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建臣
“掮客”之称最早出现于清朝道光年间,史称“驵侩”或“牙人”。当今经济社会,“资金掮客”一词被戏称为“钱虫儿”、“资金妈咪”
民企资金需求难以满足,体制外金融日渐繁盛,在商品经营向资本运营升级中,民企融资行为逐渐变异。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帮完不成吸存任务的银行拿到存款,帮超额完成吸存任务的银行高利转出资金,为缺钱的企业牵线搭桥获取贷款,如此折腾后,高额中介费即进入自己的腰包。他们就是游走于各银行、贷款客户以及存款客户之间的“食利者”:银行资金掮客。
“掮客”之称最早出现于清朝道光年间,史称“驵侩”或“牙人”。当今经济社会,“资金掮客”一词被戏称为“钱虫儿”、“资金妈咪”,我们可以把他们定义为把资金从盈余单位介绍给资金赤字单位并从中赚取佣金的人——他们神通广大、能说会道、背景较深。
今年3月正式实施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对民间借贷采取强制备案制度,正是针对包括专业资金掮客在内的从事民间融资者吹响的规范化号角。
现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金融制度变迁,影子银行深陷风暴漩涡,中国各类非法集资活动猖獗,资金掮客魅影正接连浮现并涌向高潮,涉案亿元大要案举不胜举,系统性风险由是推高,不容小觑。
资金掮客猖獗凸显资本贪婪和人性丑陋,而其为何久禁不止,背后原因值得深究。
首先,过度银行监管阻碍金融创新,商业银行与资金掮客合谋,违规经营谋取不正当利益。
其次,中国商业银行粗放式经营模式野蛮成长,客户营销恶性竞争,业务流程考核绩效化。资金掮客渗透到银行业务、支持和决策系统,寄生于畸形的银行经营模式,造成利益集团与公共利益博弈升级,“混业经营”、“草根金融”和“影子银行”风险识别难度加大,且助长社会资金“脱实入虚”的态势,进一步加大监管权力的寻租空间。
再次,中国间接融资过度,直接融资有限,信用中介畸形,投资银行泛滥,价格信号扭曲,国有垄断企业大量占有稀缺金融资源,民营企业资金需求难以满足,体制外金融日渐繁盛,在商品经营向资本运营升级中,民营企业融资行为变异,PE、VC、PT、QDII、QFII等泛滥,资金掮客趁机而入,大行其道。
第四,资金掮客与金融暴利、政治寻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在黑金政治和商业利益驱使下,市场失灵与监管失灵并存,资本道德约束条件下的社会诚信文化缺失,资金掮客猖獗势头难遏。
第五,中国社会投资渠道狭窄,居民家庭财富备受通胀侵蚀,存款负利率成为无形的税收,社会投资渠道陷阱重重,银行理财产品眼花缭乱,资金掮客顺势兴风作浪,居民金融理财损失惨重。
职业无贵贱之别,资金掮客从“神汉”到“枭雄”,久禁不止,兴风作浪,凸显中国经济制度变迁步履维艰,金融自由化蜗步难移,社会资金“逆流”态势难改。
中国社会需要的,是实实在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资金供给,需要的是基业常青之本的俯首耕耘,而绝不是长长的资金链条上的一堆资金掮客。整治资金掮客,规范金融秩序,必须强化金融机构法人差异化监管,重塑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提高企业持续经营和抗风险能力,强化资本道德约束,通过严刑峻典,有效保护金融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政府信用不再黑箱