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国案例 可资镜鉴
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以银行业为先锋,至今已有20余年历程。然而,在中国经济实力和贸易总额排名全球前列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缓慢,还需加强"内功",全面提升国际化经营的意识与能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与国际化大型金融机构的业务等各方面合作中,要把"学习"二字置于重中之重,不应以财务投资短期盈利为目标,而应着眼于长期的战略投资与规划。
▲黄志凌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走出去,首先要清醒认识
《当代金融家》:纵观国际金融业百年风云,既有汇丰、花旗、摩根大通等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迅速成长为国际主流金融机构的成功案例,也有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荷兰银行等失败案例。请您谈谈对一国金融走出去的看法。
黄志凌:金融发展具有互通性,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往和协调、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全球扩张之路,总结中资银行的海外发展经验,我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走出去必须具备四个因素:
第一,经济实力是基础。唯有国家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金融才能够走出去。回顾西方经济发展史,英国的金融能够垄断全球与其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美国在全球的金融扩张也是基于日渐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当一国的经济实力尚未达到一定水平,“金融走出去”只会沦为一厢情愿的口号。
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格局风云变幻,各国经济实力此消彼长,中国已跻身全球经济强大国家之列。由此可见,中国已经具备支撑金融走出去的强大经济实力基础。
第二,唇亡齿寒--走出去与贸易。贸易是金融走出去的必备条件。即使一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但若该国市场封闭,进出口贸易量低,则该国并不具备金融走出去的条件。
英美的全球经济扩张与它们的贸易全球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以英国为例,新航路开辟后引起商业革命,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有利的位置,贸易发达,工场手工业发达,尤其是制呢业(羊毛加工业,当时英国的民族工业)。在资本主义制度确定的过程中,英国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先后打败了在航运、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夺取了广大的殖民地,扩大了势力范围,从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并为本国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促使海外贸易的飞速发展,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伦敦为世界金融中心。
反观中国,清朝时,中国的GDP全球第一,但由于闭关锁国,与其他国家较少贸易往来,彼时中国并不具备金融走出去的概念与能力。2014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的货物贸易大国,这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也是金融走出去的强大支持。
第三,金融机构自身必须具备匹配实力。金融机构是金融走出去的“具体执行人”。唯有当一国的金融机构具备全球服务能力和跨境经营管理能力,金融才能够成功地走出去。
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以银行业为先锋,至今已有20余年历程。然而,在中国经济实力和贸易总额排名全球前列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缓慢,还需加强“内功”,全面提升国际化经营的意识与能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与国际化大型金融机构的业务等各方面合作中,要把“学习”二字置于重中之重,不应以财务投资短期盈利为目标,而应着眼于长期的战略投资与规划。
近年来,银行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银行相继上市,使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治理结构、发展潜力、资本充足率等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国际化的银行必须具备国际化的网络,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人才的积累、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基础。
第四,比较优势助力金融机构走出去。美国金融称霸全球主要靠其更具全球竞争比较优势的投资银行,而非商业银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投行以辅助企业在欧洲市场融资为起点,开始拓展海外业务。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美国大型投行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与此相对,美国的商业银行始终不热衷于国际化扩张。
因此,金融机构是否需要走出去,应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做出选择。一方面,并非所有的金融机构都需要走出去,另一方面,走出去的金融机构必须具备自身在全球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当代金融家》:中国金融要开放,要走出去,一定要对走出去有清醒的认识,而非有了想法就去行动。
日本失败案例乃前车之鉴
《当代金融家》:20世纪80年代,日本金融大兴“走出去”之风,试图建立日元的全球霸主地位,但以失败告终。同属亚太经济圈和东亚文化圈,日本在80年代的金融全球化之举对今天的中国金融走出去有哪些启发和教训?
黄志凌:在20世纪80年代前至80年代初,日资银行在国际上并无名气。80年代,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全球扩张,日元升值,日本的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刮起投资旋风,民众兴起海外旅游风潮。至80年代末,日资银行基本垄断全球十大银行,最多时,在全球十大银行中独占8席。
20世纪80年代,日本金融走出去的过程如同坐过山车,跌宕起伏,最终惨淡收场。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股市和资产泡沫破裂,金融危机把日资银行全部踢出全球前十的行列。日本的大型银行被迫抛售海外资产并退出许多全球业务,有些资产甚至只能赔本抛售。
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巅峰时期,日资银行业在全球信贷市场的占有率最高曾达到30%,但随后日本资产泡沫破灭,日资银行业的全球信贷市场占有率一落千丈,到2008年雷曼兄弟垮台时其市场份额已经萎缩到6%。
80年代的日本,其海外投资疯狂且缺乏审慎。结合走出去的四个必备因素来看,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贸易量均达到一国金融走出去的标准,但金融机构并不具备全球经营能力。因此,日资银行在全球银行业的扩张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问题。投资失败、内控失效、金融丑闻等对日资银行的全球声誉造成了致命打击。
另一个教训是,虽然日本在80年代的贸易量已达标准,但日本金融机构的海外扩张并未结合其贸易情况,未发挥其比较优势。相反,当时日资银行在全球范围购入了大量廉价资产,但这些资产与其贸易并无关系,失败的并购案例远多于成功案例。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与日本非常相似。90年代金融危机后,工农中建四大行全部进入全球十大银行名单内,这与80年代的日资银行全球发展非常相似。因此,必须吸取日资银行的教训,以免重蹈其覆辙。
今天的日资银行表现出了与上世纪80年代上一轮海外扩张时不同的警觉性。他们表示这一次他们的做法不同以往,在海外市场保持了较高的警惕性。日资银行的理念是客户至上,并服务实体经济,而不是为了放贷而放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在欧美银行业忙于冲销金融危机造成的不良资本和应对行业新规给资本带来的压力之际,日资银行已经日益成为欧美企业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如今,日资银行业在国际信贷市场的占有率已经回升至10%,为本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
下一步,权衡三大问题
《当代金融家》:您对中国金融走出去的未来发展有何建议?
黄志凌:中国的金融业走出去,必须权衡几大问题。
第一,现阶段,中国金融走出去的关键词是“跟随”,中资银行应跟随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目前,中资银行海外落地经营能力尚在建设中,对海外市场缺乏深度认识,无法准确提供当地市场所需产品和服务。因此,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仍应是现阶段中国金融走出去的主要着力点。
其实,外资银行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启发。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定位清晰--以适应中国市场的本土化产品为主,主要服务其本国的客户。如在进入中国市场后,日资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基本依赖进驻中国的日资银行,这些日资银行的服务对象也基本锁定本国的跨国企业。
第二,金融机构的海外布局方式需要权衡。金融机构走出去,不仅可以到国外成立分支行,也可以考虑兼并、控股方法。布局方式各有特点,金融机构需权衡各方面因素做出选择。结合日资银行海外并购的教训,并购重组并非易事,必然面临文化隔阂。目前,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是中国金融走出去中的一笔“大交易”,而其他金融机构的海外并购重组,从交易规模而言,恐怕还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小打小闹”也是一种走出去的学习和实践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机构不需要进行大型的海外并购。从“小打小闹”中学习和积累经验,谨慎面对大型收购重组。金融机构在筹备大型收购时,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把各种并购方案综合考虑在内。
第三,地理区域布局必须权衡。金融走出去必须为国家的战略服务。举例而言,自18世纪至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走出去与其帝国战略紧密相连。在美国对其周边国家的控制中,金融控制的威力不可小觑,为美国的国家战略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中资银行海外机构主要布局在成熟的经济金融中心和发达国家市场,这主要是考虑到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容量较大,法律制度、市场规范较为完善。但是,在中国的国家战略版图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也占据重要位置,中国与其贸易及投资额不断增长,不过,中国金融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非常小,需要把海外布局工作做适当调整,大幅提高在这些区域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