大,南美也会扛不住。从走势上分析,油价难以瞬间回到100美元左右,低位徘徊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未来四五年左右或许走出低位,还有可能回到80~100美元或更高。这次油价暴跌及卢布贬值期间是一个时间窗口,整体来看对中国相对有利,中国或许以人民币国际化为载体,以装备出口和贸易为途径,利用好这个窗口期,这值得持续关注。
 
人民币国际化
  李建军: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骄人成绩。其中,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在全球保持第七位水平;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投融资货币、交易货币和储备货币都有长足发展,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逐步加快,中国融入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逐渐加深,人民币国际化在2015年的步伐还会加快。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和周边各国的经贸往来会更加密切,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和投资的规模无疑会扩大,从而增加海外人民币的存量,人民币资金池规模会更大。另外,在中资企业海外布局和海外合作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海外人民币债券融资需求会不断增加,海外人民币的运用渠道也会随之增多,这将促进海外人民币市场规模的扩大,海外人民币产品会更加丰富,市场活跃度会有得到很大提升。
  2014 年世界各地已形成更多离岸人民币中心,欧洲的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和卢森堡、中东的卡塔尔、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澳大利亚的悉尼都在致力于本地区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人民币全球交易的网络正在形成,这将有利于人民币在金融交易中的地位提升,从而形成贸易结算和金融投资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关于汇率走势和资本流动, 2014年,人民币出现年度贬值,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汇改力度在增强,市场力量发挥的作用在上升,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全球金融形势不确定性增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更加频繁。当然,展望2015年,由于中国经济总体向好,贸易顺差增长趋于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基础牢靠。同时,随着货币政策框架的重构和人民币国际化深化的要求,汇率市场化的步伐将加快,市场力量会发挥更大作用,进而增强汇率的波幅。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整体资本流入形势不容乐观。加之目前欧洲央行已经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欧元贬值是可以预期的。如果美联储真在年中加息,那么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并使美元升值的概率将上升,如果新兴经济体届时不能够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那么货币贬值、资本流出的情况就会发生,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
  (本文刊载于《当代金融家》杂志2015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小贷资产证券化 期待“小”题“大”做
下一篇:职业年金入市:回归金融逻辑
当代金融家 2024年6月 总第228期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10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金融大拿热议古代货币政策
小贷资产证券化 期待“小”题“大”做
最强阵容!关于资产证券化问题的大讨论
职业年金入市:回归金融逻辑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跨机构对话
大资管时代券商如何胜出
监管利好 资产证券化离“起飞”还有...
PPP能否成为化解地方债务的良药
卢布大考之后 从俄罗斯到金砖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